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纯真贯一生,大器还须晚后成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学纯真贯一生,诗书万卷路千程。急功近利凡夫辈,大器还须晚后成。”这是自己的一首拙诗,算是自勉吧!我已近古稀之年,细想此生,如《石头记》中大荒山下之顽石,“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今世惟有铁笔砚池相伴,不过倒也算是小楼清静静,书屋乐融融。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步入学书的殿堂已是而立之年。上世纪70年代有幸认识书画家朱焰先生,他赠我鲁公《勤礼碑选字帖》,如此在先生教导下步入正轨,并由唐上溯魏晋三代钟鼎,临帖不辍。时值1980年全国煤炭系统举办首届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展,我的作品入展,次年参加由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举办的为期一月的培训,使我眼界大开,得睹大家风采,一窥书法真谛。1985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书法理论,大量的临摹历代碑帖,为以后的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书法成为我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学书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正是:“院清人静古灯残,扑面晚风刺骨寒。晨读临习成日课,诗情偶发莫池干。”
  我无心当篆刻家,自知鲁钝,戏嘲“穿椎”。然我学篆刻与白石翁有相似的原委。1976年太原举办书法展,我便拿书法习作让朱焰先生指导,当时尚不知书作需要钤印,先生夸我写得不错,问我怎不压印,无印不成书啊!我急返找朋友用梨木刻一图章,用办公印油印之,再次登门。先生观之让我重写,写后先生以闲章为我代印,算是参加了此次展览。随后朱先生让我买两块石料为我找人刻印,然此石料在朱先生案上放了两年也未成印…… 让我深感求人难,求印更难。也罢,求人莫如求己。便购刀、置印谱、读说文、写籀篆,从秦汉入手,开始了自己的学印之路。为学刻边款,不惜远访汾西同仁李刚。这一刻便是二十年之久。自己刻印着实全是逼出来的,赋诗写照:“块块青田临古印,纷飞石屑露刀痕。磨来刻去磨心志,意会神合始乱真。”
  光阴如梭,人生似梦,小院种树,陋室临池,读书吟诗,书朋满坐,其乐融融。弹指间已近古稀,人生可谓白驹过隙,无常苦短。学书之路修且远兮!对于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来说,知识的匮乏,见识的浅薄,才是横于自己面前最大的魔障。有追求就得奋进!缺什么就补什么,我的三十岁以后的业余时间就是在不断的补课中度过的。


  漫长的学书经历,知识积累渐丰,感受颇多。
  对于“传统”,讨论颇多,论来论去,仅仅局限于汉字结构、笔墨技巧以及历代的书家碑帖等等一些技法层面的东西,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即由儒释道构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哲学思想、人文理念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书法的灵魂。如果把技法层比作硬件的话,那么文化层便是软件,硬件需要软件来支撑,学传统不可偏废其一。
  中国的文字演变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完善了不同书体并形成碑与帖两大体系,相互依从相互弥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链。而碑与帖是书法链条中的两大纽带,犹如黄河长江共同滋养着中华大地,继承传统不可偏颇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丢掉哪一个环节都会给你留下深深的遗憾,扬帖抑碑与扬碑抑帖均嫌偏颇!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它就是通过表义的文字、内容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打动观赏者,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现在观书者只观表层,不顾内容,认为内容不重要,其实并非如此。是内容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之尽情发挥,产生激情洋溢、生气盎然的佳作。书法家不应是抄字匠!


  对待基本功的训练,我常以变魔术喻之,把碑帖和书体称之为道具,玩魔术靠的是道具与熟练的技巧,道具多,花样才能变得多,技巧纯熟才能变得让人看不出破绽。其理用于书何不如是。博古融通,了然于胸。提笔挥毫,无所挂碍,任情肆意,抒我心臆。故学书广收博取,方能厚积薄发。
  观书观什么?曰:观气象,观神采,观格调,观品位。气象大,格调高,品位才高。其次才论笔墨技巧,章法布白。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格调高,靠的是书者的修养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书法写来写去写的是修养,这是真谛。知识浅薄,心理浮躁,只靠摆弄线条、玩小技巧、拼凑花样、追求时尚,是没有多大出息的。
  当今创新成了时髦的话语,要表现风格、张扬个性,谈何容易!个性要有共性来支撑,风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至于是否形成自己的面貌,能否立得住,这得要后人来评说,历史来认可。少点儿急功近利,多些苦读励学方能成其正果。


  我喜欢草书,因其具更多的抒情性,写我心声,融喜怒哀乐于笔端,挥天写地骋我情怀。正是:“疾风暴雨墨淋漓,落纸烟飞鬼魅奇。一扫庸流雕小技,胸襟直泻费人知。”


  “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岂不然哉!顾念平生学书,童蒙涂鸦,而立入轨,夜以继日,燃灯继晷,用功不可谓不勤,然所得甚浅,不敢言书家也,不过书胸中之逸气耳。
其他文献
生命的旅程之所以珍贵,在于它没有返程的票,  这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重。  没有安全,生命便无比脆弱,  没有安全,企业将举步维艰,  没有安全,社会就动荡不安,  安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安全,是一颗心,  只要你时时留意周遭,  就能享受生活的温暖,  幸福美满永远为你奏响。  母念、夫惦、娇儿盼,  回家时仍是一个完整的你,  你是孩子心中最温暖的太阳,  你是我心灵休憩宁静的小巷, 
期刊
每每想起幺爷,我总是能想起鄂西箬竹。鄂西箬竹也称为簝竹,是我们鄂西特有的物种。它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之巅,温暖之地水土不服,低山和半山根本就看不见它们的身影。然而这个倔脾气的鄂西箬竹却非常一般,单株来看,它们的身高一般只在三十到九十厘米左右,根本没有超过一百厘米的,“挺拔”那样的字眼根本与它不沾边。矮小、普通,一无是处。因为它们的直径只有二到四毫米左右,空腔不到一毫米,竹节也只有七到九节左右,
期刊
一  秋阳炸出满世界温柔的金光,为大地万物增添光辉,空气里飞舞着无数金银色的尘粒,人们都无视它存在,仍感到阳光的温暖和舒心惬意。那天生产队长吃过午饭照例来到村当街,身上穿着旧得发黄的白衬衣,高高地挽着袖口,双手松松地背在后面,头上勒着白毛巾,在后面绾个翘尾巴结,阳光将他的眼睛照得虚眯着。他站在那个高土埂上望望周围三五成群散站着的人一言未发,最后目光落在左腿有点儿微跛的中年漢子身上说:“瘸子,今天你
期刊
生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从第一声啼哭到蹒跚学步  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  在亲人的叮咛下摇摇晃晃地  开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行走  生命成长的历程里  我们不难发现  生命的来之不易,才显出  生命无与伦比的美丽和可爱  生命的美,生命的可爱  需要我们的珍视  如果不珍视短暂的生命  不好好把握健康的身体  她便飞逝了  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珍惜  珍视生命,关爱生命  就是对亲人的爱  对企业
期刊
纪录类优秀摄影作品率先亮相  由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安全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征集活动近日结束,主办方近日通报了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和作品评审结果。  这个历时近一年半的活动,由中国煤矿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承办,12个产(行)业文联(文协)协办。活动从2015年2月正式启动到2016年6月结束,充分发挥了文联、文协组织基层辐射面广、联系作者密切的优势,共征集文学、歌曲、舞
期刊
伴着第一声,最清澈、不掺喜怒哀乐的哭声,  一个沉睡、无梦的灵魂被轻轻唤醒。  慈爱的父母,给了我们最平实真挚的祝福:  我亲爱的孩子,你一定要健康、平安、幸福。  我,你,他  生命的小船缓缓驶向远途。  如果,承载生命的海洋风平浪静,  那样,我们都能拥有一段圆满的航行。  然而,生活的赠与偶尔也潜藏着变数:  疾病、伤害、地震、火灾、各种事故  一幕幕意外的伤残和离开,  我们禁不住感慨——
期刊
申祥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把事给惹下了。  那是初秋的一个晌午,日头白亮亮的刺眼,申祥端着茶缸子哼着秦腔去村口的老槐树下转悠,一副慵懒的神情。绿荫满地的老槐树下是申家堡的信息中心,村里村外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在那儿都能知道。当时,只有张万能和王二福坐在树下石头砌的台阶上扯闲淡,俩人为什么事争得红脖子涨脸,见申祥来了,便噘起嘴缄口不言了。  一个留寸头、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提着公文包来到老槐树下,热情地和他
期刊
面前这幅书法作品,墨香犹然。我焚香沐手,盘腿打坐,静静地细细品赏。  这是一幅四尺长条,右上角一枚图章尤引人注目,细品之则夺人心魄:图章下部为一写意吼狮,象征佛法威严;中部佛心如灯乃佛光普照之意;上圆喻法力无边,内有写意肖像——“三位一体”融为禅坐之佛,令人默然,肃然,安然,真可谓苦心孤诣,匠心独运。右下角款识:佛历二五五六年大暑,晋韵斋大耳居士郭峰沐手。下有一印章:正峰居士——为圆霖法师所赐。此
期刊
听安全演讲  列举的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故  黑色的阴影从话筒的回音中  烟一样飘来,钻入听者的记忆  有人还在责备自我素质低下  不知丢失的责任心是否找回  听者保持静默  演讲者的语调由轻至重  字词句阐明的是一个真理——  积累的安全不够用一次违章来归零  恐慌的汽笛参着寒风  重新灌入听者的耳朵  轰鸣出悲哀的哭声  “安全”两个字  在演讲者的口中来回复制  树叶一样落在人们心中  此时此刻
期刊
黄树芳先生年近八旬,从事文学创作已经五十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他将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煤矿这块肥沃的土地里,真诚地和身边的矿工兄弟交朋友,深情地讴歌那些不怕艰苦、无私奉献、勇敢坚韧的煤矿工人。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和赞许,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立足于煤矿,立足于基层,脚跟牢牢地站在现实生活的热土上,心里时时刻刻想着煤矿工人,其作品永远都反映着一个作家对社会变革的深切关注和对煤炭事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