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警示 保持警醒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表了关于增强“三个意识”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革命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总书记强调增强“三个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既是对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突出任务和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又是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谆谆教诲和警示。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带领全省人民不懈奋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早日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居安思危 防患未然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社会主体对历史发展兴替规律及其命运前途的一种自觉意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砥砺意志、愈挫愈奋,在顺境中清醒坚定、不懈进取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各方面的主动权。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面前,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紧迫性,应当是不言自明的。而对于肩负历史与时代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更是具有突出的价值与作用。
  忧患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它内在地要求社会主体从容把握历史主动性,并对客观实际作出清醒的分析、判断、洞察和预见。在眼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每一个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更加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形势,在改革开放近30年来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面前,切切不可盲目乐观、忘乎所以。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正视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居安思危、安中见危,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自加压力、勤勉工作,化解矛盾、突破困境。
  就江苏的实际情况来看,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江苏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这无疑是当前乃至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却决非我们可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理由。今后五年是江苏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的关键阶段,又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接踵而至: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导致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日益尖锐;主要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使我们面对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防范经济风险的双重考验;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格外艰巨;伴随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和解决民生问题格外突出……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对江苏广大干部群众新的严峻考验。而在江苏新一轮发展中担负领头作用的各级领导骨干,更是必须大大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问题意识,宁可把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看得多一些、重一些、复杂一些,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切不能“昏昏然”、“飘飘然”、掉以轻心。惟其如此,才算是真正尽到了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
  强调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对各级领导干部不仅有警醒作用,而且有激励功效。在总体上形势好、条件好的情境下清醒地认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体现的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这样做不应当也不会使人丧失信心、消弥士气,反而有助于激发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认清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平添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动力。然而格外重要的还在于,我们今天强调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忧”,必须着眼于“防”和“除”。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怀“安而不忘危”的忧患之志,更要践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除患之行。全省上下都要通过扎实勤勉的努力,为江苏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与和谐发展寻求新动力,增创新优势,拓展新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切实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协调区域、城乡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去患于端倪。
  
  甘为公仆 执政为民
  
  从知行统一的高度把握忧患意识所体现的对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自觉关注,就必然涉及社会主体的角色关系及其准确定位。从这个意义上应当说,增强忧患意识同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二者是有机联系、紧密关联的。立足当今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否甘为人民公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而如何防范“社会公仆”脱离人民群众,蜕变为“社会主人”,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风险和重大考验,是我们的当忧之患。
  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是人民的公仆?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以及由之形成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只是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并且通过这种管理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除此而外,他们不应有任何特权、私权,由此也决定了他们的社会角色只能是人民公仆而不能成为社会主人。
  然而在今天社会现实中,却出现了明显的错位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少数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已经淡忘了自己手中拥有的权力受之于民,公仆意识更是荡然无存。有的人漠视群众、高高在上,独断专行、颐指气使,骑在人民头上做官当老爷;有的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傍大款”、“泡小蜜”,沦落为金钱和私欲的奴仆。类似的问题在我省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也有表现。从今年年初开展的第二次省级机关作风建设“万人评议”活动的结果看,虽然总体满意率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诸如深入基层不够,情况不明、民意不清者有之;工作效能不高、职能转变滞后,办事拖拉、推诿扯皮者有之;部门利益至上、执法不公,甚而与民争利、以权谋私者亦有之。更不用说少数领导干部堕入腐败深渊不可自拔。所有这些,都是同贯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要求格格不入的,充分说明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增强公仆意识的警示可谓一语中的、切中时弊,对之务必高度警醒,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首先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权力观,时刻摆正自己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位置。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立“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的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杜绝将人民赋予的公权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增强公仆意识还要求,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多办、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的好事实事。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下大气力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确保江苏每个城乡居民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患病者得到基本医疗救助,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归根到底还要有体制和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价机制,除了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权力机关、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科学评价之外,还要积极探索由人民群众打分等形式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正确评价,以形成有效的“压力”效应;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更带根本性、更为重要。应积极探索运用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对公共权力的合理、高效运行实施监督,从体制和机制上阻止人民公仆向“主人”和“私仆”的逆向蜕化。
  
  厉行节约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在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每一个真正具有忧患意识、对党和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前途富有责任感的人民公仆,应当崇尚并自觉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新的形势下仍必须增强节俭意识,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总量持续扩大,到2005年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列居世界第100多位,全体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国家建设亟需办的事情还很多,我们远远没有走出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一个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严峻,现实一再告诫我们,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江苏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不均衡。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就不能不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制约,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节俭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更具有紧迫意义。
  然而随着综合国力的强盛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不少领导干部包括我省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干部中,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日渐淡漠甚至统统被弃之脑后,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蔓延滋长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了所谓“出政绩”和“造福一方”,争相拆房卖地,修建楼堂馆所和豪华办公楼,口口声声讲究“高档次”、标榜“几十年不落后”。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认为其恶劣程度不亚于贪污腐败。出席全国“两会”的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对“中国式”奢侈之风深表忧虑,大声疾呼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迫切希望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带头构建节约型政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立足当今实践及其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牢固确立并带头践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当更加自觉地把节俭意识融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举措之中,从实际出发,以节能、节地为重点,突出抓好生产与建设环节的节约,优先发展节约型产业和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继续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化发展,尽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与城乡建设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还必须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各个具体环节之中,都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把关、精打细算,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并通过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去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推动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尽快形成。
  综上所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强化的“三个意识”,既有机联系、相互贯通,又各自有明确的指归与要求。我们应当坚持“忧患”、“公仆”、“节俭”三者并重,全面理解、系统把握,切实发挥其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警示、警醒和规范、约束作用。
  (作者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丁和平
其他文献
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江苏实现民营经济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江苏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初始发展主要是依靠原始要素投入和资本拉动,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导致其持续发展缺乏后劲。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江苏民营企业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对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采取多
期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委的督查工作既要为决策部署服务,更要为民生服务。近几年来,我们淮安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抓好督查惠民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构建和谐淮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围绕民生工程的实施.当好监督员。我们注意紧,扣市委每年制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4050”人员就业再就业、助残、安居等“九大工
期刊
2006年11月初,常州高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南北挂钩、合作共建苏北开发区”的指示精神以及常州市委、市政府部署,与大丰市挂钩,合作共建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这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和谐发展、加快振兴苏北的重大举措。目前,园区已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34.9亿元。    一、建一个苏北地区的品牌园区    在合作建区中.我们集两地优势,努力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把工作做得更实一些。一是开发集约化。以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一些领导干部工作起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起事来不辞辛劳、无怨无悔。但虽然如此。却还是遭到别人的埋怨、指责,甚至讽刺和谩骂。由此可见,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具备任劳任怨的品格。在一定意义上,做事不辞辛劳固然可嘉,而不怕别人误解、埋怨,更是难能可贵。  “任怨”表现的是自信。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尽忠于人民,竭力于事业。有了这种信仰和信念.就能做到任劳任怨。工作有缺点,就不
期刊
1792年,荷兰籍船长乔治·温哥华率领一支英国船队,进入太平洋北部探险,发现了一片疑为仙境的陆地,英国女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地方,这便是温哥华的由来。如今的温哥华已成为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西海岸最大的港口和旅游重镇。以一个现代大都市的眼光来看,温哥华远不如多伦多大气,也比不上纽约的繁荣,更没有拉斯维加斯那样的光怪陆离。但它却以一种独具魅力的和谐气质和神韵,连续多年被国际组织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
期刊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精辟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凝练提出的“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完整统一,体现了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
期刊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我市迅速形成了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为掌握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新特点,2006年11月,我市在编写和组织中学生阅读《成长支点——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学生读本》一书的基础上,市文明办对全市中学生开展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中学生的荣辱观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积极养成文明行为,公德意识、国家意识较强,较好地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
期刊
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亲临连云港视察调研,将连云港的发展摆上国家战略层面,要求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3月初,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连云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提出举全省之力振兴连云港。4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和科学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对包括连云港在内的江苏沿海地区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的高度重视,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连云港干部群众,充分激发和调动
期刊
2006年6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对我省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既予以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回顾这项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其中凝结了全省上下有关领导、主管部门、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农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与巨大奉献。    政府投入,拓宽筹资渠道    全省河塘疏浚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省级财政为此专门拿出1.5亿元,市级财政同步补助5800万元,大大激发了群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和服务;同时,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将刺激农村金融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拓展了空间。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支持,但尽管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逐年增加,江苏各级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看,全省农村金融发展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