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代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引发了中国美术的革命。艺术理论界对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因此争论不休。本着以史为纲、以理为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王端廷教授撰写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一书中涉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观点进行解读并提出质疑。
  关键词: 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现代艺术艺术风格
  
  近日阅读了王端廷教授撰写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一书,该书收编了作者十多年发表的有关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论文。各篇均可独立成篇,语言生动,文笔流畅。读之轻松愉快,毫无理论书籍生涩乏味的感觉。本书的论文主要涉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读完之后,仔细斟酌,我觉得作者的一些观点值得探讨。
  
  一、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作者在《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科学精神》一文中指出,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不在于风格的不同,在于两者关注人类的生命课题的不同。现代艺术摆脱政治、宗教束缚的真正含义是,现代艺术不再关注人与人、人与神(灵与肉)的关系,而只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1]众所周知,西班牙画家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一位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在青年时期,毕加索非常关注社会下层人群,乞丐、流浪者、江湖艺术和马戏艺人是他经常表现的题材。那些有着修长体型,表情凄苦,充满忧郁,神情憔悴的人物形象,表明年轻的毕加索是一位悲天悯人的画家。1937年,他以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被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的事件为题材绘制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独特的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构成的画面,表现了战争的恐怖,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痛苦和伤害。由此可见,西方现代艺术也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现代艺术摆脱政治、宗教题材的束缚,表现题材得以拓宽,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法国画家保罗·塞尚 (Pul Czanne,1839—1906)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重视理性精神,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1904年4月15日,塞尚在致伊米尔·伯纳尔(画家和批评家)的信中讲道:“……用圆锥体、球体、和柱体处理对象,全都根据透视安排,这样,对象的各边或平面都趋向一个中心点。线条与表现宽度的地平线平行,大自然的一个剖面,或者你宁愿说,一片景致由‘全能的永生的神力’展现在我们眼前。线条与表现深度的地平线成直角。但是对人类来说,大自然更多的是深度而不是平面,因此,有必要在用红色与黄色表现光的颤动中,加进足够的蓝色调,以造成空气感……”[2]简短的几句话代表了塞尚对绘画的最主要的追求,也推开了现代绘画理论的大门。
  与塞尚绘画理念完全不同的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他是一个狂热的人道主义者。他是一个崇拜大自然的敏感的艺术家,他重视感性精神,运用坚韧有力的线条、浓厚明亮的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的绘画作品色彩鲜明,追求平面装饰效果,通过形与色的经营,给人以纯视觉的美感和愉悦。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把运动和时间因素引入到空间,将对象分解,把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不同侧面同时展现于画面之中,突出四维空间。不久,抽象派艺术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
  更有意思的是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他于1917年在一个现成的小便池上面写着 “R. Mutt 1917”,并将这件作品送往纽约展览。这件作品,以及提交这件作品的行为,表明杜尚已超越了艺术局限,走入了自由境界。因此这被认为是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后产生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和观念艺术等。
  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形成了自由多样的艺术风格——现代艺术风格。相比之下,西方传统艺术风格显得严谨单调。我认为,这恰恰是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
  
  二、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
  
  作者在《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一文中,把后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的时间确定在20世纪80年代。如果从时间上划分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显然过于简单。现代艺术兴起时就已经孕育着后现代艺术的产生,后现代艺术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元素。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断,理还乱。在此,又要谈到法国艺术大师杜尚。1913年,他将一个现成的自行车轮贴上艺术的标签,并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是艺术。”这一观念其实把艺术家特殊的身份解构了,同时把艺术品和生活用品的界限消溶了。由此可以说,杜尚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按时间分界,他又成了现代主义艺术家。
  在书中王教授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有三个特征:1.形象化;2.观念化;3.线性发展。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是:1.回到具象;2.回到架上;3.多元并存。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不满足于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而是表现梦境中的奇异的混乱现象。例如他于1936年创作的油画《内战的预感》,这幅画展现的是一个恐怖的噩梦。画中的天空、肢解的裸女、地面被他刻画得十分具体细致。由此,达利的艺术完全具备作者所讲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按作者认定的时间来判断,他的艺术作品却必须划分为现代艺术。这不自相矛盾吗?那么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如何区别才能比较合理呢?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所谓的后现代艺术其实是现代艺术的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人类艺术史上,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至今不过两百多年。理论家就急切地下定论划分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未免过于仓促。
  
  三、中国没有现代艺术
  
  纵观此书,作者对西方现代艺术赞赏不已,对中国现代艺术却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在《中国没有现代艺术——从新潮美术的模仿性谈起》一文中,作者表明其观点。我觉得作者过于武断。
  中国传统文化以感性为主,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西方文化以理性为主,主张二元对立的理念。这引发了东西方艺术本质的不同。中国艺术家学习西方艺术,并没有放弃中国艺术的本质。他们的艺术作品其实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十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大批中国画家到法国留学。当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对中国画家的影响非常大。潘玉良(1899—1977)是我国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画家。她的油画受塞尚、马蒂斯的影响,色彩强烈,笔触轻松。画面具有装饰效果,给人轻松自由的感受。她在运用线条和落款上,又保持中国绘画的特色。常玉(1900—1966),本名常有书,早年赴日本习画,1921年转法国勤工俭学,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毕业后侨居法国。常玉擅长油画、水彩,油画受表现派和野兽派影响,但其作品更为简括、明亮,大多由浅色块构成主调,其间突出小块乌黑,颇为醒目。由于他画风独特,在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已颇有名气。[3]庞薰琹(1906—1985)在法国留学时,和马蒂斯是朋友。他的绘画形体概括,限制了明暗光影变化,讲究笔法,极具现代感。林风眠(1900—1991)在留学期间,研究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西方哲学。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最终,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
  这些画家回国后积极推广现代主义艺术。他们举办艺术展览,开办艺术学校,组织艺术团体,掀起了现代艺术的波澜。
  1931年9月23日,提倡现代主义观念的“决澜社”成立。无论从巴黎还是从日本回来的年轻人接受的是正在欧洲发生着的现代主义思潮。在这个时期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观念的团体还有上海的“摩社”,广州的“中国独立美术协会”,以及早几年以林风眠为代表的杭州“艺术运动社”。[4]1928年春,国立艺术学校在杭州建立,林风眠任校长。林风眠提出的学术目标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5]1929年,民国政府主办了“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中就有后印象派、未来派等不同风格的西画作品;也有新进派、美专派等新型国画。这些具有现代主义性质的艺术作品足以证明:中国有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王端廷.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4页.
  [2]迟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四川美术出版社,第615页.
  [3]中国美术馆.http://www.namoc.org/msg/cp/cpjx/200812/t20081216_47864.html.
  [4]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6页.
  [5]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1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鉴于目前国内多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学生多、底子薄、课时少的实际情况,文章作者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尝试提出大班课、小组课、个别课三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教学模式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校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摘 要: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做好英译汉句子翻译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搞清词汇意思,转换句子结构,调整汉语表达。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英译汉 句子翻译 常见问题    一、引言  好的语言,必然是条理清晰,逻辑明确。源语和译入语都应如此。因此英译汉的翻译不仅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更是对两种语言驾驭转化能力的考查。作为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或根本得
摘 要: 诗歌是用凝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语文教师通过诗歌的教学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是由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决定的,使学生的审美由被动、无意识变为主动、有意识,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 形象美 感情美 意境美 节奏美    诗歌是用凝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因其语言精美,篇幅短小,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在全方位与世界接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期。目前高校音乐公选课还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美育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落后,讲授重于感悟,忽视音乐文化理念等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及受历史、现实和体制的制约,忽视了音乐公选课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在提高认识,明确教育的建立体制,健全教育细则上等方面下工夫来普及高
摘 要: 听力是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也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本文作者从高职学生自身角度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能力的部分因素,并分析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 影响因素 对策    1.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听力不仅是
教学评价正越来越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共性走向重个性,从重甄别选拔走向重发展、提高,也将进一步从重知识能力走向重创新、审美。其核心理念是: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变化,突出了当前教学评价的新理念,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更符合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特点。    一、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开展评价活动    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被定为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
美国新泽西州肯登镇是十九世纪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故居,和费城隔河相望。1819年惠特曼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1825全家迁至布鲁克林,他就读于布鲁克林公学。其父离开农村后,在城里做木工。  年幼的惠特曼只读过五六年书,十一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
摘 要: 现实的就业压力、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知识经济时代的召唤和市场经济的无限商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但“螃蟹”味美,无奈难啃,大学生创业一直面临诸多困境。作者通过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困惑,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创业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
摘要: 作为高考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形填空题型逐渐呈现摒弃单纯的语法分析而朝着语境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方面出发,基于近四年高考全国卷Ⅰ完形填空特点,分析图式理论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中的运用,为提高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和基础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 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 形式图式  一、引言  完形填空是高考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如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我认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堂上只有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进而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2007年我带两个高三毕业班,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