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情”和“美”为切入点,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育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前提。精心创设音乐审美的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它可以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秀教育资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的审美效应;二是利用音响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学习过程,从而顺利地掌握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此可以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教学环节成为故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去;四是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发展情趣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表现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感到十分厌烦,因此容易丧失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为此,在音乐教学中要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的原则。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用线条、符号及毛线等把音乐表现出来。先让他们表现人体最基本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紧接着,让他们用颜色来表现音乐。最后,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分组设计一个音乐故事,把它画在白纸上,然后再把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编故事——调颜色——想符号——画故事——演故事,把音乐和美术、创造和表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智能。 实践证明,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理念。
三、培养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由于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音乐教学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教师要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逐渐使学生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最终使他们的人格完善起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发展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前提。精心创设音乐审美的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它可以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秀教育资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的作用,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的审美效应;二是利用音响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学习过程,从而顺利地掌握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此可以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教学环节成为故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去;四是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发展情趣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表现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感到十分厌烦,因此容易丧失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为此,在音乐教学中要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的原则。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用线条、符号及毛线等把音乐表现出来。先让他们表现人体最基本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紧接着,让他们用颜色来表现音乐。最后,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分组设计一个音乐故事,把它画在白纸上,然后再把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编故事——调颜色——想符号——画故事——演故事,把音乐和美术、创造和表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智能。 实践证明,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理念。
三、培养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由于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音乐教学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教师要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逐渐使学生感情丰富、情思细腻,最终使他们的人格完善起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发展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