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视角下设计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新媒体信息时代,博物馆信息化成为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它具备互动、虚拟、教育、公开等特征。设计博物馆从珍藏价值上与传统的博物馆具有形式意义上的区别,并超越传统博物馆所具备的特性与功能。因新冠疫情的原因,世界众多展厅或博物馆都在尝试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正常营业,以线上线下形式为连接,扩大化经营,未来的设计博物馆在此背景下,将以更多创新的模式建设起来。在第三产业发展蓬勃,文化事业迅速扩张的环境下,设计博物馆的建设与开发将成为博物馆中下一个着重发展目标。为此,本文为设计博物馆在新媒体视角下的发展趋势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思考。
  关 键 词: 新媒体视角;设计博物馆;文化传播;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的变迁中,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与内涵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而产生新的变化,从过去到现在依然存在并且不断升华;设计博物馆将打造以设计教育、艺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为主要的交流场所为目的,对设计遗产进行合理的保留和梳理。在数字化社会,技术媒体的发展与介入使博物馆以新的视角为展示,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加互动性,建设设计博物馆,加强社会接受艺术设计的教育化刻不容缓,对于城市、国家的设计建设有着不可抗拒的推动力。
  一、设计博物馆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一)设计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
  设计博物馆可以将其拆开理解,如果将“设计”一词加入世界博物馆协会对于博物馆的定义当中,可以得出以下定义:设计博物馆是永久性非营利机构,为社会与其发展而服务,对大众开放、并为了学习设计、设计教育与欣赏设计为目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与传达人类在设计上的物质与非物质证据[1]。设计的出现起源于对大众服务的特殊性,人类对于新事物的需求改变了人们思考形式的发展,通过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多元化融合,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价值。
  设计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公共文化传播载体拥有众多功能及意义。目前博物馆发展方向的三大基本功能:教育、研究和收藏,已经逐步把教育功能放在主要位置。教育是通过收藏品的价值与功能以有效的传播方式提供给社会的过程。与其他文化机构相比,设计博物馆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尤其在设计作品收藏、文化保护、陈列展览等业务工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殊性。
  (二)设计博物馆的历史发展
  设计博物馆的出现已有百年历史,它引导着世界上设计创意的潮流文化先进理念,带领公众进入设计欣赏领域,同时也在国家与城市中蕴含较高的文化名誉。
  设计博物馆是属于大众学习设计的资源地。成立于1852年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是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建立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对于世界设计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顺应了德国技术产业变革需求,积极倡导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推行标准化、功能性等观念,以适应德国工业化生产,德国红点设计博物馆的建立也推动着包豪斯及工业设计的历程及未来发展。而伦敦设计博物馆更强调的是对于设计教育的理念,除了以教育、研究为功能性展示外,更注重以新媒体媒介为主要的文化传播形式,为大众进一步提供虚拟的电子业传播方式,使现代设计埋下了以新科技为宣传力量的种子。目前建立于杭州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也同样承载着现代设计的精髓与价值,博物馆中展示着关于设计的演变发展,为突出民族性、地域性的设计发展,设计的历史脚步正大步跨进科技的时代。
  二、新媒体视角下设计博物馆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逐渐渗入并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传统博物馆的静态展示陈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公共空间传播形式的需求,数字化的展示使陈列变得更为多元化,有效地加深交互性,使博物馆展示方式的传播媒介形态产生了革命性的变更。
  在以新媒体为主要展示的空间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进行交互式传播,为大众带来创意新颖的体验方式,以多感官的沉浸式互动空间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使观众获得更深刻的记忆感受。
  (一)归档和策展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知识在各个领域信息的普遍增长,需要不同的分类系统,有效地归档和策展的整理对于设计博物馆而言,是由复杂到简洁,混乱到清晰演变的过程,属于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的步骤。选择较为灵活、自由的方式对待艺术,文化的多元化和審美的多样性,艺术影响着人类的多重感官,展示出传统内容自身的价值,传播传统文化、时间、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艺术审美的统一性有所表现。不同的材料、工艺地位、技艺传播,从意识形态中体现策展人的思维变化,发散思维与创新灵感,注重原创性的重要度,对于物质本体的文化挖掘是枯竭的,懂得对思维方式进行解构、重组才是现代艺术无限的创新型代表,改变一沉不变的观点,是突破现实语境的最佳方式,各种文化理念的融合传承,是对未来艺术道路所铺垫的机遇。
  艺术策展与艺术品、图像、装置等收藏密切相关,塑造艺术和观者的艺术文化经验,影响着艺术史、艺术世界、文化记忆,连接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家和观众。策展人学会以主观的情感变现设想客观情景,用观者的定位与角度进行对艺术的有效分析,从观者、物质性、制度、语境切入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对艺术动向的敏锐观察力。
  策展理念的滞后,相当制约着档案展程度对观众的吸引力,是展览社会价值实现的障碍,学会以“分众化”理念,通过对主题的展示,进行互动式体验,在过程中发挥意识形态策展功能,理解国家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及分类特点,进行差异性的展示空间艺术,实现其特殊的价值。
  (二)多元化的展示空间
  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空间 ,每个展览都在进行信息的陈述以及传达,根据多种元素,例如实物、影像、声音等叙事方式,有效传递观众能获取的知识内容,多元化的信息展示形成设计博物馆中最直观的表达形态,在新媒体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具有以下几种文化传播内容形式呈现:
  1.陈列展览   在博物馆中把设计艺术藏品结合数字化科技的艺术媒介进行融合展示,这种展览方法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观众通过欣赏设计展览,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长设计文化见识。
  2.图书馆
  设计博物馆中对于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的收藏,除了电子书,还有趋势手册、手稿图纸等内容,让大众能阅读一些珍贵的原文书籍,并提供电脑查阅资料,使图书馆形成知识交流的一个场所。
  3.讲座及文化沙龙
  围绕设计博物馆热门话题进行活动主题研讨,聘请较为有影响力的设计人物不定期向公众讲授与设计相关的文化主题教学,针对博物馆设计文化现象扩大知识面,增加设计博物馆的经验交流与文化传播。
  4.专题活动
  设计博物馆面向大众开设专题纪念日活动,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的教育发展对象,例如绘画教育、动漫影视、陶艺讲授与现场制作活动等。公共教育空间的现状,提出要找准方向、注重创新、了解教育对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为出发点进行设立。
  5.产品宣传
  多以设计文化衍生产品为主,与设计博物馆中的收藏品及现代流行产品为宣传,推广博物馆及主题活动的项目,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对虚拟网络与现实做交互融合,扩大艺术设计的经济市场。
  6.网络宣传
  对于线上推广宣传形式,包括网站、公众号、电子售卖等,网页宣传可全面介绍设计博物馆中的展厅及活动,公众号中除图文软文推广,更需插入音频、视频、地图等媒介吸引参观者,让大众从细节中了解馆中实时动态,把销售平台全面扩张化。
  (三)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
  在设计博物馆中的呈现中,对于主题的选取尤为关键,包括永久性展览、短期展览、主题性展览、公共教育、衍生设计产品及收藏研究部分。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也为文化传播的新业态带来较多的机遇,博物馆传统的展现方式无法满足当今公众的社会需求,数字化的运用与展示显得异常重要。为文化遗产带来推波助澜的效应,并提高藏品与展览的鲜活化,使设计博物馆发生质一般的改革。
  新媒体艺术为受众带来丰富的互动体验,在展示方式中所体现出的数字空间与虚拟立体化是其较突出的新媒体视觉表现形式;同时为追求更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官,需加入形式多变的展示形态,突出互动性,游戏感,动态化的展现方式;进而归纳出“多元展现”“二元共性”的艺术语言。
  (四)设计文化再生产的推动者
  当今社会,文化和经济是现代社会大融合时代背景下交替的最佳产物,也是一个国家对于文化、经济、社会相互制约与并列的关系。文化的增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政治和经济在一定社会观念形态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构成,是具有可知性、传承性以及物质性的,文化的交流从民俗文化、风俗习惯等通过人际交往中产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周而复始的巡回过程,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艺术形态,都会凭借其文化的渗透力,影響着大众的生活及精神,把文化与经济、政治进行扩大化延续,改变人们对于社会的思维形式和生存方式的发展。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产品是通过文化作为载体实现的,以精神文化为内核,物质形式为外貌所产生,市场的交换是无法接触文化产品的核心,那是表面而形式化的存在,文化的实质是传播文化。
  随着物质生活与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设计文化活动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文化载体的多样性与经济的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赋予文化生产行业的服务意识,把多种业态的设计文化产业紧密结合,使文化产业融合国民经济的市场,智能电子产品与新媒体媒介提供了载体和通道,设计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视觉设计产业的兴起,影像的采集、制作、播映等媒介迅速拓展。推动文化的新载体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通过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终端。
  (五)标新立异的创新构思
  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文化传播载体,数字博物馆给设计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全新的互动方式,带来了区别于传统展览厅展示设计实物的展示平台。历史上大多数艺术设计作品的终极野心都是永恒,因此这些艺术作品与神殿式的设计博物馆空间基本是匹配的。而设计品与大多数艺术作品不同,使用者的数量和评价决定了设计品的地位。因此,设计品对于博物馆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其物质性,而是其背后的设计观念,每个主题相对应的是作品能带给大众的含义,例如从主题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性,体会到疫情带给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动态,体会到数字媒体设计所改变众人的生活形态。这些文化设计的带动者利用现代媒介向受众传达的有效信息,亦是文化创新传播的最佳途径。
  三、设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形式
  (一)设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意义与内涵
  文化传播与新媒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形成密切的关系。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是指人类文化由其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外一个社会群体散布的过程[2]。设计博物馆作为一个公众艺术教育场所,除了呈现的设计展品本身,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需要深入研究与理解的重要部分,透过公众教育使设计博物馆确立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二)设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表现形式
  1.提升设计文化品质
  在设计博物馆中,文化产品按照传递文物信息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以图像、声音、视频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文创产品,纪录片、画册、主题相册、纸质宣传品及明信片等,可称为软体文创产品。第二,文物仿品、玩具、主题服饰、 文具、生活用品等以文博为主题的实物,或称为硬体文创产品。建设设计博物馆最大的价值在于以文化推动经济及教育的发展,关注国家与城市的发展关系,成为“ 人人都能读懂的博物馆 ”,而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学术神殿,形成以公共教育与研究为主要活动的交流平台,达成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最终成为对文化品质的保证。
  2.提高设计文化传播水平
  随着人们对于艺术设计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公众参观设计博物馆文化活动的需求逐渐增长,同时对于博物馆的艺术文化传播内容要求随之也越来越高。所以,设计博物馆的艺术传播,应该在展示内容上寻求大胆创新,只有把握地域、民族以及其特色,才能体现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3]并将艺术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知识性与展示活动趣味性做融合,以满足大众对于艺术文化传播水平的满足,只有树立精品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设计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水平。
  3.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设计博物馆为了不断迎合社会的需求与发展,首先需要拓展馆内的文化服务方式,为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周边环境中建立文化氛围浓厚的艺术交流场所,吸引不同阶段与层次的社会群体,适时地打破瓶颈,把以“物“为本转换成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播,换个角度了解并融入博物馆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中。[4]
  四、设计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新兴载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博物馆给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新的方式,科技在不断进步,通过新媒介的推广方式以及数字化的展览模式,促使艺术策展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设计博物馆的交互体验展现形式具有突破性的变革,为建构城市或国家设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艺术赋予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传播平台,对于未来的艺术教育与研究充满着无限期望,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及发展新方向。
  课题: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1KY1792)。
  参考文献:
  [1]周向力. 设计博物馆概念及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
  [2]张建.当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及教育意义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9):249-249.
  [3]金维忻.设计博物馆对城市振兴的作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1):29-33.
  [4]潘力,唐子晴,陈常松.试论智慧文博时代的文化传播力创新[J].博物院,2018(1):95-102.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表现是人类表现自我的方式之一,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本文通过明确音乐表现能力的内涵,分析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现状,提出可以通过丰富表现形式、解决重点难点以及保持教学热情等方式培养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表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170-03   恩格斯认为,音乐能表现出生活中最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改革,市场的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影视广告作品也得到了重视,广泛的运用于社会各个行业与发展领域当中。各行各业都希望能通过提升影视广告作品的质量,将自身的产品、服务理念传递给消费者,以此提升销量,实现健康运营发展目标。本文从影视广告作品以及摄影技巧运用的重要价值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影视广告摄影构图、影视广告摄影角度、影视广告摄影光线、影视广告摄
随着互联网技术、社交和舆论环境带来的变革,传播语境有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表达中国人的精神,更好的引导和建构舆论传播的正能量,成为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以“小人物”为体裁的纪录片是观众喜爱的类型之一,其质朴的镜头语言和平民化的叙事表达,是能传递真实的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效传播,也是讲述老百姓的中国梦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以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叙事结构、人物选取、价值观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摘要:现阶段,学前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于我国大学教育系统而言,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结构,同时也是当前阶段的各大院校中较为热门的专业科目。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钢琴教学展开研究,探讨钢琴审美教育具有的重要性,以此带动高效课堂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总结相关教学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钢琴教学 学前教育专
摘要: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了回顾,举例比较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的活化状况,归纳整理了广府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的发展策略,系统化逻辑框架提供了广府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的创意方法与实践路径。文化创意应用是实现广府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基于系统思维的创意设计应用模型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文化创意
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的谷洒居住的一个苗族支系中流传着铜鼓舞的活动,具有丰富的民族性音乐特点.整场活动以芦笙和铜鼓为主,不仅具有贺春的性质,还带有强烈的传统教育意义.整个舞蹈一般为五段连跳,本文分别从铜鼓舞的表演形式、芦笙的程式化音乐曲调、铜鼓与舞蹈的节奏律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中分析铜鼓的节奏律动特点.
摘要:西方艺术自杜尚以来,概念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前卫艺术相继而至,与此同时,随着对传统艺术定义的解构与去审美化,西方当代艺术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带来了种种困惑、荒谬与混沌。面对这样的困境,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讨论当代艺术:指出当代艺术逻辑背后的谬误、揭示当代艺术创作的独裁性观念、分析观众在面对当代艺术时产生的极端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艺术观念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艺
摘要:音乐表演艺术的构成存在着诸多因素,本文将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对音乐表演艺术的时间性听觉信息呈现与空间性视觉信息呈现进行论述,进一步阐明音乐表演主体在舞台表演前应有的准备工作以及表演时传达的信息。  关键词:音乐表演 艺术 视听性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176-04   音乐表演艺术,是以声音为手段,演奏者运用旋律、节拍等艺术语
摘要:儿童戏剧具有广泛市场,在对这一市场进行开发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创作出比较优秀的剧目,使儿童实际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本文将详细阐述儿童戏剧创作的主要特征、儿童戏剧创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儿童戏剧创作的对策建议以及儿童戏剧创作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儿童戏剧创作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儿童戏剧创作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儿童戏剧 创作 存在问題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徐匡先生是一个时代艺术趣味的引领者,是当代中国版画大家,从事艺术创作60余载,他以充沛的情感和不断推出的力作在中国美术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创作始终执着于生活,关注人民,讴歌新中国广大人民和普通劳动者,表达对美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平静的精神力量和品格,一种对高原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礼赞,能感受到中国版画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原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