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bb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平伯是近代红学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在他去世前九个月,由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以下称“辞典”)“红学人物”一条“主要收列红学史上各个时期的研究家”,“也收录当代中青年红学研究者的简况”。[1]俞平伯名列其中,当属前一类。《辞典》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近代红学发展到此时已经经过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其中收录的近代早期红学家多已过世,可以说《辞典》中的描述,在揭示他们学术观点的同时,一些评论,多少也反映出“盖棺论定”后对他们在红学史上贡献、地位的基本看法,而对于俞平伯来说,尽管《辞典》未能录其卒年,这一点也应该是适用的。
  据俞平伯自己的说法,他的《红楼梦》研究是在胡适《红楼梦考证》出来以后才开始进行的,而且与顾颉刚有莫大关联。在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过程中,俞氏对胡适的观点应该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这些有俞、顾两人的通信为证。[2]因为胡适的《红楼梦》研究与顾氏也有重要关联(所以《辞典》会把胡适、俞平伯、顾颉刚三人定为近代新红学之创始人),而如此一来,俞氏的研究受到胡适的影响是很自然的,《辞典》将坚持“自传说”视为俞氏基本红学观点,[3]而这正是胡适《红楼梦考证》的一个基本看法,可视为受胡适影响的最好例证。但是俞氏的研究又并不尽是依循胡适而来,这一点顾颉刚早已看到,他对俞、胡各自著作的特点有明显的区分,认为胡适侧重的是作者、续者以及本子的“历史”,俞氏关注的则是作者、续者的“态度”,[4]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俞氏的自我认识,在认为《红楼梦》是“文学书”这一点上,俞平伯显然比胡适更为自觉,所以在“考证”“校勘”《红楼梦》的同时,还特别注意“批评”,[5]此处批评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而这一点在《红楼梦辨》一书中确实有具体的实践。俞氏之所以会有此种认识并能加以实践,与他本人对诗词等文学门类有相当的兴趣不无关联,而早先在与傅斯年“剧谈《红楼梦》”过程中,傅氏以“文学的眼光”批评《红楼梦》,而且“时有妙论”,则给了他实际的启示。[6]俞氏曾经又试图和顾颉刚合办一《红楼梦》研究月刊,其中重要的一个版即是刊登“用文学的眼光作批评”的红学研究文章,[7]凡此之类,均可见文学视角下的《红楼梦》研究于俞平伯是早有意识的,这与胡适仅仅从事“著者”和“本子”的考证不尽相同。
  不过尽管俞平伯注重从文学角度批评《红楼梦》,他的实际研究依然是以“自传说”为基本前提的,《辞典》中所引其“《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是为十二钗作本传的”“风格是‘怨而不怒’”等观点,[8]都是以曹雪芹本人为依托而得出的结论,而且在遇到有明显矛盾的地方,如大观园地点问题,俞氏则试图以“传世钞本纷多”,或自己“历史眼光太浓厚”为说,来弥合这种矛盾现象,他甚至也能够直接从《红楼梦》是“小说”出发,认为其所记不全是信史,不必处处坐实,但此时他终究未能直接对“自传说”提出质疑,[9]可见“自传说”的重大影响。俞平伯明确对“自传说”提出质疑是在建国以后,他认为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的自传有着不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失去小说所以为小说的意义”;“处处粘合真人真事,小说恐怕不好写,更不能写得这样好”;“若处处都是真的,即无所谓‘真事隐’”,[10]然而随即俞平伯的研究就受到批判,这一认识不得不被迫加以修改,《红楼梦》成为包含“现实主义与人民性”传统的书籍,与“封建统治最严厉的时期”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俞平伯要想据原有的思路展开红学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本来有可能建立的红学研究新典范也就此落空(关于近代红学“典范”的讨论,可参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文)。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从早期的办刊不果而终,到建国后的政治影响,尽管俞平伯的一些红学研究思路在相当时期内未能付诸实践,但其红学研究思想是应该受到重视的,毕竟在这种意识之下,俞氏有其实践成果,更重要的是这对后来开拓红学研究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余英时试图创建新典范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一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正如同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是“复活”了“自传说”,而不是创造了“自传说”。[11]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辞典》对《红楼梦辨》“立足于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隐含微词,[12]是不够妥当的,因为这真是他的特色与意义所在。
  《辞典》对俞氏的描述也忽略了一些内容,如对程高本后四十回续书这一问题,《辞典》径直将首功归于胡适,这一做法当然不能说错,但能对后四十回有更为详细的认识,则是在俞著出来以后,而且胡适在《红楼梦考证》的改定稿中还引用到俞氏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看法。[13]可见俞氏对这一问题的定谳是有功劳的。
  最后有一点需要指出,冯、李所编毕竟只是“辞典”,限于体例,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从这一点来说,有所疏忽也不能过分苛责,诚如编者所言,它只是“得鱼之筌”,并非“所欲得者”,[14]最后是要丢掉的。
  参考文献:
  [1][3][8][12][14]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3,1127,1199,1102,4.
  [2]俞平伯,顾颉刚.俞平伯和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J].红楼梦学刊,1981(3).
  [4][5][6][7][9]俞平伯.红楼梦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4,9,5,120-121.
  [10]俞平伯.红楼心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11]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9:49-57.
  [13]胡适文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63.
其他文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树人文学社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与那些热闹的社团相比,文学社的活动一直很安静,像是周五下午图书馆一角一个小小的文学聚会。学生社团一般都追求新鲜,文学社却有不少老社员,有些甚至是几个学期的老社员了。高三可以不上社团课,但他们还常常回来,有时还带上自己的一二好友。也偶有毕业离校的老社员回来,大家围坐倾谈,真有家的感觉。  曾有学生问我,树人文学社的宗旨是
期刊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过多关注技能训练,缺乏对学生内在写作需求的激发,缺乏写作过程全程指导,再加上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相对单一,造成学生作文中虚构、造假、矫揉造作之现象泛滥,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就是“作”教师要求之“文”,仅仅是一种“作业”。  如何转变写作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关注现实生活,让他们在用文字自由、负责任地表达实践中,发现书面表达的特点,提高运用书面语的能力?这是写作教学的核心理念,也
期刊
师:大家已经阅读完文章,对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有何看法?  生:觉得特别悲惨。  师:“特别悲惨”,你的用词很准确,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孔乙己的悲惨会引起共鸣?  生:没想过。  师:“我”是鲁迅先生吗?  生:当然不是,这是小说。  师:那“我”到底是谁?为什么作者要用“我”做叙述者呢?  生: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用第一人称,感觉真实可信。  师:这篇文章人物众多,可做“我”这个叙述者的人物也很多,如
期刊
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将课堂上基于教育理念变化而产生的教学方式变革称为“静悄悄的革命”,而我校课程基地的建设,也为“静悄悄的革命”注入了生机。  课程基地的建设,目的是通过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课程实施的转型升级,为学校创设良好的课程改革新机遇和课程建设空间。三年来,我校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在物化的课程环境和动态课程实施两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实践证明,新型学
期刊
王安忆说,一个故事就包含了一个讲故事的方式,那故事是唯一的,那方式也是唯一的。作为一个有明确追求而且成功的作家,是有理由这么说的。因为唯有这样,故事才以最完美的或是最独特的形式讲述出来。而作为影响叙述方式重要因素的叙事视角自然更值得关注。创作如此,阅读也如此。正如杨义先生所说:“依据文本及叙事视角,进行逆向思维,揣摩作者心灵深处的光斑、情绪和疤痕,乃是进入作品生命本体的重要途径。”换而言之,从叙事
期刊
“战士们慷慨激昂的歌声如同那狂风在怒吼,如同那骏马在嘶啼,如同那黄河流水在咆哮。一字一句如巨雷般滚滚涌入我的心田,是那么有力,那么雄壮,那么激昂,那么震撼人心!”  这是我班安鹏宇同学在《老山界》读写结合小练笔后关于《黄河大合唱》歌声的描写。虽然只是两句话的点染,但慷慨激昂的歌声被小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深知作文教学质量提高不易,可是作文的重要地位却又让它成为不可绕行的堡垒。迎难而上,潜心研
期刊
“学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自由、言论自由。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对学生应该满怀爱、信任和赞许,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元评价,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最终能让孩子想学习和会学习。  下面就笔者上的一节《凡尔赛宫》,谈谈笔者对“学的课堂”的认识和领悟。  《凡尔赛宫》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阅读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弄清说明对象的特点,掌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以及说明
期刊
我校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不仅从物态层面改变着我们诗歌教学的整体面貌,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完善着我们的教育理念。笔者熟悉的一个课例题为“三千年前的爱情——《诗经·氓》赏读”,以“诗歌长河”情景教室为教学现场开展教学活动。任课教师先从叙事诗的角度让学生梳理了情节发展以了解诗中之“事”,然后带领学生认识诗中之“人”,最后着眼于情景教室中的“诗歌时间长轴”,将一头(《诗经》)一尾(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派)关
期刊
“读完《孔乙己》,关于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你最能记得的是什么?”  2016年4月6日,富阳富春三中,细雨迷离中我给初二学生上《孔乙己》,我这样波澜不惊地入题,课堂也在慢慢地平平淡淡地推进。“孔乙己满口的之乎者也”“孔乙己的善良”“孔乙己的懒惰”……孩子们很真实又很谨慎地说着他们的阅读感受,气氛有点凉薄。初二孩子对鲁迅小说多少有些隔阂。“或者说,你对孔乙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随即改换了一种提问
期刊
杨朔有很多散文如《石油城》《香山红叶》《泰山极顶》《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雪浪花》等,曾经在十七年间和“文革”之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一阵很反常的“批判热”,于是杨朔的作品像五十年代初因批评朱自清而封杀其作品那样,在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而《画山绣水》见之于苏教版九年级的课本上,可以视为课本编写者的“反正”之举,很令笔者感到快慰。八十年代中期我写过《杨朔散文的艺术》一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