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产业革命新论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产业本身去探索产业革命,研究产业、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寻找产业革命的源泉,从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变动的乘数效应,研究产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系统。从前五次产业革命演进趋势,推演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必然爆发,描述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概貌。从而真正理解研究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 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 G 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 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
  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 (△S △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 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周期,将比过去五次产业革命都更长。因为,过去五次产业革命,都是为维持生命体提供物质保障,花去了总共两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说,延长生命周期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周期将会更长。而且在整个周期阶段,还会出现局部的、短周期的产业革命。
  此次产业革命将根本改变历次产业革命的副效应。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福利,同时也创造了毁灭人类的工具。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却主要针对如何延长人类生命周期,把消除一切危害人类本身的不利因数作为出发点。(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本文系四川省软科学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10zr0141)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活动载体,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升华思想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社团 管理模式 探索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特征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经过登记注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地位逐步确立,工作机制日渐稳定,但辅导员的职业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巩固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将这些经验进一步推广;另
【摘要】振兴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关键点。在分析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造与转型的目标、方向及途径,进而明确技术改造与产业转型的策略,即改造传统产业,收缩衰退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关键词】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产业转型    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放弃以往计划配置的产业基础,重新进行产业配置,还是充分利用这些存量
【摘要】商品房预售市场的主要问题包括非法预售普遍、侵害消费者权益严重、单边风险分担缺乏规制等。建议政府“在疏导中规制”,建立自行申报非法预售所得款制度,借鉴外国法专户监管预售款,借鉴MIGA机制建立预售风险担保基金,制定套内建筑面积计价规章,控制房价非理性上涨。  【关键词】规制 非法预售 商品房预售 MIGA机制    房地产预售市场具有高风险性、民生性和公共信心维系性等特征。针对房地产预售的一
【摘要】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世界虚拟经济,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后危机”时代,如何以扩大内需为基础,不失时机地对体育产业自身体制结构进行优化改革,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后危机”时代优化策略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 体育产业 结构优化     本世纪的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世界虚拟经济,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例如,世界范围内仅外贸实体停产
【摘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产业组织的重要途径。以陕西清涧“人和仙”红枣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绩效,提出今后规范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发挥农村能人的带头作用、扩大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合作组织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制度 绩效    陕西省清涧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简介  清涧县位于陕西北部,榆林地
【摘要】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生长和生活的文化背景,其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不竭源泉、鲜活蓝本和新范式。把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功能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缺场所形成的二律
【摘要】对于内地的免费报业市场而言,香港免费报纸固然在其媒介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仍然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学习香港的经验,内地的免费报纸,内容可以更加丰富,渠道可以不断扩充,营销可以更加精确,并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免费报纸 内容 发行 营销    在报业发展状况堪忧的今天,香港的三大免费报纸——《都市日报》、《头条日报》、《am730》却成功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摘要】大学时期是人走向社会的关键转折期。当前,亟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以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学生成功求职。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阶段性教育    大学生的成长不同于其他团体成员。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学习直至就业,整个过程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一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产业模式。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房地产现有产业模式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企业在融资、开发方式和竞争优势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房地产 产业模式 融资途径 土地储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