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的绘画形式中,都会用到构成这一个概念。不同的画面,构成形式不同,表现了画家之间不同的绘画风格。现代平面构成中因素影响着当下的艺术,呈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并对中国画的创作形成影响。
  一、平面构成
  所谓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的平面内创造出理想的形态,或者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的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设计。在现代设计平面构成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的研究范围是围绕形、形体、形态进行的。
  平面构成所表现的不是具体的物象,它是表现了在自然界中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规律。平面构成是以视觉为基础。平面构成它不是简单的去模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以人的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的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形态要素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化,反应出客观现实所有的运动规律。平面构成是一种高强调理性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活动过程。数学逻辑、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也运用到平面构成中,来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效果。平面构成按照美的形式和人的审美的需要来构成。
  二、中国画的构图
  在中国画中所谓的构图称之为章法或者布局。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其中的“经营位置”就是中国画的构图观点,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安排事物的存在位置。在传统的绘画构图形式上是,讲究阴阳调和,“计白当黑”,远近、大小、疏密在画面中相互作用,形成中国画特有的构图特点。
  经营位置在中国绘画中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点、线、面、平面构成最基本要素的运用。在传统的绘画中,点线面在增加变化为皴擦点染,以及用墨技巧,来诠释形象。中国画的构图,需要通过物体形象和轮廓来判断考虑构图,若使构图完整,诗书画印也需要相得益彰。中国画的构图中,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将主体的主观思想,构成要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安排妥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画面。
  三、平面构成与中国画的异曲同工之妙
  从平面构成和中国画构图上,可以分析看出它们都所属平面性,西方平面构成的形式美近一种逻辑性强的美学原理,而中国画中的构图在潜意识中也是理性的,所以即使是来自不同的视觉领域,两者之间的形式语言和视觉思维却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吸收的内在联系。
  1.点、线、面
  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是平面构成中的两大基本形态。抽象形态的构成,抽象形态的构成是通过几何形体为基础的构成,即是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多样的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几何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抽象形态的构成是运用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并将它们进行规律性和非规律性的组合。
  中国画的构图讲究黑白、虚实、疏密等对比关系,就是由点、线、面经过交错、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在绘画创作中,可以利用由点、线、面所组成的小面积的形象来分割大面,实现构图中的变化统一。中国画构图的“经营位置”中也还包含了“平面分割”的现代意识,平面分割是构图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点的构成是最基本的元素,它的大小,形状,颜色可以形成一个聚集的中心点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来丰富和营造画面感。在数学中,点会运动成线,由此可见线的表达是一种运动的,具有生命力量的元素,最能表达和链接画家的个人感情和对欣赏者的感染力。在现代中国画中线的运用,将点面相接,分割和连接,形成画面的形式感。而面的处理,可以是画面更有形态,充实的视觉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比如在吴冠中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点、线、面来营造他的画面将抽象和具象、东方和西方融会贯通。例如《故宅》大面积的使用块面和简单流畅的用笔,相称的黑色屋顶挤压下的白墙,几个墨块,几个线条,既不失中国传统笔墨,又富有现代语言,减淡人文思想,强化视觉形式。在《水乡行》中,打破中国传统构图,近似于运用重复和近似的平面构成的手法来表现画面语言的整体性。这就使吴冠中在传统中国画概念下,独树一帜。
  2.二维空间中实现三维
  平面构成中抽象形态的形式保持了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原有形象的整体或布局的分割、组合和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规律性的组合产生的效果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进深感,以及整齐划一的感觉。像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都属于规律性的组合。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张力感和运动感,能增加醒目及其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在视觉观察中错落视觉的幻觉,形成平面构成中的一点空间和矛盾空间。在蒙德里安《构图1-A对角线》中运用几何形,在长方形构图中央嵌入正方菱形,形成二次空间进入感,正方菱形内加入黑粗线条框,部分遮挡在正方菱形内部的,层层叠加,在平面中形成有进深感的空间。
  中国画的透视具有非常的灵活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多点透视和散点透视,在中国画中也有一点空间,一点空间就是作为正常的空间。平面构成中的空间矛盾是表现现实中所不存在的一种空间,在中国画没用出现过。运用在平面范围内,是视觉的错觉所形成,但也是运用线的重叠、面的大小变化、倾斜等呈现出三维空间。而中国画构图表现作者心中的一种境界,采用多种多样的构图形式,例如,长卷,斗方,团扇等,《清明上河图》移步换景方法,采用散点透视组织画面,打破空间界限,全景式呈现当时汴京丰富的城市生活状态,的也是多点空间的表现形式。
  四、平面构成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纵观现代画坛,许多画家借鉴平面构成中的元素、西方的造型、形式法则和审美原则融入自我主观意识,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构图的思维定势,拥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正如上述分析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有共同的平面属性,才让东西方艺术找到一个切合点,两者融会互补,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利用平面构成的原理创新中国画构图,是中国画家创作的一个突破点。中国美学中有着中国人主观认知性和东方典型审美情趣,表现绘画中主观意识和空灵的境界,与西方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产生的构成,两者之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梵高的绘画中就吸收东方艺术的抽象和平面性,这对他的绘画是一种启发。我国林风眠先生也是最早将构成运用到中国画中,以最前卫姿态站在中国艺术的顶端,提出对中国画问话,林风眠先生提出“提倡创造性的代表时代的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这些宣传影响是巨大的,艺术的激情进发对艺术的创作产生积极作用。
  吴冠中水墨艺术形式给我们引出更多的思考和启发点。他将自己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的感受融入绘画中,再将点线面的元素构成,探求绘画的形式之美。现代画家在中西文化差异上已经找一个融合点,如在姜宝林绘画中强化了构成的意识,线条组织有序的形成重复的画面感,使名族特色融入中国画中。又如朱道平《夏云图》画面分割留白,用色块和线条来组织画面,在绘画中求变求索。他们都在艺术创作道路中不断前进探索。
  新形式构图的建立必然对传统中国画创作方法有所减弱,构图新形式的视觉传达语言,是艺术家成就独立艺术的标志,中国画构图中沉沁着中国人精神内涵,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要求艺术工作者秉持中国艺术精华,接受新的艺术思潮和形式,创作时代的作品,推动中国画的创作之路。
  【李越,渤海大学】
其他文献
“××院教师承担了6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三项、重点项目两项,承担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一项;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学术奖励3
一、前言目前,我国生产的漆膜厚度测定仪种类不多,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还只有适田于实验室的台式测厚仪,它们体积都比较大,需要外接电源或使用干电池,因此在施工现场使
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与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物画便是其中一颗奇葩,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不断的发展中更加辉煌。在春秋战国人物帛画《龙凤人物图》、《御龙图》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宋代梁楷首创的大写意《泼墨仙人图》也有近千年,清代任伯年的肖像及仕女、高士人物画再次将它推向高峰。现代大师蒋兆和以坚实的造型、苍劲的笔调,黄胄以流
论文简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德性文化、乐观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对犯罪新闻采写与报道的影响与正反作用,并在论述的过程中与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在采写和报道该类新闻时的做
[编者按]敦煌,是中国艺术家心中的一个圣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坐马车、骑骆驼,还是乘火车、汽车或是搭飞机,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和艺术家奔赴敦煌.
清末时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主张“教育救国”。鸦片战争后,一些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宣传西方科技文化的杂志,随后,国内的一些进步文人也开始纷纷创办杂志,这些杂志
2015年1月12日,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在中国美术馆5层展厅开幕。20世纪中国美术以关注现实、表现人生为开篇,从此“人”的主题成为区别传统美术的主要
色彩是绘画的魅力因素之一。在绘画艺术的领域里,色彩在画面中的运用一直是艺术家们关注、研究、思考和发掘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各个时期画家们借以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  色彩来源于自然,色彩的艺术则是画家对世界的模仿、理解和升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色彩充斥着人们的眼睛,丰富着人类的感观,升华了人类的情感。在早期的绘画形成中,基于对自然界的崇拜,人们试图在绘画中模仿还原以自然真实的色彩,
一、市场经济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效应 1.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成功,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使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邓小平理
如今,互联网和IT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阅读习惯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兴媒体迅速抢占了媒介传播市场.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传统编辑深刻感受到了自身工作面临的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