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又一个不眠夜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沈琳

  刚刚过去的一周,对于上海来说尤为难忘,随着11月20日上海市新增2例确诊病例以来,更多病例的确诊,让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再次有了直观的认识。好在,虽然病毒无情,但不管是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都没有被打乱。
  11月20日的两例确诊病例被发现后,上海在短时间内排查到2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91人,密接的密接213人,相关筛查人员达到15416人,检测结果15415人为阴性,1人为阳性。这样的效率不仅为控制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普通市民增添了无数安全感。
  张文宏表示,上海的疫情防控不管是筛查处置都相当迅速,可以说速度“跑在了病毒之前”。高效率的背后是无数相关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透露了一个细节:“今天坐在台上的这些发布人,他们昨天夜里一直在通宵奋战。和他们一样,还有很多很多人在全力奔跑,全力守护着这座城市,全力守护人民的健康……”
  全力奔跑守護着这座城市的人之中,也有今年年初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增援的上海第二援鄂医疗队领队李晓静。11月20日晚间,李晓静带队赶到明天华城连夜采样,凌晨两点又被指派到浦东医院工作,她告诉记者,从周五早晨起床到周六晚上8点,其间仅仅睡了一个小时。
  抗疫一线,我们再次领略到了女性的力量。

面对病毒,我们披上铠甲


  11月23日凌晨,一则微信报道在上海人的朋友圈里得到了火热转发——《一张照片刷屏!很多人正全力守护上海》。这篇报道中打头的两张照片,抓拍到的正是李晓静带队连夜去采样的画面。
  从周五开始,李晓静和她的团队就开始了日以继夜的采样工作。周一凌晨4点,她在朋友圈中写道:又一个不眠夜,我们浦南的护理姐妹们正在加班工作,用上海速度在奔跑,夜幕中,全市各行各业都在为这座城市而努力。
  这不是李晓静第一次面对新冠病毒的考验了。
  今年年初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发2天后,发现前方护士紧缺。身为退役军人的她,第一时间向原单位——上海长征医院党委写下了请战书。1月27日,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紧急动员下,以李晓静为首的50名护理人员,如愿坐上了紧急增援武汉的列车。在列车上,李晓静和队员们被告知自己将去当时新冠疫情的风暴中心——金银潭医院,刚刚许下“50人去,50人回”的庄严承诺让李晓静的肩头沉甸甸的,列车上的她一夜没睡,头脑里做了无数种设想和应对方案,“后来发现,实际的困难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李晓静告诉《新民周刊》。
  初到金银潭医院,李晓静的护理团队中有15名被统一安排进入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补充护士力量,另外35名护士按照金银潭医院的要求,被分散划入10个科室。“到达武汉金银潭医院经过岗前培训后的第一晚,护理队队员就开始轮班上岗,缓解护理工作压力。”
  对于大部分护士来说,穿脱防护服都是新的体验。因此,上海队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是:“仔细仔细再仔细,耐心耐心再耐心,所有操作步骤按照要求一步一步进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病房之外,业务培训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一些院感的培训,回到酒店后也没有放松,一直希望大家上紧弦。”李晓静说。
  当时武汉温度也低,为了阻止病毒肆虐,病房里的中央空调不能启用,队员穿着防护服在病房工作了几个小时后,浑身出汗,但出完汗贴在身上,又是冰冰凉的,等到防护服脱下以后,整个人就像在冰箱里一样。身为领队,李晓静的内心压力可想而知:“队员们分散在各个科室,我每天都提心吊胆。因为大家不能见面,我要求他们每天在微信群里报告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听到队员咳嗽或者喉咙痛什么的,我浑身的神经就绷紧了。”
  由于长时间工作,护理队员的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勒痕,不少人脸上出现了压疮和伤痕。李晓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把这些情况跟昔日战友们分享,不到7个小时,李晓静募集到了2000片医用敷料。
  李晓静记得,有队员这样告诉她:“我不担心我被感染,可是我妈妈怕,她担心得睡不着,我怕她的健康出状况。”李晓静深切地明白,这些队员们的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家庭,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牵挂的人。然而,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我们是战士,必须勇敢来面对病毒与死神。”
  金银潭医院救治的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人,因为初期防护服短缺,医疗队员往往不能做到4小时一班轮换。“当时由于人手少,任务重,我们每个班从一开始规划的4小时延长到六七个小时。加之出于节省装备、节省时间的考虑,我们就在‘骆驼’和‘水牛’之间切换——开工前当‘骆驼’,尽量少喝水,避免上厕所;等下班了当‘水牛’,咕嘟咕嘟能灌下一大瓶水,把自己直接喝饱了。”李晓静笑着回忆,“穿脱防护服要半个小时,上个厕所才半分钟,大家都说实在太划不来了,坚决少喝水,多憋着。”
  就这样,除了为重病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李晓静和她的队员们还承担着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房卫生的打扫,而且是在穿戴全套防护服的情况下完成。

面对患者,我们治愈心伤


  当时的金银潭医院,一个普通病房就有三十多个重症患者,有的患者甚至在吃饭的过程中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病房内压抑非常的气氛,李晓静和队员们一度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自责。“有的患者孤独离世,没有家属送别,没有亲人在旁,我们默默地帮他穿好衣衫,轻轻地进行遗体的消毒与护理,帮助他们保持最后的尊严。”
  有一次,在替一名逝者整理遗物的时候,逝者手机跳出来一条消息:“爸,你就把微信一直开着啊”。李晓静看着这条永远无法得到回复的消息,泪如雨下。   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能因为是女性的关系,我们更能对患者的心理感受共情。”李晓静记得,刚到病房不久,她曾遇到一名目光呆滞、神情绝望的中年女性患者,经过了解得知,这名患者在一周内先后失去了双亲,她自己也因为照顾双亲被病毒感染住院。“她脸上的无助和不甘,令我想起自己失去亲人的悲伤和无奈。为了改善她的心理状态,我每天都抽时间去看,陪她聊天,或者只是轻轻地握着她的手不说什么。渐渐地,她脸上的表情生动了起来,话也多了,出院的时候,她说自己又多了几个亲人,后来隔离期结束还特意给我们寄了小龙虾。”
  医病难,医心更是不易。李晓静曾救治过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担任志愿者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情危重,需要通过高流量吸氧维持生命。“当时同病房的其他患者一个一个离去,他的心情很坏。因此,我们每次去看他,都会鼓励他好好吃饭,因为这个病没有特效药,只有保留力气才能战胜病魔,每一天我们都跟他说他的气色在变好,在正向的鼓励和影响下,他的身体逐渐康复,最终成功出院。”回忆到这里,李晓静脸上洋溢起幸福的微笑。
  特殊时期的隔离病房,充满着苦闷、压抑和安静,一间病房,能够隔离患者,隔离病毒,但是不能隔绝心灵的沟通。李晓静每天都进到病房里和患者聊天,一个病房走下来就是几个小时,她和她的团队尽可能的创造一种氛围,让病患卸下心理负担,以一种积极的有信心的状态面对疾病,她鼓励患者走出病房,在走廊的窗边呼吸新鲜空气,锻炼呼吸功能,缓解焦虑情绪。“在金銀潭的北四病区,气氛有点不一样”,一位记者曾经感叹,“那是一种充满了温情的感觉”。
  在患者们最艰难、情绪沮丧、丧失信心的时候,李晓静和她的队友一直陪伴、安慰并鼓励他们。为了让患者敞开心扉,抒发心结,树立信心,李晓静团队还在走廊里做了一面爱心墙,让患者写下自己的心愿,护理队员也写下鼓励的话。一位患者曾写“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凤下楼,何时可以归家去,待到医生把病除”,这面墙,成了患者们的希望和支柱。
  援鄂期间,许多企业单位向援鄂的医护人员赠送慰问品,护理队员总会把收到的物资拿出来和病人分享,希望他们收到礼物能够开心一些。三八妇女节,护理队员们还专门给病房里的女性病人送了牛肉干、护手霜等等。“队员们都说自己少吃一点不要紧,希望病人能够增加营养,早日康复。”
  天气转暖,有女病人提出头发太长需要修剪了,还有男病人说胡子很久没刮了。护理队员又当起了理发师。渐渐地,病房里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少患者把感谢信挂在走廊里,他们说,上海护理团队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和必胜的信念。
连夜出发,奔赴武汉。

加油鼓励。

李晓静曾经是个军人,她在车窗前向同事敬礼。

面对家人,我们回归平凡


  “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上战场;作为一名护士,就要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冲锋在前。”不论是2013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李晓静从未缺席她的战场。
  但面对家人,李晓静总是心怀歉意:“一个人的一生会同时扮演很多角色。我是一名护士,同时我也是父母的女儿,爱人的妻子,孩子的妈妈。遗憾的是,我们并不能将这些角色平均分给每一个相应的人。”
  护士的工作是辛苦的,李晓静也曾看着同事一个个转岗离开护理岗位。2012年,李晓静脱下军装时,也曾有机会换一种生活方式。但她放不下自己的患者,她喜欢付出之后的收获——2003年,小汤山病房里,李晓静见证了一个个SARS患者治愈出院;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李晓静抱着新生婴儿时,内心深处涌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2020年,金银潭医院,痛失四位亲人的患者红着眼睛告诉李晓静,她要为医护人员捐口罩......“一次又一次和病魔的交手,一次又一次与死神的争斗,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被我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那种激动无以言表。”也激励着李晓静继续坚守,做生命的护航人。
  执着坚守,李晓静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她的先生老许,“是他的支持和付出,让我能一次次将孩子和家庭扔给他一个人。他是最了解我的人,知道我的情结所在”。
  “她父亲是军人,她也曾经是军人,骨子里有磨灭不掉的军人情结。越是危难时刻,她越是会挺身而出。”老许懂她。
  因为懂得,所以支持。
  当李晓静带队安全回到上海时,老许第一时间赶到了医疗队入驻的隔离酒店,两个人一个站在酒店大楼的窗外过道,一个站在阳台,两相对望的场景,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隔离结束后,李晓静在朋友圈中写道:“早安!今天起,请给我摘下‘英雄’的前缀,我是那位先生的爱人,是两个可爱孩子的妈妈,是你们身边那个平凡的同事……我是上海的2400万分之一。今晚,我就会和你们一样,陪家人一起吃饭,陪孩子做作业、玩耍,弥补79天缺失的陪伴。收起过去,平凡的我,汇入万家灯火,回归平淡的生活。”
  待到需要时,再出发。
  李晓静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身为退役军人的她,曾出征过“北京小汤山”及四川“5·12”大地震。此次疫情她带领上海援鄂医疗队中唯一一支由50名护士组成的团队(危重护理队)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一次次逆行冲锋,只为实现那份初心。今年荣登《上海援鄂医疗队英雄榜》,并被评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
其他文献
沈彬  新闻,就是告诉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这句话听着有点废话,但的确是现在舆论场的一个侧写:流量太多,新闻太少;观点太多,事实太少;演绎太多,原始信息不够。  就拿杭州“来女士失踪案”来说,一场人命关天的刑事案,在众多自媒体、网友参与之下,生生成了一场“刑侦真人秀”。“开局一张图,后面全靠编”,自杀、私奔、情杀、仇杀……在抖音上,各种“键盘柯南”上线:监控视频里,这个低头的人有嫌疑,那个看手机的
在《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和张东升其实是一对隐秘的镜像投射。  当“爬山”成为网络新哏的一刻,《隐秘的角落》终于出圈。从“迷雾剧场”那“隐秘的角落”里施施然走出,该剧堂而皇之喜提热搜,获无数好评,乃至不符合实际的过分美誉。  这也难怪观众。与国产剧里的同类题材横向比较,《隐秘的角落》态度认真,品相不俗,值得大大的鼓励。  而伴随着2020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悬疑推理爱好者们又开始暗暗推算:等
知名配音艺术家刘广宁息声仙逝,令人扼腕!她以甜美、圆润的嗓音塑造了夏子、玛拉、杰基等一千多个角色,至今令人难忘。因用声音诠释出《生死恋》夏子的热情活泼气质,栗原小卷特地发来唁电。不论同行还是影迷都盛赞刘广宁“犹如天使拨动琴弦,再现人物的灵魂”。她的“公主之声”连同李梓的华美、邱岳峰的洋腔、毕克的浑厚、童自荣的洒脱,何一不是“天籁之音”,我们一定要让其永远飞扬!  上世纪60年代起,译制片开始了辉煌
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人住在钢筋水泥搭建的丛林中,整日间接触的,也无不是现代化带给我们的高效却冰冷的机器。于是,回归自然,乡野情趣的呼声不仅越来越高,也在城市生活中有所体现。比如许多家庭都选择周末自驾去农村乡下,感受农家乐的自然氛围;而在上海的公园里,你也能见到一家人在绿地上认识植物,享受野趣。  在城市化更早更发达的国外,野趣对他们来说也同样珍贵。  完善的动物保护法规  近几年,钓鱼爱
在这个《哪吒之魔童降世》破纪录的夏天,记者再次重温了动画片《哪吒闹海》。  当年为哪吒心碎哭泣的小观众们终于长大了、老去了,只有电影里那个目光清澄、俊秀如画的孩子,永远定格在七岁,永远定格在片尾骑鹿逍遥游的理想虚空里。  我们承认《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努力和成功,但我们知道,一如《刺客聂隐娘》里摇荡着树梢的风,早已与曾经掠过《悲情城市》的风不复相同那般;今朝所谓的“魔童”嬉戏耍弄过的陈塘关海浪,早已
“微机”,一个改革开放后曾经走红的词汇,如今渐渐没什么人用了。回首往昔,1980年代,北京、上海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始配备微机室。  所谓“微机”,亦即“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简称。如今的人很难理解——缘何笨头笨脑有个黑白显像管电视屏的大电脑,会被人称之为微机呢?它到底“微”在哪里?比起手机来,这玩意儿可是巨大得多了。  通过如今的平板电脑,还真能一下就搜出答案来——“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微机’,由
《寻路中国》  [美] 彼得·海斯勒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   《寻路中国》是彼得·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彼得·海斯勒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他不会仅仅听主
班农(右)是助力特朗普上台的竞选团队总干事。  批准限制令、推翻限制令……  一波三折以后,7月1日,玛丽·特朗普的新書《再多也不够:我的家族如何造就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仍能按原计划出版了。  这是继约翰·博尔顿《生事之屋:白宫回忆录》之后,近来第二本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书。值得关注的是,两本书都是由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出版。  回看特朗普上任以来,2018年,美国记者迈克尔·沃尔夫《烈焰与怒火:
越剧经典《孔雀东南飞》。  以今日戏曲人积极创新的思路,大概是看不上《孔雀東南飞》这种老旧套路的,他们喜欢更加所谓“深刻”的东西——黄梅戏在改编《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探索重点就放在“婆婆之苛责刘兰芝,是源于她内心的情欲压抑,多年守寡的伪变态,不然为什么呢?”。这种探索,且不说它“不必要”,戏曲不需要处处讲“生活逻辑”,演《梁祝》不用跟观众解释为什么“梁兄不知道英台是女郎”一样,也且不说戏曲舞台“夹
戴敦邦先生是我国著名国画家。他出身平民,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熏陶,善于从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这使他的画作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精神与自成一家的风格。1977年,戴先生受国家外文局委托,为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英文版绘制插图。翌年,《红楼梦》英文版问世,戴先生创作的36幅插图随之进入外国读者的眼帘,他本人因之而名声大噪,跻身国内画坛翘楚之列。自此,人们“一想到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