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秋凉时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巷子口的那棵国槐有600多岁了。树上钉着一块掉漆的蓝牌子,上面标着树龄。
  国槐下的早点摊儿摆了多久,估计没几个人知道,谁有工夫去操这份心呢?只要每天早上出巷子,揉着耷拉的眼皮子,打着哈欠,坐在那热气弥漫的摊子填饱肚子就行。
  每天凌晨四五点,卖早点的人就从巷子深处的黑暗里出发了。他们骑着三轮车,车上架着炉子,放着清水、白面、油、面皮和呱呱(甘肃天水的特色面食小吃),还有一堆碟啊、碗啊、筷子的。车子用的年头多了,有些松散,压过坑坑洼洼的路面时“哐当”作响。皴裂的橡胶轮子碾碎了巷道远处投来的昏暗灯光。
  他们是仁和里起得最早的人了吧?当人们还深陷梦境无法自拔时,他们已踩进生活的河滩,脱掉睡眠的枯皮,丢在岸上,走向烟火。
  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
  国槐繁茂,路灯裹在树梢里,昏黄的光点点滴滴漏下来。从三轮车上抬下炉子,支稳。碗、筷、水、面等先搁一边。男人摆桌凳,女人生火。桌子是用了好久的长条桌,低矮,油漆掉光了,显得破旧;凳子也是长条凳,4条腿软兮兮的,站不太稳。桌凳摆好,支上案板,拾掇好碗筷,男人又帮着女人生火。
  生火费事。夏天好些,两张报纸、半块儿干柴就能生着;春秋多雨,纸和柴受潮,点了半天,只冒白烟,火苗跳着跳着就咽气了;冬天冷,凌晨四五点的人是僵硬的,火也是僵硬的,几乎生不着。附近几家卖早点的人便围着一家的炉子,挤成一圈,帮着扇风、点火。报纸当火媒子,不起作用;想用塑料袋,但一卷也要好几块钱呢,舍不得;最后,有人拿来了泡沫塑料,这东西生火好,一点就着,火大,燃烧时间长,不好处是着了之后特别难闻,呛人,甚至还有毒性,飘起来的细丝样的灰落了满脸。哪儿顾得上那么多,火着了就行。等炉子里的干柴把煤慢慢引着后,一人夹一块儿放到自己的炉膛里,加柴,加煤。火生起来了。
  火焰在炉口里跳跃,照亮了扇风的女人。女人的脸是黑红色的,像一块烤透的红薯皮。巷道漆黑,跳着几团火。
  在巷子口卖早点的最早有七八家,多是两口子,从里到外,在路两侧一字排开。摊子在前,桌凳靠后。左面,一家甘谷人卖擀面皮,一家天水人卖擀面皮,一家卖面皮和呱呱的,一家卖黄馍跟荷包蛋的;右面,一家豆浆,一家杏茶,一家豆腐脑。后来陆续又来了几家,卖菜夹饼、凉粉,还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卖煎饼馃子。
  卖擀面皮的甘谷人是两口子,他们的擀面皮辣椒多,味道重,面皮切成宽条,盛在圆盘里。男人切,三下五除二,一碗就好了;女人调料,白护襟上滴满了辣椒油,一朵一朵,像开的花。两口子都矮,都有点儿胖,天生一副笑脸。卖擀面皮的天水人也是两口子,都是又瘦又高。女人切,一阵风,当当当,切好了,宽细均匀,盛碗里;男人端起碗调料,手底下有点儿慢,半勺盐、一勺醋、两勺辣椒,还有三四滴香油。或许是起得太早,瘦高男人老是打着哈欠。他家的玻璃柜干净些,或许是木框子刚刷过白漆的缘故。
  一般来说,同一种小吃是很难摆一起卖的,同行相斥嘛。可他们两家却合得来,卖多卖少,谁家也不多说一句闲话。我在电视台工作时,常在早上9点溜进仁和里吃早餐,每次必吃瘦高两口子的擀面皮,许是合口味吧。我吃了有4年多,后来离開电视台去别处谋生,到仁和里吃早餐的机会也就没有了。有一次,路过巷子口,心里馋,进去要了一碗擀面皮,只有那瘦高男人独自站在玻璃柜前又是切又是调,手忙脚乱。他人愈发瘦了,黑了,薄了,只是擀面皮的味道没有变。吃毕,付钱时,我随口问了句:“你老婆呢?”他低头忙活着,说了句:“过世了。”我一时无语,心生悲伤,她才40岁左右啊。我抬头,天阴着,国槐依旧繁茂,只是多了满树枯叶。
  深秋了,天开始冷了。


  卖面皮、呱呱的在这里是独一份。他们家的呱呱味道好,大勺子挖两勺芝麻酱拌进去,特别香。但是面皮太凉,一般人的胃拿不住。他家的面皮里面会放黄瓜丝、泡菜丝,这是别处没有的。
  黄馍跟荷包蛋也是两口子在卖。男人负责烙黄馍,在案板上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啊揉,揉得面团“死去活来”,然后揪一疙瘩,又摔又捏,成团,抹上带芝麻粒的黄酥油,转身,锅里擦一层油,再把面团摆进锅。一锅6个,放下锅盖,烧旺炉火,就等熟了。他家的黄馍姜黄油亮,甜酥香脆,很好吃。男人的衣领上、腮帮上沾着白面,忙得顾不上擦。女人一边打鸡蛋、煮鸡蛋,一边伺候两个炉子的火,还要舀鸡蛋、端鸡蛋、收碗,也是忙得脚下拌蒜。我吃擀面皮,常要一碗荷包蛋、一个黄馍一起下肚,才算踏实。
  卖杏茶的两口子就消闲一点儿,杏茶熬一大锅,熬好后舀就行了。胖乎乎的男人胡子拉碴,衣襟上油腻腻的,凡事不紧不慢,有时候还扯上一嗓子曲儿—
  你是谁家的女子娃?两肩吊着长头发,红板立柜双抽匣,想死不得到一搭……
  隔壁卖豆浆的女人一听,哗啦啦笑开了:“花翠,你家男人一大早就想女人了!”这一说,惹起了其他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黄馍边上卖豆腐脑的是一个男人,个子高,黑乎乎的脸,黑乎乎的衣服,整个人都是黑乎乎的,像是生火时被熏黑的。他拉着脸,不说一句话。别人都在说笑,他还是一副黑乎乎的样子,立在柜旁,面无表情。
  菜夹饼、凉粉、煎饼馃子是后来才摆的,资历浅,就一直在最边上。卖菜夹饼的是个40岁左右的女人,收拾得干干净净,瓜子脸,描着眉,涂着淡淡的口红,脸上虽织着几根略深的皱纹,但难败风韵,年轻时肯定是个漂亮姑娘。她戴着白手套,一手拿饼子,饼子中间用菜刀划开,一手往里面夹菜。饼子在竹篮里,热乎的,盖着雪白的布,保温。饼子边上摆一排小铁盆,分别装着洋芋丝、辣椒丝、胡萝卜丝、泡菜、辣子酱、豆腐乳、腌萝卜丁、炒黄豆和炒花生渣。卖煎饼馃子的是一个矮胖的女人,话少,只忙着生意。卖凉粉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头发打了啫喱膏,向上立着。他没摊子,东西都在一个小三轮车上,地上摆了三五把小方凳,他坐在车帮上,看着来来往往吃早点的年轻姑娘。凉粉在一旁,油滑闪亮。三轮车的边上,不知啥时候来了一个老汉,卖茶叶蛋,不声不响,坐着,抱着炉子取暖,鸡蛋在锅里煮着,“咕嘟咕嘟”响个不停,茶香味飘满了巷子口。


  早上8点一过,早点摊儿就忙活开了。阳光远远照过来,搭在国槐树梢上,一缕一缕,跟绸布条一样。树叶上的露珠掉下来,落进一碗荷包蛋里。吃早点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急匆匆带走的,一类是稳稳当当坐在凳子上细嚼慢咽的。但不管怎样分,都印证了这里在早晨8点多烟火缭绕、热气腾腾、香味弥漫、人流拥挤的好生意。
  人一多,摊主们就顾不上聊天说笑了,都低头弓腰忙各自的生意。这时,他们互相称呼起来也不再叫人名,只以早点名代之。比如,“荷包蛋,把你空碗给我借一个。”“黄馍,这边有人要。”“呱呱,把你的醋壶拿过来,顺手拿一双筷子。”……
  一碗荷包蛋、一碗面皮、一个黄馍,要么一碗豆腐脑、一碗呱呱,或者一个菜夹饼、一碗杏茶,这些都是食客的标配。坐在矮凳上,气定神闲地吃一顿早点,一天的生活就都是稳当有劲的。
  这几年,一碗面皮、擀面皮、呱呱由原先的1块5毛钱涨到5块钱。吃的人唠叨:“挣的一点儿工资还不够一天吃三碗面皮。”这自是夸张,但也是抱怨。卖的人笑答:“啥都涨着哩,没办法。”鸡蛋、杏茶、馍馍涨得还不算太厉害,原先8毛钱、1块钱,现在基本都是两三块钱。一顿吃下来,没个10块钱是出不来的;两三个人一起,谁请个客,差不多二三十块钱了。
  忙忙乱乱的八九点一过,10点多就基本没啥人了,偶尔來一个,也能轻轻松松地招呼。他们从半夜起来到现在还滴水未进呢,这会儿消闲了,便各自倚在柜子上慢悠悠地吃开了。阳光照过来,秋天的阳光已不太刺眼,带着一丝温热。只有这时,他们被烟火熏黑的皱巴巴的脸上才有了一抹亮色,才舒展了一点儿。
  他们的早点,是每天互相交换着吃的。面皮、荷包蛋、豆腐脑、凉粉,都是卖剩下的,带回去也吃不完。要是每天吃自己的荷包蛋、喝自己的杏茶,也就反胃了,相互交换着,轮换着吃,也是新鲜。当然,所有送过来的早点,香菜总是多多的,香油总是汪汪的,辣椒油总是泼足的,饼子也是最焦脆的。这样的交换,是不计成本的,是忙乱后的一种舒缓,是从黑夜深处蔓延出来的情意,是火炉上升腾着的温暖,也是人世间最朴素的一份心意。
  11点,没客人了。
  阳光照进巷道,老国槐的树叶筛下了一层晃动的光,落在地上,水迹一般。风吹过来,树叶刷刷响着,扑簌簌落着。大家开始收拾摊子了。女人拉开抽匣,整理着一堆散乱的毛票,1毛、5毛、1块、5块。1块的最多,一抓一把,50块和100块的埋在钱堆里,偶尔露出来一个角。后来有了电子支付,不用再翻找零钱,省事了许多。
  刮着桶底豆腐脑的男人冷不丁冒出来一句话:“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没齿,就怕匣没底。”
  女人们一听,立马直起腰,笑着反驳道:“没有我们这些匣匣,你们男人都喝西北风去。”
  “花翠啊,你好好当匣匣,人家宝平藏的私房钱早给别的女人买皮裤了。”
  花翠把案板放在三轮车上,说:“就他那样子,还给人家买皮裤,提鞋怕人家都看不上。”
  大家稀里哗啦笑开了,笑得花翠的腰弓成了一只虾。这笑声,惊得一群在地上捡馍渣吃的麻雀扑棱扑棱飞走了。
其他文献
“别派我的不是了,姐姐。我只不过到西奥夫人的店里去了一次。我那套旧衣服和玛丽的帽子很相配。我相信谁都以为我是个女店员呢。”  “亲爱的,晚饭已经开过了,你在外面待得太久啦。”  “我知道,我在人行道上滑了一下,扭伤了脚踝。我不能走了,便到一家饭馆坐坐,等到脚好一些才回来。”  两个姑娘坐在窗口前,望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大街。  “我们两人总有一天都得结婚,”她浮想聯翩地说,“我们这样有钱,社会上的人都
期刊
美代子是我的日本学生,她小时因患病而变得全盲,但脸上总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至少作为她的老师来说,我从未见过她的愁容。按理说,全盲生可以上专门的盲人学校,这部分费用也能得到政府的补助,但据美代子的母亲说:“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一样,身体不缺任何零件,所以一定要上一所普通的学校,跟别人一样。”  我第一回見到美代子母女是两年前的春天,母亲走在前面,与女儿保持了一段距离,其理由很简单,因为美代子牵了一条导盲犬
期刊
在英国的西南角,有一个叫波斯科诺的小镇,它地处偏远,却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前来拜访,因为这里有一座位于悬崖之巅的剧院——米奈克剧场。    米奈克取自小镇所在康沃尔郡的当地语言,意思是石头的、岩石的。    这个坐落在海边峭壁和巨大的岩石上、貌似古罗马遗迹的扇形剧场,让人疑心是历史文化遗址,但其实不是。这个建筑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都出自英国女人Rowena Cade之手,而这剧院起初不过是她家
期刊
男人晚上出去应酬,临结束时打包了一些食物带给老婆。老婆本来要发脾气,骂他那么晚才回家,可是,看到他竟然体贴地带了好吃的东西回来给她,也就怒气全消。他去应酬是苦差,他打包东西回来给她消夜,是心里记挂着她,这么体贴的丈夫,她怎么舍得骂?  男人无论在外面玩到多晚才回家,只要他不是两手空空地回来,女人的心便甜了。如果他两手空空,那么,0点之前,他便要回家;可是,他若带东西给她消夜,那么,他可以拖到2点钟
期刊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斜照进街道,杂乱地照亮这条街。阳光从料想不到的缝隙里射出来,打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行人的脸上。  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记不清他是停在那里还是往前走着,可以肯定的是,他离我越来越近,因此或者是我朝他走去,或者是他向我走来。他高大而消瘦,穿着一件浅色的雨衣,一把紧紧卷起的雨伞利落地挂在胳膊上。他的头上戴着一顶毛毡帽子,也是浅色的,帽檐又宽又圆;底下
期刊
斜倚在暮色中,我投出我悲伤的网  朝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那里,最高的火焰中,我的孤独延伸而燃烧,  像一个溺水者挥转着手臂。  我发出红色信号,掠过你失神的眼波——  它们涌流而去,像灯塔附近的海水。  你只是保持晦暗,我冷漠的女性,  有时自你的凝视浮现令人畏惧的岸礁。  斜倚在暮色中,我将我悲傷的网  抛向那拍打在你海洋般眼睛的海水。  夜间的鸟儿在最早的星辰边啄食  而星光闪烁如我爱你时的
期刊
我与你相会在日落时分,  你用桨荡开了河湾的寂静,  我舍弃了精妙的幻想,  爱上你白色的衣裙。  无言的相会多么奇妙,  前面——在那小沙洲上,  傍晚的燭火正在燃烧,  有人思念白衣的女郎。  蔚蓝的寂静可否接纳——  移近、靠拢,以及焚燃……  我们相会在暮霭之下,  在涟漪轻漾的河岸。  没有忧郁,没有抱怨,没有爱情,  一切皆黯淡,消逝,去向远方……  白色的身躯,祭祷的声音,  你那金
期刊
公元30年,一个来自伯利恒的男人,见到一位学者和一位先知,说道:“我和耶稣一起长大,小時候几乎一样,后来差别越来越大。他对别人的爱如同奔流的河水,永不停歇,我对别人的爱则像干涸的枯井,没有一滴;他的个性如同阳光那样灿烂夺目,我的个性像萤光般微弱昏暗;他的勇敢如同松柏到处矗立,我的怯懦像野草随处生长;他一直都是喜悦的,我从来只有悲伤。”  他问学者:“请您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学者答:“这是因
期刊
对于调味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人:一是对每个菜(尤其是对西餐的每个菜)自己来一番加工;一是很少或根本不利用食桌上的调味品。从这一观点上来实践你的“动的相术”时,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性格来。  先说那爱给每一个菜加佐料的人吧。有些人为了表示自己有饮食修养,在适宜的菜里加些适宜的调味品,这女婿从吃的立场看是大可要得的;只是如果你的女儿不善烹饪时,也很易受他的气。佐料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加在合适的碟子里,而且
期刊
无意中看到两条和“钱”有关的新闻。  一条据称来自外媒的报道: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排名第二的有钱国,中产阶级数量已经过亿,每十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产阶级。  另外一条是一起命案:某人在聊天群里抢了个3分钱的红包,没有按聊天群的规则及时派钱给别人,自顾自去睡觉,引起群友不满,找他理论,冲突从虚拟空间升级到现实中,他们见面后由争执演变成打斗,没按规矩及时派钱的人被刀刺伤后身亡。  两条新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