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小学美术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能让他们一味地临摹美术书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让美术课成为自习课的代言词。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称得上好?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
  一、熟悉教材,备学生,备好课
  熟悉教材也就是熟悉了解《美术课程标准》给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等。现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还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熟悉一下教材也是让我们头脑里大概有个框架,本学期美术学科要上哪些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图片、示范作品、作画工具等等),哪些课时需要学生欣赏感受,哪些课时要求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完成,哪些课时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作画等等。熟悉教材也是为备课、提纲教学计划做准备。
  备学生是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年龄阶段,每个阶层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感知不同,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目标、要求、任务也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我教中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起低年级学生持久性长一些,他们的概括能力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阶段,他们的平面绘画比较好,对于一些简单的透视变形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绘画,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有一个稍具体的定义了,但想法仍然比较天真可爱。因此,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我是以教会他们绘画技巧为前提,以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为辅助,以创造美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我通常是布置一个有些难度的小任务,提出我的主题,提出我的要求,以自定义内容的形式,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他们自己去发挥,让他们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画。
  要备好课,首先要安排好课时计划。一学期一般有32节美术课,而美术课本上安排了18课时的内容,那么还有其他课时干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的课时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地上。例如四年级有两个课时是植物泥浮雕和动物泥浮雕,那么,我還会另外安排三个课时:人物泥浮雕、风景泥浮雕、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泥浮雕。四年级还有中国画的课程,一般只有两个课时,我们可以从中国画课程上多安排几个课时。重点课程反复练习也让他们对技法熟练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课程也就满满的,不会存在美术课还有上自习的时间了。其次,要明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过程。一节课要教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他们完成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培养哪方面的绘画能力,在上这节美术课之前心里要有个底,根据学生设计好教学过程。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这样课也就上得生动、完美些了。
  二、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还不如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探究观察动手,得到的知识要牢固、深刻得多。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趣味式教学或游戏式教学,形式可以千变万化,让他们保持其新颖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他们便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我通常在上课前讲个小故事,或者给他们看一些图片,或者提出一个小问题让他们先畅所欲言引入课题,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课堂气氛,提起他们的兴趣,使之成为动力,为之后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在课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穿插点音乐,让学生高涨的兴趣和着欢快的乐曲节奏轻松完成作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很重要,兴趣可以成为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成为他们绘画自信的源泉,成为放飞想象力的跳板,成为作品创造力的阶梯。
  三、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有时候老师可以给一些表象丰富、准确的图片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如《蒙娜丽莎》。老师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展开思维活动。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的学习环境,给他们一些心灵自由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应该怎么画,而是先给他们一个画画的主题,内容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去想象,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不管画得怎么样,一开始就要对他们的画表示肯定,让他们尽情地画,让他们自己通过平常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画画时,他们会自然流露,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我们不要给他们的心灵加上一些框,圈住他们或者否定他们的天真想法,要多提供机会让孩子想象的源泉无拘无束地奔涌,启发引导他们去自由想象。
  四、多鼓励、表扬,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的绘画作业,我们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要多给一些鼓励,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作品。大人看小孩子的画往往摇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看都看不懂!或者直接说不好,很糟糕。其实,儿童的童真、浪漫就是体现在这样的画里边,天然去雕饰,个性鲜明,画出了他内心世界的东西。每个人的感知、表达方式的不同,才成就了这样多丰富多彩的画面。所以我们批改学生作品时,应该有多重标准,评价应该多元化,多鼓励,多表扬,要善于发现他们作品的闪光点,多激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创作的兴趣。
  我希望我的美术课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数不尽的快乐和知识,让他们乐于学、乐于做。我会用心去耕耘,带着孩子们一起自由飞翔在五彩缤纷的美术王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湛蓝的天空,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其他文献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并提高学生写话、写段的习作能力是难上加难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渐渐地这种硬着头皮的排斥心理常常让我和孩子们都很被动,于是我开始反思,我们不应该“教教材”,更要研究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怎样有效地将“吸收”与“表达”相结合?读
期刊
科学课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之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唯有在课堂中从教与学两方面体现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才能让课堂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科学的磁场中心。  一、教的艺术性  科学课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形象性、探究性和情感性,需要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和谐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爱心和亲和力  要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真情去换
期刊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同一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途径进行分析,有些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因此,某些反映事物变化的应用题,其解答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刻板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灵活掌握解题方法,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例如:一辆车行600千米,前5小时行了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只有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作为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期刊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接下来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
期刊
只有真正了解了幼儿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兴趣点,教师设计的活动才能真正受幼儿欢迎。幼儿虽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科学的思维和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当和幼儿们在一起时,经常会听到许多奇怪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早晨升起、晚上落下,水是从哪里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等,这些看似浅显的问题,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现象和深奥的科学道理。也正是这些疑问,激发了幼儿无穷的探究兴趣,指引着他们向科学的殿堂一步步迈进
期刊
新的数学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数学思维,进而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人们想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是思维,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思考同一个问题,站的角度不一样,思考的过程也不一样,为了避免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启发
期刊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级中学,通常的班级都有45个以上的学生聚在一起上课,课堂教学上总有很多的遗憾,也的确忽视了一些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关注到差异、重视差异,导致不能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就使得一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有些学生却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兴趣,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探索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教
期刊
接到现在这批学生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那就是他们不喜欢读书,印象中好像用了不少方法,只是效果一直不明显。事情的转机则是出自一次偶然的班会。  年终家长会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和家长再次就读书的问题进行沟通。无意中,我翻开了三班学生的阅读笔记,惊奇地发现,这本读书笔记上每周的家长读书评价都是写了好多行,我以为是这个孩子的家长特别负责,但是随手又翻了几本,发现本本都是这样。一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