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搞好语文中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语文教师应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一、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多读书不仅能增加阅读知识,更能培养阅读能力。而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多讲少读”或“只讲不读”的现状,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多读书的好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齐读、对读、自由读、体验读。这样把纸上的“死”铅字变成了“活的”,活在了学生的嘴里,活在了学生的心里。再如读《丑小鸭》在花园的一部分,在读词、读句的基础上,把丑小鸭勇敢的追求美与幸福,善良、美好的心境读出来,从而更好的理解主题。这也体现了阅读的三个环节,即默读、细读、品读的过程。
  
  二、把握思路感知全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陶渊明说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说我们在读文章时要下苦功,只有深刻地感知全文才能有所收获。也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最后再通篇领略,总之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的反复过程,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一定能读懂、读通,读出感知来。
  阅读精美文章,首先,确定文体;接着,根据文本特点理解内容。譬如学生在学习记叙文《羚羊木雕》一文时,首先要理清记叙的内容,我送木雕——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我去万芳家要木雕——万芳把木雕还给我。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物性格,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是找出关键词,如果是议论文,我们就应该先找出表述观点的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则一般都是关键句,说明文中表述被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句子和句子中的中心词语,则大多数为关键词句。找准了这些关键语句后,无论是阅读课内的还是阅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们就会懂得欣赏作品,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在做阅读题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展开想象,体会文章意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在阅读时,如果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章的优美之处,而且还可以培养想象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
  想象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它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化,我们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的园地,想象力与创造力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段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如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以“于勒回来了!”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想象于勒发财回来后一家人对他态度的转变;又如在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诗时,当读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时,通过想象,就会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画面: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这时梅花已经凋谢,梅枝隐藏在花丛之中,它像一位温情的姑娘,默默地望着美丽的一切,脸上露出微笑内心充满了欣慰。这时,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梅花在“俏”时“不争春”,凋谢后在“丛中笑”,这是一种多么乐观、谦虚的态度呀!给学生留下阅读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想象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偏远的农村学校图书不丰富且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语文教材除课本内设置了大量的自读篇目外,还配备了一套课外自读课本,这说明语文课堂现在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是获取阅读知识、方法的地方,学生要从课堂上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基本的阅读方法,在自读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识别字词、分析句子、总结课文,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及时了解有关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这样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和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因此我觉得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有利于我们丰富和积累语言,提高理解和认识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学生档案制建设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修养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借鉴和考察中西方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档案制的经验,以当前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关”依次是:积累关、语言关、要素关、审题关、表达关;“六将”即构成诗歌的六种要素——人、事、物、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过四关”。“四关”依次是语言关、审题关、范式关和表达关。    第一关:语言关。关键:识别文言  此关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做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本关的关键在于扫清诗歌中的语言障碍,理清诗歌脉络,疏通诗歌大意。诗歌也属于文言文的一种,由于语言的高度凝练,因而难度又高于一般文言文。文言文中的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倾向。一方面,外貌、服饰、心理、语言、行动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了活动的天地,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同时,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我在教学实践中将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设置的题型在教材中重点讲解,把以信息意识为经线,以整体、要点、求实等阅读意识为纬线的能力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一、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设置的题型在教材中重点讲解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大致分为六个类型:(一)词语句子理解题;(二)筛选整合信息题;(三)分段概括内容题;(四)句子(段落)作用分析
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我们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空间和正确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    良好的读书环境,可以使学生处在自然的书香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激发读书的欲望。  成立“班级书香角”。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通过相互的资源共享,实现书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字形、字音、词义、语法、修辞、逻辑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没有阅读教学也就没有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化,最重要的莫过于进行阅读训练了。”  因此,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探寻一种科学高效的
阅读是充实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读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阅读能力是诸多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相对独立的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准的重要尺度。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的文章,作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仔细挑选,结构严密。对文内的语言进行了精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