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山水画是我国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绚烂的奇葩,倾注了无数有志之士的毕生精力,是历史留给我们华夏儿女的宝贵财富。中国山水画在美学意境上极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这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对于我们来说更具有宝贵的借鉴和警示意义。本文作者将围绕中国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观,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并进一步阐述山水画所蕴含的自然观所具有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人与自然 观念意识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以自然山水为母本,同时倾注了画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自然观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在我国千年的历史传统里,广大文人都钟情于山水画的创造和研究工作,因此透过中国传统山水画完全可以窥见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而作为山水画,其中必然包含着丰富的自然观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很早就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道教的一些教义及理念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这文人的价值观。道教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一体,主张尊重和顺从自然法则,这样的理念表现在中国文人笔下的山水画中就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论中国的绘画》说到:“中国画家不是没有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充分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中去,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有别于西方的油画,不是对于眼前自然角色浓墨重彩的绘画,而应该说是是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写真",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要创造"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表现画家对空间的吐纳,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念、流连的情意。
  整体而言,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要传达出的是自然观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传统中讲究对于山水神韵的刻画,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尊重。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与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明天更好的发展一定要积极吸取历史文化传统中有益的精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蕴含的自然观即“天人合一”思想就具有当代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欲望和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人类最近几个世纪取得了飞跃似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反而愈演愈烈,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联合国2005年4曰发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得出:总论: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30万亿美元的物产,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而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消费了世界上2/3的自然资源,就土地而言,在过去的60年中,被人类开垦的农田的土地比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还要多,在此我们有必要马远《寒江独钓图》、《秋江鱼隐图》、《雪堂客话图》等山水作品中的渔夫形象:山水之间,渔夫独坐于岸边,抛洒出鱼竿,悠然自得地钓鱼。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不得不说,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与人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我们的发展道路,积极在注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这方面中国传统山水画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更具有极其珍贵的指导意义。
  三、结语
  自然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永恒和主要的主题,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之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深刻挖掘这些潜藏在一笔一划间的思想资源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山水画的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即“天人合一”观念,是灌注了中国传统文人主观性情的人化自然,是自然与人的生命精神的融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鉴,可以谋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同和异——兼论两者交融的历史、现状与前景,《文艺研究》,1999年04期。
  [2]凤文学,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王永利,俯仰自得物我同化——论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4]李劼刚,从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谭红梅,中国山水畫的精神解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应用,其社会影响和应用领域已发生较大变化。数字传媒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融合,使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简单、多维、虚拟的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视觉传达设计的传统效果,呈现出的效果具有时代化、大众化,给人们带来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和生活便利。  【关键词】: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使得大量种类繁多的新型媒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一提到公共艺术就必然离不开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只有存在于一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下,才能称之为公共,那么什么是公共空间呢?公共空间也叫公共场所,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任何人都有权进入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是街道,包括人行道,城镇广场和公园那样视为公共空间,其实政府类建筑,比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其他类似的建筑都可称之为公共空间。然而,现如今并非所有的公共空间真正的达到其公共性
期刊
【摘要】:本文浅谈如何复兴中国舞蹈,实现舞蹈界的中国梦。首先先谈怎样塑造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分别以王玫、林怀民等舞蹈家为例来介绍,这是从舞蹈的内部来看舞蹈;其次再谈谈如何利用经济、政治、社会思潮等外部因素,使经典的作品走出国门。从这舞蹈的自律和外在因素分别来叙述,实现舞蹈艺术的自我繁荣,在众多的姊妹艺术中脱颖而出,在国外的舞台上鹤立鸡群。  【关键词】:舞蹈 走出国门 内因 外因  当代中国的舞蹈作
期刊
【摘要】:成都民族管弦乐团的作品《蜀乡土风》[1]在民间音乐素材中融合中外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汇聚巴蜀民间音调本色,同时在演奏方面还有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音色与音响的“线性”特点是基于中国传统线性音乐结构的理念,该作品是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同时赋予作品以新的现代音乐艺术品位。本文将结合笔者自己曾经排练参演经历从音乐文本分析、现代表演元素的融合三方面对乐曲《蜀乡土风》进行作品分析。  【關键
期刊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他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尤其马克思的思想对其影响更为深远。本文主要从文艺思想方面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姆对马克思文艺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马克思;文艺思想。  笔者认为,从弗洛姆文艺思想与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直接联系看,弗洛姆的文艺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1、
期刊
【摘要】:水墨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一种特殊符号,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招贴作为平面广告的一种传统形式,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有重要作用,对于艺术性也有特别的表达。本文通过介绍招贴设计与水墨元素之间的联系,探讨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招贴设计;水墨元素;应用  中国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引起了现代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曾经在包豪斯執教的瑞士设计师约翰·
期刊
【摘要】:影视艺术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互相影响,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后,都会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发生高度的融合。在当前的影视艺术消费时代,影视艺术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既是为了影视艺术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艺术;文化属性;文化追求  前言  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
期刊
【摘要】:中国早期风景画最初作为一幅画背景,到隋朝时期才从人物画背景中独立出来。中国很早就提出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构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中国风景油画大多是学习西方的样式,中国油画要想走的更远需要立足中国传统精华不断创新,赵开坤一直在不断的革新,在油画民族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写意风景油画不再是景物的再现而是蕴涵深刻的精神内涵,上升为一种精神和艺术灵魂。  【关键词】:油画;气蕴;风格;内涵  
期刊
【摘要】:行为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艺术类型,打破了以往艺术的边界,扩宽了艺术的范畴。也为我们的艺术理论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尝试从如何评价和认识行为艺术,行为艺术如何定义行为等方面入手,去分析当下的行为艺术的艺术现代性自我确证。  【关键词】:行为艺术;后现代艺术;艺术理论;艺术现代性  行为艺术,20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是由群体或者个人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4个要
期刊
【摘要】: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可以有力的反应出地方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政府形象塑造的一个直接反映。基层政府的形象塑造关乎领导者和政府的形象。因此, 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不仅可以加大群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 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浅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