政治教学如何进行时政教育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已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时政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时政教育呢?
  一、注意时效性和选择性
  “新”是时事政治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越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越能引发学生思考和争论。因此,应及时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新鲜感,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当今社会变革越来越快,国际社会风云变幻,随时会爆发出各种各样的新闻热点。我们不能将所有新闻都引入教学,应该在众多新闻事件中选取代表性事件,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时事作为政治教材的补充,也可以用来证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等。考察时政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教材知识。因此,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范围,必须时刻不忘教材知识,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千万不能脱离教材知识去搞热点,为讲时事而讲时事。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三、经常性、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是短期内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将时事教育与教材有机的结合在起来,把握住时事与政治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时政教育渗透到日常政治教学中。当然,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做系统全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材料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找材料信息,再进行探究讨论。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又要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进行时政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人文素质。历年试题大多以分析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察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知水平。所以,时政教育中应着重加强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五、要注意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和长效性
  时政教学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等各个方面,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政治教育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国际、国内时事和热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说。
  时政教育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文精神、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食品安全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既要关注当前出现的新信息,也要关注过去党和国家对此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六、注重时事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
  七、正确掌握方向,精选复习资料 
  目前,时事复习资料品类繁多,令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老师要指导学生精心筛选,严格把关,挑选比较理想的资料。选时应注意:第一,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其质量一般能得到保证;第二,资料不宜太厚。学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了解时政背景材料,关键是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第三,资料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点拨要富有科学性和启发性;第四,买复习资料不宜过早。因为,高考对时政考查的要求是“年度内国内外重大时事”。
  八、掌握时政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时政性选择题一般是直接以时政内容为切入点,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或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考生在解答时,要全面、认真地审题,弄清题意和题干的内在规定性,弄清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将其确定后再与题干相联系,区别共性和个性、可能与必然,选择与题干相吻合的选项即可。主观题一般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中,先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课本知识,要开拓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评价时政材料。必须做到紧扣题目要求,结合教材、时政和材料。
  时政教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有利于改变政治课和政治老师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具有世界观念和全球意识的公民,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勤于探索,时政教育定能在政治课教学中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无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其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那
期刊
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关注细节。现就建设学习型班级作如下探讨。  一、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环境造就人才,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十分重要。因此,应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从而带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如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及其画像,张贴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种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绝不能离开情感活动,因此,在教学这些作品时,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因为语文教材中充满了丰富的思想、精辟的道理、动人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如果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在儿童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出“导”的有效性呢?怎样把握“导”这一尺度呢?如何扮演好“导”的角色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课前“导”  在讲一篇新课文之前,怎样把学生从疲劳状态中调动起来,刺激学生的感官,需要教师在课前花一些心思,在导入这一环节上下
期刊
近年来,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新的教材更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应用功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坚定的自信和美好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把握这些非智力因素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师生关系
期刊
一些政治教师诉说,学生对政治课不重视,上课时总是有些学生在做别的学科作业或者听课不认真等。对这一现象我也深有感触。在教学交流活动中,我发现不少教师讲课语言太平淡,照本宣科,满堂灌,不能把课堂激活,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这样学生就只感受到课堂的沉闷和学习的枯燥,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那我们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兴趣,学得生动活泼而愉快,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在学习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师爱牵动学生的心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依恋、信赖教师的情感格外明显。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与教师的情感连在一起,当得到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我们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广泛涉猎大量的刊物,一是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二是能及时发现并推荐优秀的适合于学生的作品给他们,有效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其次要动员学生尽量多读一些学生刊物,提高语文素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推荐给全校同学;再次还可指导学生每读到一篇好文章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无疑是十分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正确规定,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
期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理论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