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学以致用。当前如何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促进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参与了学校的教学和研讨活动,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从中获得了新的认知和启发。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创建核心素养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方法,打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人文等的壁垒,让原本仅重视知识,关注能力的二维课堂因为有了情感、思想、品格等方面的渗透变更加丰富饱满,使学生的学习从因学而学,变成因需而学,因需而创,从而增长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一、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诉求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完成后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 ,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在当今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自主研究,借助作图、操作、实践体验等途径辅助教学都是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锻炼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而形成这样的能力便是学生学习数学而获得学科素养,体现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数学学科应培养的核心素质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计算能力和个人修养。首先,数学抽象是指在许多复杂事物中总结代表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并主动放弃一些不相关的非本质特征,并在过程中形成数学概念和数学。其次,逻辑推理意味着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学习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计算能力意味着学生可以掌握口头计算,估算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第四,个人修养意味着学生可以将生活数学带入课堂,同时利用课堂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科素养教学的实施,不能盲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需求。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1.个体差异
困扰教师的最大问题是个别学生之间差异导致的个人期望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为了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又要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进行,经常会感觉时间不够分配,因此,优秀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他学生容易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配角。慢慢地,这部分学生将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把重心放在“人的发展”上而不能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更有预见性的做好调整,多些小组交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度的刺激和蹦跳
2.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老师如果不能及时根据生情和学情做出灵活的自我调整,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倦怠,不利于深层学习力的挖掘和培养。因此,在平时教师就应该多思考多实践,用心创设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更灵活和灵活的学习方法,寻找适合各个学段,各个知识领域的最佳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学校有老师在尝试的低段的“数学绘本”,通过“数学绘本”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还有高段的“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进行知识梳理和拓展。
3.教学内容是否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概念的教学一直是中低年级学生的难点,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理解概念时因为过于抽象而困难重重。比如,一年级关于左右方向的辨认,以及两者的相对关系,还有三年级的千米、吨等概念的教学,都遇到同样的困难。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他们就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近年来,我们在教学的评估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关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除了参加一些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外,还可能利用安排周末的实践体验作业-——陪家人去商场购物认识人民币;搭乘不同交通工具体验速度 、时间、距离的变化;动手搭秋千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加强了教科书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培养要潜移默化、注重落实、长期坚持
培养小学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质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极大挑战,每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从现在开始,从日常教学工作入手,教学的重点不能仅关注学生在数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養勤思善问、团结合作、热爱生活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学科水平教学质量,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微妙的影响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本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最终目标,教学共修,有效落实、长期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6(11):4-9,57.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创建核心素养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因此,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方法,打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人文等的壁垒,让原本仅重视知识,关注能力的二维课堂因为有了情感、思想、品格等方面的渗透变更加丰富饱满,使学生的学习从因学而学,变成因需而学,因需而创,从而增长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一、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诉求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完成后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 ,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在当今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自主研究,借助作图、操作、实践体验等途径辅助教学都是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锻炼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而形成这样的能力便是学生学习数学而获得学科素养,体现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数学学科应培养的核心素质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计算能力和个人修养。首先,数学抽象是指在许多复杂事物中总结代表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并主动放弃一些不相关的非本质特征,并在过程中形成数学概念和数学。其次,逻辑推理意味着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学习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计算能力意味着学生可以掌握口头计算,估算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第四,个人修养意味着学生可以将生活数学带入课堂,同时利用课堂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科素养教学的实施,不能盲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需求。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1.个体差异
困扰教师的最大问题是个别学生之间差异导致的个人期望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为了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又要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进行,经常会感觉时间不够分配,因此,优秀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他学生容易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配角。慢慢地,这部分学生将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把重心放在“人的发展”上而不能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更有预见性的做好调整,多些小组交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度的刺激和蹦跳
2.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老师如果不能及时根据生情和学情做出灵活的自我调整,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倦怠,不利于深层学习力的挖掘和培养。因此,在平时教师就应该多思考多实践,用心创设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并提供更灵活和灵活的学习方法,寻找适合各个学段,各个知识领域的最佳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学校有老师在尝试的低段的“数学绘本”,通过“数学绘本”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还有高段的“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进行知识梳理和拓展。
3.教学内容是否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概念的教学一直是中低年级学生的难点,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理解概念时因为过于抽象而困难重重。比如,一年级关于左右方向的辨认,以及两者的相对关系,还有三年级的千米、吨等概念的教学,都遇到同样的困难。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他们就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近年来,我们在教学的评估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关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除了参加一些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外,还可能利用安排周末的实践体验作业-——陪家人去商场购物认识人民币;搭乘不同交通工具体验速度 、时间、距离的变化;动手搭秋千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加强了教科书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培养要潜移默化、注重落实、长期坚持
培养小学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质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极大挑战,每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从现在开始,从日常教学工作入手,教学的重点不能仅关注学生在数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養勤思善问、团结合作、热爱生活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学科水平教学质量,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微妙的影响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本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最终目标,教学共修,有效落实、长期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6(11):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