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观众群研究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博物馆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藏品的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展,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博物馆积极地拓展其社会教育及公共服务职能,渐渐由重视藏品转为重视观众本身。观众作为博物馆信息人际传播的直接接受者,既是服务对象的集合体,也是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成为更值得珍视的资源。而观众群的研究是现代博物馆学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以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为例,通过对观众群调查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及公共服务职能。
  关键词:博物馆 观众群 研究
  博物馆高度浓缩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史和文明轨迹,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地标,是弘扬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窗口,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体验地方特色文化的“不二选择”。 而现代博物馆组织基础在于服务群众,功能以教育为重要目标。博物馆及其陈列品的基本目的和职能就是进行教育。通过为公众提供知识、推广教育达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提高社会成员文化素养的目的。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我们就应该使用充分的信息和有启发性的方法展示藏品。让教育工作成为博物馆的灵魂。[2]
  一、分析观众群的必要性
  对观众群体的研究是博物馆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博物馆参观群众的分析不仅体现着博物馆在发展中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理念,更能通过研究为未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也为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其职能铺平道路。通过博物馆观众的数量、年龄、身份、素质等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能够及时掌握博物馆教育效果、传播能力及社会影响力;通过拓宽观众群,确定或调整、改善活动内容及增强工作效益;通过验证博物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确定服务类型、引导其总体规划、未来走向;通过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布置陈列和开展各种活动,保障其陈展符合参观群要求,并反馈观众。同时,双向激励博物馆创新发展为其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提档升级。
  二、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观众群的调查分析
  “什么是博物馆观众?从客观上看,凡是参观过博物馆陈列展览或巡回展览、参观过博物馆各种教育服务活动的社会公众都是博物馆观众。那些还没有来过博物馆的公众、还没有参加过以上各种博物馆活动的社会公众,应看做是博物馆‘潜在的’观众,是需要努力争取的观众,是明天的观众。”[3]可见,从博物馆材料的利用形态来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来到博物馆的或已经参观过博物馆的观众,通过直接观看陈列获得知识和娱乐的人们,是“显性的”;第二类便是还没有来到博物馆,但是间接地从其他渠道中获取信息的人们,受到博物馆教育和影响,以后可能来博物馆参观的“潜在的”观众,是“隐性的”。隐性观众在很大程度上都能转换为显性观众。山海关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及精华地段,基于悠久的长城文化魅力,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来参观。而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作为我国最大的长城主题博物馆亦是来关游客参观游览的首选之地。以2015年为例,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暑期高峰时段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全年共接待来访参观者35万人次。结合实际情况将第一类观众分为三种类型:
  1.博物馆专业研究员或是相关领域专业工作者。作为博物馆参观群众中最特殊的一类人,通过参观、理解馆藏文物的价值,为各项陈展和发展提出专业性的建设意见或是利用博物馆藏品、资料及设备完成更多的文物及研究工作。这类观众也是对博物馆使用率最高的人,是博物馆的一级利用者,是性质特殊的服务对象。占整体参观人群的5%~10%。
  2.博物馆的学习者。来博物馆参观学习者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等学生团体,还包括以学习为目的的社会青年及部队的军官战士等。能够在博物馆中学到所感兴趣的“对口”知识,是博物馆的二级利用者,占整体的15%~20%。
  3.普通游览参观者。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农民、外地或外籍游客。博物馆由于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气息及艺术魅力,成为广大群众消遣、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公共场所。以休闲和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参观人群占绝大多数,是博物馆的三级利用者,占整体的70%~80%。
  而第二类观众不能直接通过数据进行统计,他们是潜在的、“明天的观众”。随着媒体和信息工具的不断发展,人数也会随之增加,这也是博物馆今后宣传教育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
  三、怎样“培养”更多的观众
  博物馆是施教者,而观众就是其施教对象。通过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使用立体方位的教育手段来引导观众行为,培养观众兴趣,发掘观众群。[4]那么,如何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让“潜在观众”走进博物馆,让“显性观众”热爱博物馆并经常光顾,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实际,认为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社会教育服务水平。群众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通过为观众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在博物馆的推广过程中,博物馆应尽全力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使观众在知识信息、参观服务体验上有新收获。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理想课堂,应利用丰富的软件(人才队伍、学术研究成果等)及硬件(文物本体、书籍资料、各项设施等)“教学”资源努力让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和服务体验。引导观众发现博物馆之美,满足其参观愿望,才能扩充观众群。
  2.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志愿者的出现是社会对博物馆文化地位的确认,也是体现其文化价值的现实表现,说明博物馆在所在的城市或地区内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对于博物馆来说,志愿者既是无偿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博物馆的特殊观众群体,同时也是博物馆面向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通过直接参与博物馆日常运作,使得志愿者能够亲身体验、了解博物馆的本质,在提升对博物馆的了解认知程度后又带动身边人走进博物馆,拓宽参观人群,消除社会对博物馆的神秘感。志愿者通过自身广泛而持久的宣传作用,像活的名片,成为博物馆联系社会的重要中介,也为其文化传播和社会公众服务增光添彩。因此,拓宽志愿者招募机制并提升其服务质量成为吸引观众的又一“法宝”。
  3.打造博物馆文化圈,提升“走出去”的宣传教育能力。根据不同对象,制定不同教育计划,并充分挖掘资源,加强基地教育建设,履行职能。通过主动宣传,送知识上门,深入到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邀请方式改变博物馆在群众中的形象,提高社会知晓率。利用 “5·18博物馆日”等节假日走进观众群体进行宣传。例如针对性走进校园,配合学校教学,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为青少年提供教育资源,培养未来博物馆观众群;走进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社区,针对不同观众群制订相对应的讲解方案和宣教知识培养潜在观众群。同时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多媒体,利用网络和各种移动终端的传播优势来拓展延伸博物馆的宣传渠道,对于其实现社会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职能、打造博物馆文化圈、提升博物馆社会知名度及扩大锁定观众群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我国博物馆初步研究——以数据分析为基础[D].长春:吉林大学,2005.
  [2]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28.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06.
  [4]张红霞.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14.
  (作者简介:齐雯,女,文博专业学士,山海关区长城学会,助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我在整理文稿时,偶然发现爸爸的一封信,信纸泛黄有褶皱,透射出岁月深处的沧桑巨变。  家信原文  儿子:  你和你母亲都好吗?  你上次的来信我收到了。读完信,知道家中的一切都好,今年的小麦收成好,秋作物也好,使我心中非常高兴。  旧历六月十八日我给家里的来信,不知道你收到了没有?眼看就要种小麦了,不知道你把秋播的化肥买下了没有?今年的化肥可能非常短缺,央求一下你二舅给咱家打些化肥,人家认识的人比较
期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一首《送别》是女孩英子童年生活的毕业绝唱,她发现,自己每每在快乐中遭遇离别: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供弟弟上学的小偷,因爱情而疯的女人,为不存在的孩子辛勤打工的奶妈,甚至喜欢花草的爸爸……虽然她在很多时候还分不清好与坏,也不懂深刻的人生悲欢,却总是用善意与微笑面对这个世界,用自己纯真的心灵散发人性关怀的温暖。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
期刊
张家界  秀水三千峰八万,  满目云海满神山。  窈窕仙女舞小溪,  澧水溇水围着转。  黄石寨  黄狮一吼星落地,  定海神针凌空起。  鸳鸯九重喜联姻,  南门西门神仙引。  金鞭溪  金鞭一甩十里长,  小溪淙淙幽谷响。  猿猴顾攀鸟鱼飞,  劈山救母神鹰旁。  天门山  一  三国一崩天裂开,  一洞召引万溶来。  上天有梯接大道,  仙人做梦碧瑶台。  二  一对扇壁天洞开,  武陵之魂
期刊
桂花之城  已是暮秋,这里温度还有27度,湛蓝的晴空向周围伸展着,白云偶有几朵,调皮地东张西望,在微风里飞天一样地扭动,时而似龙,时而像鹿,稍有走神抬头再看它时,早变成一缕薄纱了。  我背着一袭行囊,走在香樟树下的阴影里。低头看层层叠叠的香樟叶在阳光里斑驳的影子,在灰白色的路面上跳动。蹲下身来仔细看,十分奇妙,一个影儿一个光,相映成趣。微风起,飘来一阵幽香。这种香气淡淡暖暖又甜甜的,站起来跟着那香
期刊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离开盐中已经41个春秋了。41年,在人类的历史上,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我们高中同学的分别,却是让人感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于同学们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北京、南京,有的在山东,有的在浙江,有的在本省的其他城市,因而毕业后总是难以相聚。在喧嚣的闹市中生活久了,心中时常总有一种同学情涌上心头,难以释怀。遥想当年,名利和物欲的杂念都和我们无缘,我们玉洁冰清,就像鲍照在《代白
期刊
一  宽阔的公路两边,成排的银杏树,伸展着笔直的枝条,如举手通过一项决议,庄严而肃穆。汽车平稳地向前驶去,路面的叶子,不时被车轮卷起,如金色的蝴蝶飞舞。几片叶子,不顾一切地冲向挡风玻璃,如飞蛾扑火,将杨先平的心,撞击得有些生痛。他紧握方向盘,目光绕过舞动的叶子,望向远方。这是一条他不太熟悉的路,就如他对自己的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那般的陌生。  坐在副驾驶室的李小薇,显然没注意那些叶子,以及杨先平
期刊
我和李玲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没见面了。自从我随爸妈进城念书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可我时常会想起那个比我小一个月、个头却比我高半头、瘦瘦高高的、没出五服的叔家小妹。  其实我所来的这座城市距离老家并不算远,按照车程来说的话,有三百公里路程。离开老家的这几年,我也跟随爸爸回去过几次,可是,在那个小山村里,一切照旧,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不见李玲。  从左邻右舍那里打听到,在我和爸爸妈妈进城之后的第二
期刊
乍一看这个题目,忒有趣,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勾起读者一口气读下去的欲望。《守望心中的图腾》,它的作者是我们敬佩的高万勇先生。高先生已届花甲,精神矍铄,对文学艺术更是津津乐道,非常执著,有着年轻小伙一般的热情四射。只要你在他身边,你只管当听者就行,保你听到学到不少的东西,长不少的见识。高先生是一个多面手,对音乐、诗歌、书法、国画、小说、散文等皆有涉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和建树
期刊
我在南溪三中工作了24年,回想起当年的往事,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挥之不去的,是操场边那棵老槐树。这样算起来,与老槐树朝夕相处的时光很长,也充满了快乐。  那棵老槐树,树的主干直径有40厘米左右,高高的树干比两层楼房还要高。最耐人寻味的是老槐树的树皮,黑黑的树皮并不光滑,在有小枝丫长出的地方或者是曾经长过枝丫的地方,往往会隆起一些形态各异的疙瘩。千奇百怪的疙瘩与黑黑的树皮,让人感到这棵老槐树的厚重与沧桑
期刊
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前,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过春节要送我一个特殊的好礼物,是他在山上用夹子夹住的一只野老鹰,而且还是活的。他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我说,老鹰的肉特别好吃,因为老鹰是吃野鸡飞禽的,所以它的肉营养价值特别高。现在是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所以自己都没舍得吃,特地送给我过年吃。我听了朋友电话里的一番诚意表达,说实话,很犹疑,因为我的确没有吃过野老鹰的肉。  长白山区有过“棒打獐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