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味的保证”看学校管理的缺失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一份晚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某一所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在秋季招收初一新生时,专门分设一个快班。很明显,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进入快班学习。而该校有一位李老师,在本校教初中近二十年,已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正在向“中学高级”奋斗,教学态度和效果在业内深受同行好评。巧的是这位李老师的儿子恰好在本校小学毕业,毕业成绩不知什么原因考得不够理想,大概是两百零几分(总分三百分)。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进入快班学习,但学校认为,李老师的儿子成绩不够,如果要进快班学习,就得让家长写好“保证”,保证自己的儿子成绩一定达到什么程度和位置。据说后来,李老师非常生气,忍无可忍,便直接找到校长“理论”,并打算上告教育主管部门。最终,学校怕事态进一步扩大,虽同意李老师可以不写保证而让其子就读快班,可此事在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恐怕一时还难以消除。
  读罢此事,我什么也不想说,我只是摇头,只是叹气,只是感到一阵莫名的恶心。说实话,本人也许孤陋寡闻,虽见过形形色色的“保证”,诸如,孩子给家长写保证,学生给老师写保证,职工给领导写保证,“乱民”给警察写保证,假冒伪劣者给“质检”写保证,污染环境者给“环保”写保证,交通肇事者给交警写保证等,但还从未见过老师给学生写保证和家长给孩子写保证。认真说来,这所学校或这所学校的领导在新的形势下还“创新”和“拓宽”了“写保证”的渠道和内容,也颠覆了“写保证”曾经的基本法则和伦理观念,只是不知道这样做究竟算不算是一种进步?!而对于那位李老师来说,除了丰富和加深他对“保证”一词的诠释和理解外,可能震撼和颠覆的不仅仅是他对教育的操守和追求的梦想,更有人格尊严的底线……
  冷静下来后,请允许我用力不从心的言词来对这一“写保证事件”做一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我想,这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首先,“写保证事件”公然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精神。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我国虽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班级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还是较大,因此,要把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还应体现在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实践表明,只有当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强国兴邦的历史使命。而李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生源为了质量,竞公然不顾上级的“三令五申”,在招收初一新生时,通过分设快慢班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客气地说,这既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伤害和不尊重,又是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精神的公然违背和挑战。其后果严重,影响巨大,它剥夺的不仅是老百姓享有的教育的平等权利,更会对以人为本治国方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极大的不和谐和不安定因素。
  其次,“写保证事件”严重伤害了教师的人格和尊严。《现代教师读本》一书写道:“教师要有人格尊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要有人的教养并敬重自己的职业。教师活得像个人,才配得上谈教育;教师站直了,他才不会去培养奴才,学生才会有学生的‘样’。”不难看出,这段文字强调了作为一个教师只有有了人格尊严,才有资格谈教育,才有资格教育学生。也就是说,人格尊严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从教之基。而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正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尤其是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人格,为社会培养有健康人格的人才。因此,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教师须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可是,那所学校的李老师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学业绩也不菲,同行口碑也不错,偏偏就在儿子在本校读书选班的问题上,他犯傻了,他永远也不会相信,自己曾经朝夕相处战斗过近二十年的学校,自己曾经挥洒青春抛洒血汗的学校,竞容不下自己的一个儿子,容不下一个三尺讲台上历经沧桑的教者那点朴素的选择。我并不想去责备谁,也不想去追究是谁为李老师“写保证”出的“妙计良策”,更不想去打听那个出此“高招”的领导的儿子到底是不是天才,到底是不是早与“北大”“清华”有约。我只是一段时间来感到非常郁闷甚至想呐喊:“本是‘臭老九’,相煎叹何须!同是父母心,缘何生此意。”想起这些,我甚至更为李老师伤心和难过,儿子考试不够理想(教师一心为了学生而忽视自己孩子的成绩甚至成长,例子不胜枚举),作为家长的李老师本已就丢了面子,伤心至极,难抬起头,按理说,应得到大家的安慰与帮助,谁知,本已窝气郁闷无奈的李老师却遭到这样的境遇。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恰遇顶头风”。试问,李老师作为多年的教师,其价值与尊严究竟何在呢?李老师还能继续执著地坚守他的教育梦想和追求吗?也许,李老师已如梦初醒,嘴里不停喃喃自语:“早知如此,何不当初。”也许,李老师正在痛定思痛,挣扎徘徊,重新孕育,构筑另一种新的教育人生,这又何尝不是当前教育的阵痛和写照呢?
  再次,“写保证事件”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的滞后。所谓理念,就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理想色彩的自觉化程度较高的观念。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则是校长对教育的判断和价值取向,是校长和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方向。一所成功的学校,都有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其发展进步,可以说,办学理念是学校的一块厚重名片,浓缩着一所学校的思想。如,四川绵阳东辰学校把“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上海北郊学校把“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等,都是颇具代表性和符合新课改潮流的先进理念。那么,李老师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究竟是什么呢?表面看,好像是为了让学生发展,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考高分。显然,这所学校的理念就是“抓分数”。其实,抓分数并没有错,但“这样”抓分数和只抓分数那就错了。请看,要进初一快班,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否则,谁也不能进,一般家庭的孩子固然不行,就连本校教师子女如李老师的儿子达不到分数也不行。你实在要坚持进,那就“写保证”(这还是看到你是本校教师的分上,给你开的后门)。看来,这所学校的管理真够“严”啊!单是一个招生择班的细节竞弄得如此这般,使我不得不“佩服”这所学校制度严厉、执行严格以及抓分手段的“高妙”啊!如果我们的法律法规都是这样执行,那就太好了。
  最后,“写保证事件”反映了学校管理中人性关怀的缺失。众所周知,学校管理对象的主体是“人”,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关怀学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特性是人文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以“刚性”的制度和以师为本的“弹性”管理为支撑,才能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服务性管理向发展性管理转变。因此,在工作中,学校管理者应树立“以师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老师的需要,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民主、互信、和谐的桥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和互助平等、团结友善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更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要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视自己为服务者,为教师办实事,要肯定教师取得的成绩,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要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自己教育人生的价值所在,从而以崇高的追求和成功的体验激发起持久而强烈的创造力。由此看出,人性关怀在学校管理中是何等的重要。
  尽管现代教育管理的人性光芒闪烁不断,但从那位李老师的身上,我们似乎一点也看不见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的影子,如,一丝安慰、一丝宽容、一丝理解、一丝信任、一丝帮助……我们只是看到了按分数分班的冰冷规定,看到了管理者“铁面无私”的一脸“公正”,看到了管理者眼中闪亮跳跃的“分数”,看到了人性的光芒正在被这些厚厚的雾障层层遮掩!
  应该说,中国基础教育在几经阵痛,先后历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后,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百花绽放的教育景象,可是,透过教育日益明媚的春天,透过并不偶然的“写保证事件”,却掩饰不住教育的浮躁与困惑,掩饰不住教育的功利与隐忧。
其他文献
比缂丝早出现的织造工艺比比皆是,可是为何缂丝走到了“织中之圣”、“皇家御用”的地位,得到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如果5年前我对人说起“缂丝”这两个字,绝大部分的朋友都会回馈一个疑惑的眼神,然后我会花半小时跟他们解释缂丝“通经断纬”的原理,再结合实物的视觉印象,让大家了解曾经站在丝织品金字塔顶尖的“织中之圣”还存在于我们美丽的江南水乡,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除了刺绣,还有一种丝织手工艺叫“缂丝”
题记:因为资源、师资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教育的城乡差距始终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可是,当许多人在为农村小学是否能像城镇学校一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忧虑时,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却给了我们惊喜的回答。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笔者无意中走进这所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角的农村小学,正为洁净素雅的校园环境赞叹时,却被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吸引了。原来,台头镇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们正欢聚一堂,为
一、1985年,牢记父亲的教诲  1985年,我以一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的身份,接到了去牟平县第十六中学任语文教师的调令。说起这段,还特别有趣。拿到调令,我顿时慌乱,因为,我学的是小学教育,不懂中学教育,十六中,那是全镇的重点校啊,误人子弟可不得了!于是,直奔我的恩师家,急切地表达我的要求:“老师,您认识领导,求他们调我到小学!”老师乐了:“谁说你不会教,没听说嘛,最好的老师教语文,最差的老师也教语
走进卞庄二小,那风景如画、充满浓郁文化内涵的校园,二小教师那独特的气质,孩子们那灿烂的笑脸,让你感觉到迎面扑来的都是感动,这种感动让你无法抗拒,这种感动让你产生激情,这种感动让你总想走进这个团队的领路人曹宝增的内心世界。透过那点点滴滴来感受他那儒雅淡定、执著刚毅的个性,追寻着他凝聚心血的学校迅速成长的足迹,去感悟一名共产党员那令人感动的心路历程。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老黄牛”,以扎实的
高效优质是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最现实、最紧迫的价值追求,高效优质也是学校管理者的一直追求,伴随而来的高效课堂更是为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出了具体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如何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优质?我们尝试采用“三改进”和“三跟进”的方法,借高效之风,寻优质之路,从而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高效优质。  一、三改进———借“高效”之风  1.改进备课管理,倡导高效备课  问题:  备
唯阿的每一篇小说,都可以看作是对文学传统的颠覆、拆解和重写。我们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为此,不可能没有唯阿  维特根斯坦有言道,“凡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话自有其道理,既表明了对理性的尊崇、对语言的审慎和对自然的谦卑态度,又显露出对生命、情感、想象、直觉等不可说的神圣之物的虔敬。然而,文学家们却不这么看,一直以来,他们努力去言说那些不可说之物,而唯阿是
2000年之后,中国教育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各种教育理论轮番登台,农村中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轮又一轮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中学在大潮中的艰难改革和努力适应。这期间,种种的不适应综合症,已经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了。对这些现象进行耙梳后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校容校貌好了,学风学貌却差了;教师和学生的待遇提高了,但师生的整体素质却下降了;家长们的期望值高了,但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忽视了;农民的觉
教学领导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校长教学领导主要是指校长协助教师教学和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活动。新课程改革对校长教学领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校长有效教学领导是提升学校教学效能、促进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因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当人们热衷于讨论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时,焦点大多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习惯于将校长定位于行政管理者。但是,学校是教育单位而非
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也在整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课堂刚开始时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就好比提琴家把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并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课程,它不像数学、语文、物理等科目,有其自己不可改变的定理和知识点。思想品德课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
夏日的校园多姿多彩,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更是一派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学生在这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教师在这里放飞心中的梦想。  一、学校发展突飞猛进道德学校呼之欲出  授田英才学园创办于2000年,是一所独立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由最初的4个教学班、54名学生、14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58个教学班、2045名在校生、279名教职工,实现了由“作坊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