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feng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也在整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课堂刚开始时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就好比提琴家把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并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课程,它不像数学、语文、物理等科目,有其自己不可改变的定理和知识点。思想品德课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人,才会更加贴近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情景,以达到导人的效果。导入新课的方式各种各样,如“播放优美的音乐”“才艺展示”“让学生谈想法”“讲故事”等。这些新颖的导人方式是其他课程无法直接使用的,所以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开学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中,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为依托,将学校的风景、教学楼、图书馆等地方做了播放,让他们对自己的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以更好地适应新学校。接着,笔者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上台来向同学介绍自己,可以简单自我介绍,也可以进行才艺展示等。这样,积极活跃的同学会带动那些不好意思上台的同学,慢慢的,大家都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也因此生动起来。生动的情景式导入,会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将学生们吸引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以幽默的语言、幽默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这是法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告诫人们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思想。只有学生接受了,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寻找一些有意义的、幽默诙谐的故事,适度展开,以有利于自己的教学和课堂的导入。
  例如,笔者在《开拓进取品质的来源》这节课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们讲述有关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幽默故事。这样,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可以顺势引入课堂内容,提出科学家们对待科学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孜孜以求、不断开拓进取的态度,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刻苦学习。
  
  以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學、思、疑是相互协调,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三者内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巧妙地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设下疑问,埋下伏笔,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探求的兴趣。设置疑问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编制一些别致精巧的小问题,使其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起学生的连续发问,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最好自己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例如,笔者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这节课时,根据学校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指出了一些现象(如交通拥挤,道路不平整,道路设施经常被损坏等),提出“这些现象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观察过,他们给社会管理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我们看见了应该采取的基本措施是什么,应该让他们受到怎样的处罚?”然后让学生几人小组进行讨论,他们非常的活跃,甚至相互之间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适合的解决办法。通过连续的发问,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巧设疑问、悬念、解惑来导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交换身份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什么是“交换身份”?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交换。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样老师再怎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率现象,教师可以提前几天,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给其他同学讲解。
  例如,有一次,笔者让学生自愿上来讲课。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坐在下面的同学也出于好奇认认真真地听讲,几个学生讲完后,笔者稍作点评,再开始接着讲下去。这样的好处是,准备的时候,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本,把握主题。多方面收集资料,大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他们讲解的时候,听的同学也会因为“新老师”而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也很好地引出笔者后来的讲解,为深层次的剖析问题做了铺垫。所以,适当的交换角色,是一个高效的、一举两得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的导入方法以外,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导入,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以方便教师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张嘴”,而现在,它们逐步地被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使得教师的板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这就为课堂的导入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制作一些PPT、动画等,将课堂的主题从平面到立体,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止到运动,从文字到图像的导人,吸引学生的眼球,继而,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展现给学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_的学习。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创新教育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校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根据我校的办学思想——“关注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校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挖掘师生的特长,我校于2005年开设了“剪纸”校本课程。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开设“剪纸”这门校本课程,是为了弘扬民族艺术瑰宝
要想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正面激励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效应,核心问题就是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以下简称“绩效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要科学公正,客观公平。本文尝试结合三个负面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制定程序要规范    案例:苏北A学校学期初制定《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学校行政组几个人在制定前没有征求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后没有递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直接在教师
比缂丝早出现的织造工艺比比皆是,可是为何缂丝走到了“织中之圣”、“皇家御用”的地位,得到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如果5年前我对人说起“缂丝”这两个字,绝大部分的朋友都会回馈一个疑惑的眼神,然后我会花半小时跟他们解释缂丝“通经断纬”的原理,再结合实物的视觉印象,让大家了解曾经站在丝织品金字塔顶尖的“织中之圣”还存在于我们美丽的江南水乡,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除了刺绣,还有一种丝织手工艺叫“缂丝”
题记:因为资源、师资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教育的城乡差距始终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可是,当许多人在为农村小学是否能像城镇学校一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忧虑时,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却给了我们惊喜的回答。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笔者无意中走进这所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角的农村小学,正为洁净素雅的校园环境赞叹时,却被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吸引了。原来,台头镇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们正欢聚一堂,为
一、1985年,牢记父亲的教诲  1985年,我以一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的身份,接到了去牟平县第十六中学任语文教师的调令。说起这段,还特别有趣。拿到调令,我顿时慌乱,因为,我学的是小学教育,不懂中学教育,十六中,那是全镇的重点校啊,误人子弟可不得了!于是,直奔我的恩师家,急切地表达我的要求:“老师,您认识领导,求他们调我到小学!”老师乐了:“谁说你不会教,没听说嘛,最好的老师教语文,最差的老师也教语
走进卞庄二小,那风景如画、充满浓郁文化内涵的校园,二小教师那独特的气质,孩子们那灿烂的笑脸,让你感觉到迎面扑来的都是感动,这种感动让你无法抗拒,这种感动让你产生激情,这种感动让你总想走进这个团队的领路人曹宝增的内心世界。透过那点点滴滴来感受他那儒雅淡定、执著刚毅的个性,追寻着他凝聚心血的学校迅速成长的足迹,去感悟一名共产党员那令人感动的心路历程。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老黄牛”,以扎实的
高效优质是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最现实、最紧迫的价值追求,高效优质也是学校管理者的一直追求,伴随而来的高效课堂更是为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出了具体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如何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优质?我们尝试采用“三改进”和“三跟进”的方法,借高效之风,寻优质之路,从而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高效优质。  一、三改进———借“高效”之风  1.改进备课管理,倡导高效备课  问题:  备
唯阿的每一篇小说,都可以看作是对文学传统的颠覆、拆解和重写。我们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为此,不可能没有唯阿  维特根斯坦有言道,“凡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话自有其道理,既表明了对理性的尊崇、对语言的审慎和对自然的谦卑态度,又显露出对生命、情感、想象、直觉等不可说的神圣之物的虔敬。然而,文学家们却不这么看,一直以来,他们努力去言说那些不可说之物,而唯阿是
2000年之后,中国教育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各种教育理论轮番登台,农村中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轮又一轮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中学在大潮中的艰难改革和努力适应。这期间,种种的不适应综合症,已经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了。对这些现象进行耙梳后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校容校貌好了,学风学貌却差了;教师和学生的待遇提高了,但师生的整体素质却下降了;家长们的期望值高了,但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忽视了;农民的觉
教学领导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校长教学领导主要是指校长协助教师教学和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活动。新课程改革对校长教学领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校长有效教学领导是提升学校教学效能、促进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因素。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当人们热衷于讨论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时,焦点大多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习惯于将校长定位于行政管理者。但是,学校是教育单位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