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乡土地理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初中地理“聚落”为教学案例,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
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学生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不能透彻理解其内涵。笔者提前一周布置各学习小组收集学习资料:第一组负责收集南宁市不同时代的城市景观图片、附近一两个乡镇的景观图片及中山路的骑楼图片;第二组负责收集南宁市的地形、气候、水文、交通等资料;第三组负责收集南宁市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料;第四组负责收集南宁市附近的扬美古镇的图片及当地政府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各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比我预想的还要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课堂上,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那桐镇、大藤乡的景观图片。(从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抛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出人类聚居地——聚落。)2.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建筑物的高低、疏密,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方式等方面加以引导,得出聚落可分为城市、乡村等形态。)
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不同时代的景观图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原来是由一个小乡村发展而来。)教师提出问题:南宁市在由乡村发展为城市的过程中,除了景观的改变,还有哪些因素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接着,教师展示南宁市不同时代的城市面积、人口及生产结构示意图。(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和示意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家乡的巨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让学生探讨: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那么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由第二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的地形、气候、水文、交通等资料。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由第三小组讲述南宁市城市发展的历史。
教师出示问题: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军事等。)
教师小结:聚落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聚落形成后,聚落的景观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中山路的骑楼图片后,教师设疑:骑楼是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传统建筑形态,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密切联系?(南方多雨,房顶尖利于及时排水,走廊可以避雨等。)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从学生身边熟知的地理事物着手,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而且也能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由第四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附近的扬美古镇的图片并介绍当地政府对其有何保护措施。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以学生完成的调查实践为基本框架,运用学生熟知并有亲身感受的乡土地理材料,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在此基础上精心诱导,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高效地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亲自验证知识。学生通过结合实例,了解了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了当地聚落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了当地政府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懂得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资料、处理地理数据等地理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调查、交流、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地理思维的火花,体会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而言之,教师巧妙地将乡土地理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联系乡土实际,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会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探讨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责任编辑周侯辰)
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初中地理“聚落”为教学案例,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
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学生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不能透彻理解其内涵。笔者提前一周布置各学习小组收集学习资料:第一组负责收集南宁市不同时代的城市景观图片、附近一两个乡镇的景观图片及中山路的骑楼图片;第二组负责收集南宁市的地形、气候、水文、交通等资料;第三组负责收集南宁市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料;第四组负责收集南宁市附近的扬美古镇的图片及当地政府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各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比我预想的还要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课堂上,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那桐镇、大藤乡的景观图片。(从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抛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出人类聚居地——聚落。)2.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建筑物的高低、疏密,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方式等方面加以引导,得出聚落可分为城市、乡村等形态。)
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不同时代的景观图片。(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原来是由一个小乡村发展而来。)教师提出问题:南宁市在由乡村发展为城市的过程中,除了景观的改变,还有哪些因素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接着,教师展示南宁市不同时代的城市面积、人口及生产结构示意图。(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和示意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家乡的巨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让学生探讨: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那么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由第二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的地形、气候、水文、交通等资料。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由第三小组讲述南宁市城市发展的历史。
教师出示问题: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军事等。)
教师小结:聚落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聚落形成后,聚落的景观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由第一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中山路的骑楼图片后,教师设疑:骑楼是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传统建筑形态,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密切联系?(南方多雨,房顶尖利于及时排水,走廊可以避雨等。)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从学生身边熟知的地理事物着手,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而且也能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由第四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南宁市附近的扬美古镇的图片并介绍当地政府对其有何保护措施。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以学生完成的调查实践为基本框架,运用学生熟知并有亲身感受的乡土地理材料,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在此基础上精心诱导,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高效地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亲自验证知识。学生通过结合实例,了解了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了当地聚落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了当地政府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懂得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资料、处理地理数据等地理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调查、交流、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地理思维的火花,体会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而言之,教师巧妙地将乡土地理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联系乡土实际,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会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探讨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