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教学整体改革活动的深入,语文教育出现了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以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发展趋势。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有利于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中学语文 整合
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联性,恰当地运用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有效的教学功能,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面,推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内容的整合
在目的方面,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一目的绝不能与语文教学目标分离,从而妨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那种为用课件而用,为展示硬件设施而展示,为卖弄现代技术而卖弄的做法是有害而无益的。必须使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绝对服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内容方面,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使用能够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为形象具体,能够丰富、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但这比之于常规教学所增加的内容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只有那些能弥补传统手段的盲区,能填补学生思维空白的内容,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将增加的内容和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整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二、过程的整合
有时候,单看某一个课件,质量确实不错,可一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效果就不很理想。这是因为课件内容与教学过程整合不当。所以,应针对教学过程,对课件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首先,对文字资料类的点击应在“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学生的到位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式知识底座为基础。当原有知识无法使他们理解接受文本,也就是中间存在理解差距时,我们需要有外来知识作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也只有在学生真正渴求这一资料时,才有雪中送炭、开渠引流的奇效。例如,讲《孔乙己》一课时,孔乙己的不幸是由于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同学们一定渴望知道科举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知识结构系统的特点给同学作介绍。
其次,对视频图像类的点击应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课文涉及的许多内容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资料和图像的出示能填补学生的这一阅历缺陷,拓宽优化学生的想象。但如果操之过急,出示过早,则会堵塞学生思维通道,使想象的翅膀折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便会对教学媒体产生依赖性,使想象力萎缩。因此,必须让真实的画面产生在学生竭尽想象之时,获取提升想象成果“及时雨”的功效。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当讲到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时说“秦俑的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度都以准确的解剖构造为依据,连手指关节的长短、肌肉的厚薄、眼角眼皮的轮廓都合情合理,适宜合度甚至可以从马的造型判断其品种。”这样介绍只能使学生产生理论上的抽象认识,并不能对兵马俑形成具体可感的印象。这时,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神情各异的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展示栩栩如生又形态各异的马俑,使同学们对描写对象产生更深刻的直观认识。
第三、对配乐音频类的点击应在“爱到深处情更浓”之时。音乐以独有的美感,美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激发渲染气氛,使学生在唯美的情境中,思维、情感达到最佳发展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必须把握时机,使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进入学习情境,才能获得情感的升华。例如,《背影》一课,当讲完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欣赏歌曲《父亲》,在音乐中使同学们对真挚父爱的感受进一步升华。
三、手段的整合
多媒体课件虽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劣势。只有将多媒体手段同常规手段整合,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目的服务。
如前述所说,一些课件中,设计者用多媒体替代板书的现象是不科学的。一方面,课件的优点是能够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加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教学内容,但由于课件演示速度快,画面停留时间较短,使教学中概念性、定理性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如果一味追求使用课件,不但会使记忆难度增加,还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而优秀的板书却能够比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点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特点,是学生把记忆性知识上升为系统知识的中间手段。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突然产生的教学信息,如教师在课堂上一个突然而至的灵感,或是学生的一个颇有深度的提问等等。这些信息往往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如无法及时在课堂上提取出来,未免遗憾。作为课件一旦制成,其内容即有相对固定性,在课堂上难以作随机调整。而板书则即时性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如果能在播放课件的同时,适当穿插必要的板书内容,那么,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同步,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手段同教育思想统一,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统一,将多媒体课件的审美价值与语文课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意义统一,选择信息技术的最佳作用时机,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从而使多媒体课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中学语文 整合
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联性,恰当地运用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有效的教学功能,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面,推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内容的整合
在目的方面,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一目的绝不能与语文教学目标分离,从而妨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那种为用课件而用,为展示硬件设施而展示,为卖弄现代技术而卖弄的做法是有害而无益的。必须使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绝对服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内容方面,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使用能够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为形象具体,能够丰富、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但这比之于常规教学所增加的内容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只有那些能弥补传统手段的盲区,能填补学生思维空白的内容,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将增加的内容和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整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二、过程的整合
有时候,单看某一个课件,质量确实不错,可一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效果就不很理想。这是因为课件内容与教学过程整合不当。所以,应针对教学过程,对课件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首先,对文字资料类的点击应在“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学生的到位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式知识底座为基础。当原有知识无法使他们理解接受文本,也就是中间存在理解差距时,我们需要有外来知识作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也只有在学生真正渴求这一资料时,才有雪中送炭、开渠引流的奇效。例如,讲《孔乙己》一课时,孔乙己的不幸是由于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同学们一定渴望知道科举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知识结构系统的特点给同学作介绍。
其次,对视频图像类的点击应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课文涉及的许多内容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资料和图像的出示能填补学生的这一阅历缺陷,拓宽优化学生的想象。但如果操之过急,出示过早,则会堵塞学生思维通道,使想象的翅膀折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便会对教学媒体产生依赖性,使想象力萎缩。因此,必须让真实的画面产生在学生竭尽想象之时,获取提升想象成果“及时雨”的功效。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当讲到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时说“秦俑的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度都以准确的解剖构造为依据,连手指关节的长短、肌肉的厚薄、眼角眼皮的轮廓都合情合理,适宜合度甚至可以从马的造型判断其品种。”这样介绍只能使学生产生理论上的抽象认识,并不能对兵马俑形成具体可感的印象。这时,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神情各异的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展示栩栩如生又形态各异的马俑,使同学们对描写对象产生更深刻的直观认识。
第三、对配乐音频类的点击应在“爱到深处情更浓”之时。音乐以独有的美感,美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激发渲染气氛,使学生在唯美的情境中,思维、情感达到最佳发展状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必须把握时机,使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进入学习情境,才能获得情感的升华。例如,《背影》一课,当讲完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欣赏歌曲《父亲》,在音乐中使同学们对真挚父爱的感受进一步升华。
三、手段的整合
多媒体课件虽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劣势。只有将多媒体手段同常规手段整合,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目的服务。
如前述所说,一些课件中,设计者用多媒体替代板书的现象是不科学的。一方面,课件的优点是能够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加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教学内容,但由于课件演示速度快,画面停留时间较短,使教学中概念性、定理性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如果一味追求使用课件,不但会使记忆难度增加,还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而优秀的板书却能够比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点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特点,是学生把记忆性知识上升为系统知识的中间手段。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突然产生的教学信息,如教师在课堂上一个突然而至的灵感,或是学生的一个颇有深度的提问等等。这些信息往往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如无法及时在课堂上提取出来,未免遗憾。作为课件一旦制成,其内容即有相对固定性,在课堂上难以作随机调整。而板书则即时性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如果能在播放课件的同时,适当穿插必要的板书内容,那么,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同步,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手段同教育思想统一,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统一,将多媒体课件的审美价值与语文课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意义统一,选择信息技术的最佳作用时机,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从而使多媒体课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