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快乐音乐课堂的有效尝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fcz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简单地去教一句学一句,学生在这种教唱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的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生活 音乐课堂 尝试
  音乐课中,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小学低段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音乐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此,我进行了让生活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的有效尝试。
  一、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在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一课中,我事先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每人头上包好头巾。我说:这里是一只大摇篮,你们是35个可爱的宝宝,让我来做一回这么多孩子的妈妈吧。轻轻地躺下,摇,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摇篮孕育了一個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想看看老师小时候睡过的摇篮吗?(推出摇篮)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坐在摇篮边把我摇大的。接着,我让孩子们坐在摇篮边轻轻地摇,他们立刻进入了情境。你摇得多温柔啊,真是位好妈妈!我走近学生及时评价,顺便把摇篮中的娃娃奖给他。就这样,孩子们边摇边聆听,边摇边跟唱,感受到了歌曲的优美、温柔、安静,并认真、用心地思考、讨论如何给小宝宝唱歌、哄她睡觉。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感受音乐实践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二、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
  最近,我在一年级上了一节二年级的唱歌课《不再麻烦好妈妈》,而且歌曲有创编歌词的要求。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会了歌曲,还剩10分钟时我让孩子们创编歌词,就遇到了难题,到下课时只有几个孩子写出了两三句歌词,很多孩子根本就没写,竟然玩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他们委屈地说不会写。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就直接让他们创编歌词。孩子们不知所措,更何况有很多字不会写。接下来的一个班,同样的创编,我先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帮妈妈做的事儿说一说,然后再出示一些劳动的图片来引导,最后让他们在伴奏音乐中直接唱出所编创的歌词。结果与上一节课大相径庭,孩子们很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没有将歌词写出来,但伴奏音乐刚停,就有孩子举手,在我的伴奏音乐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井然有序地将四句新歌词都唱出来了。我当时忍不住对他们说:你们太有才了!更有孩子将妈妈换成了爸爸、奶奶、爷爷,而且主动来表演。
  三、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教学难点
  比如在三年级教唱《嘀哩嘀哩》的时候,时值初春,春的气息悄然而至,歌曲《嘀哩嘀哩》正好表现了这一主题,学生对春天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春”为主题线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进行音乐教学。在“寻找春天的声音”这一环节中:1.找一找。师:春天的大地不但风景秀美,还有春天里特有的声音呢。你听到过哪些春天的声音? 生:春天,小鸟儿在歌唱。师:小鸟儿怎么歌唱?能模仿么?生:叽喳喳嘀哩哩……师:春天,小鸟儿可高兴了,他们的叫声特别欢快,我们来学小鸟欢快的叫声。(教师引导下念出:嘀哩哩嘀哩| 嘀哩 哩|……叽喳喳 叽喳|叽喳 喳|……)师:还有什么声音?生:春天,小河在欢快地流淌:哗啦啦,哗啦啦…… 生:还有春雨在歌唱:沙沙沙 沙沙|沙沙沙|……淅沥沥 淅沥| 淅沥 沥|……2.念一念。师:这些春天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一条新的节奏,老师用小黄鹂的叫声念出这条节奏,大家来学学小黄莺灵活清脆的叫声好么?……(课件出示节奏:×× × ××|×× × 0|×× × ××|×——|)活动:教师指出前十六分音符,先引导用小黄鹂的叫声准确地念出节奏,后让学生模仿其他春天的声音巩固。师:你还想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这条节奏? 生:蜜蜂的叫声:嗡嗡嗡,嗡嗡嗡…… 生:小河的流淌声:哗啦啦,哗啦啦……
  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这个环节的设置由寻找春天的声音引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中进行。通过以上体验、探究、合作,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活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实践证明,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的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生活真正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
  
其他文献
三年级是科学教学的起始年级,学生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学生在实验前一看到实验材料就急于动手,不再听老师说注意事项了;实验中,不按要求操作,抢着做的,闲聊的,更有甚者一人拿一个材料当玩具,实验结束该汇报了,仍然不停手……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这些问题他们也有同感,这种现象在三年级尤为严重,四五六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转好,但也参差不齐。分析原因:首先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改变了历史教学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强化学生记忆,提高课堂效率,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品德修养 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
期刊
當今科技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积累多,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二是增长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随着创新思潮的兴起,创新教育应运而生。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课题,这里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以人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着眼于内化发展,强调的
期刊
小学音乐教学是优化人才素质、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达到完善素质教育、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是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势在必行的责任。纷繁万事,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现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音乐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把建构学生在音乐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學的第一目标。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运用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任务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教学 环节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枯燥的汉字时,很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改革 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
期刊
一、鼓励发现,让学生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是缺少“发现”意念的缘故;还有些学生有一定的欲望,但反应迟钝,自己只能应声附和“我也这样认为”,这是缺少“发现”信心的缘故。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发现的环节,变“呈现——接受”的被动为“呈现——发现”的主动,给予学生发现的空间,让给学生发现的权力,激发学生的“发现敏感”,让学生自悟自得。  
期刊
摘 要: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创新  目前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养,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 要:自学是一种很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语文这一科目则更是一種可以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对语文的自学中,可以锻炼一个学生全方位的感官能力。语文成绩如果想要学得好,就要靠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目的。本着学习能力要从小培养的教学思想,本文将就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具体环节做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 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等待教师来教导学生,学生就能自己去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实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就成为教育的重要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随之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更是重点聚焦的“热议”课题。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解读  廖哲勋、田慧生在《课程新论》中指出: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