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于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
  A. 《春秋》 B. 《道德经》
  C. 《论语》 D. 《韩非子》
  2.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3.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 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 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 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 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4.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5.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在‘皇权不下县’的制度下,乡绅集团是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中介与桥梁,以儒家伦理的名义整合基层社会。”这表明科举制的实施(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强化价值认同
  C. 有助于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D.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6.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理。”在此,朱熹主张( )
  A. 感知是先验的、第一性的
  B. 物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形而下的扇子是具体的存在
  D. 理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实体
  7.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
  A. 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 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 建立法治社会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8.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二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0.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四则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残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度,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言,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 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4)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襄阳四中 肖利军 陈伟法)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
期刊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该言论( )  A. 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 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  C.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檑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2.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 城市尚且如此守旧
期刊
一、选择题  1. 哥伦布制定由欧洲向西航行的计划是因为他错误的估计了西欧与亚洲的距离,从而认为向西航行是到达亚洲的捷径,而西班牙女王也因对地理知识的无知,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使哥伦布的航行计划得以实现而发现了美洲。对这一现象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偶然事件  B.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必然的,不存在偶然性  C.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物的意料之外  D. 历史的发展是遵
期刊
一、选择题  1. 关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认为:“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这种思考主要是由于( )  A. 危机导致经济严重倒退  B. 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 英国史学家霍布
期刊
一、选择题  1.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期刊
一、选择题  1. 俄国一法令记载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社会购买力下降  C. 收入分配不均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段话蕴含了( )  A. 朴素辩证思想 B. 无为而治思想  C. 道法自然思想 D. 天人合一思想  2.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 日常行为注重
期刊
一、选择题  1. 古希腊人崇拜的神拥有凡人的相貌,拥有七情六欲和不同的性格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2.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正义就是把全体公民“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就像贯穿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