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蔷薇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蔷薇花朵繁密,枝条柔嫩、善于攀援,姿态妖娆,具有浓郁的芳香,是许多园林、庭院和庙宇经常种植的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唐宋时期蔷薇花的审美文化意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表现,对蔷薇花形态美感的描写技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蔷薇既有美人仙女的人格象征,也寄寓了文人伤春离别、向往隐逸的情感意蕴。
  关键词:蔷薇 审美意蕴 人格象征
  蔷薇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汉代就已经开始种植蔷薇,南北朝时期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栽培,唐宋时期成为观赏花卉,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虽然比不上牡丹的富贵、梅花的高洁,但蔷薇鲜艳的花色、妖娆的姿态在古人眼里也是别有一番风韵。唐宋时期蔷薇花的审美文化意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表现,对蔷薇花形态美感的描写技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程杰老师统计,在文学中蔷薇题材的排名居于前列,在《全唐诗》篇名所见植物排名,蔷薇排第17名,出现51次。在清代《佩文斋咏物诗选》中排18名,出现34次。[1]可见在植物花卉中,蔷薇花受到许多文人的喜爱。
  一、蔷薇的审美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蔷薇花朵繁密,枝条柔嫩、善于攀援、姿态妖娆,再加上浓郁的芳香,成了许多园林、庭院和庙宇种植的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蔷薇色泽鲜艳,有红色、黄色、紫色、白色,其中红色最为常见,红色又分为浅红、深红、猩猩红,“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粘台。”(白居易,《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皮日休《重题蔷薇》)深红浅红的蔷薇花在花架上层层叠叠,开得耀眼夺目,如灿烂的云霞或红色的琉璃:“九天碎霞明泽国,造化工夫潜翦刻。翠叶长眉约细枝,殷红短刺钩春色。”(庄南杰,《红蔷薇》)“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孟郊,《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蔷薇的花色还有紫色、黄色、白色等,可谓是五彩缤纷、芳香烂漫:“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蔷薇一架紫,石竹数重青。”(徐晶,《蔡起居山亭》)色泽繁多的蔷薇花为百花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亮丽,成了文人笔下青睐的对象,即使初开一朵,也胜过杂花无数:“真宰偏饶丽景家,当春盘出带根霞。纵开一朵朝衣色,免踏尘埃看杂花。”(章孝标《刘侍中宅盘花紫蔷薇》)
  初发蔷薇常在早上开放,花瓣带着露水,晶莹剔透,红花翠叶清新无比:“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李冶,《蔷薇花》)盛开的蔷薇花朵娇艳,花团锦簇,高低重叠,争奇斗艳,更是别有一番风韵:“一架长条万朵春,嫩江深绿小窠匀。只应根下千年土,曾葬西川织锦人。”(裴说,《蔷薇》)“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无名氏,《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蔷薇花朵小而繁多,即使是凋零,也具有独特的美感。“朝露洒时如濯锦,晚风飘处似遗钿。重门剩著黄金锁,莫被飞琼摘上天。”(徐夤,《蔷薇》)此诗写了蔷薇的花朵在风中飘落,如美人遗落的钗钿,细小精美、幽香扑鼻。这让多愁善感的文人增添无限的惆怅和遐想。
  蔷薇是匍匐状灌木,花枝花藤柔软,茎干细长、喜欢攀援,再加上枝繁叶茂的特点,因此形成蔷薇篱笆、蔷薇花架、蔷薇屏风等自然风景与审美景观。庭院种植蔷薇,夏日枝繁叶茂。无论遮阴还是造景,都是最佳的花选。储光羲《蔷薇》:“袅袅长数寻,青青不作林。”顾磷《蔷薇洞》曰:“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蜜叶翠帷重,浓花红锦张。张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篱笆和花架一般都是木质的,鲜艳的蔷薇花瓣爬满篱笆和木架,给单调幽静的生活点缀一丝亮光,让人感受无限的生机。“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元稹,《蔷薇架》)“托质依高架,攒花对小堂。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蔷薇花架在明清时期特别流行,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记载:“蔷薇。结屏之花,蔷薇居首。其可爱者,则在富于种而不一其色。大约屏间之花,贵在五彩缤纷,若上下四旁皆一其色,则是佳人忌作之繡,庸工不绘之图,列于亭斋,有何意致?他种屏花,若木香、酴醵、月月红诸本,族类有阴,为色不多,欲其相间,势必旁求他种。蔷薇之苗裔极繁,其色有赤,有红,有黄,有紫,甚至有黑;即红之一色,又判数等,有大红、深红、浅红、肉红、粉红之异。屏之宽者,尽其种类所有而植之,使条梗蔓延相错,花时斗丽,可傲步障于石崇。然征名考实,则皆蔷薇也。是屏花之富者,莫过于蔷薇。他种衣色虽妍,终不免于捉襟露肘。”[2]李渔认为蔷薇花颜色多,种类多,枝叶蔓延相错,善于攀援,是结屏的最佳花选。《红楼梦》中也提到蔷薇花架、蔷薇篱笆:“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定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第三十回)“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第五十六回)
  蔷薇花香浓烈,花气如酒,持续时间久。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柳恽《咏蔷薇》:“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香。”蔷薇花香袭人,即使无风也到处飘荡,让人陶醉在其芳香中,回味无穷。由于蔷薇花香浓郁,古人经常用蔷薇花瓣制作香水。张元干《浣溪沙·蔷薇水》曰:“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归时分付与妆梳。”宋代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旧说蔷薇水乃外国采蔷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实用白金为甑,采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采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但异域蔷薇花气馨烈非常,故大食国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3]
  二、蔷薇的人格象征与情感指向   随着蔷薇种植的增多,蔷薇在花卉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踯躅岂能同日语,玫瑰方可一时呈”,“海棠若要分流品,秋菊春兰两恰平”(徐夤《尚书会仙亭咏蔷薇,夤坐中联四韵。晚归补缉所联,因成一篇》)人们不再只认可秋菊春兰的地位,蔷薇花也可以与其平起平坐,甚至蔷薇可以和玫瑰花并肩争妍了。文人对蔷薇描写也越发细腻,娇嫩的蔷薇花也逐渐人格化,成了文人们笔下柔弱妩媚的女子:“翠融红绽浑无力,斜倚栏干似诧人。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当空巧结玲珑帐,著地能铺锦绣祻。”(李冶,《蔷薇花》)“胭脂含脸笑,苏合裛衣香。浃洽濡晨露,玲瓏漏夕阳。合罗排勘缬,醉晕浅深妆。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蔷薇花鲜艳娇嫩,如美人姣好的容貌和妩媚的神态,许多诗人将其比作历史上著名的美人:“东风折尽诸花卉,是个亭台冷如水。黄鹂舌滑跳柳阴,教看蔷薇吐金蕊。双成涌出琉璃宫,天香阔罩红熏笼。西施晓下吴王殿,乱抛娇脸新匀深。瑶姬学绣流苏幔,绿夹殷红垂锦段。炎洲吹落满汀云,阮瑀庭前装一半。醉且书怀还复吟,蜀笺影里霞光侵。秦娥晚凭栏干立,柔枝坠落青罗襟。殷勤无波绿池水,为君作镜开妆蕊。”(张碧,《林书记蔷薇》),此诗以花喻人,将蔷薇花比作西施、瑶姬、秦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蔷薇花的娇艳与妩媚。史达祖的《祝英台近·蔷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蔷薇妖娆多姿的姿态和神韵:“露点摇香,前度翦花手。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地、肯留芳袖。”白居易《戏题新栽蔷薇时尉周至》戏将蔷薇花当作少府夫人:“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此诗虽为戏谑之作,却也证明了蔷薇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有文人将蔷薇花比喻成仙女:“万蕊争开照槛光,诗家何物可相方。锦江风撼云霞碎,仙子衣飘黼黻香。” (李建勋,《蔷薇二首》)以花喻人是许多文人善于采用的艺术手法,蔷薇花因其娇艳妖娆成了文人笔下重点描摹的花卉。
  描写蔷薇离不开它生活的生态环境,水边蔷薇、月下蔷薇、风雨中的蔷薇都是人们经常关注的对象。杜牧《蔷薇》:“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石家锦帐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雨后的蔷薇清新亮丽,精神饱满,好似当年石崇的护花锦帐。临水的蔷薇也是别有一番风韵:“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绿刺红房战褭时,吴娃越艳醺酣后。且将浊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轻宇宙。”(韩偓,《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因有是作》)水边蔷薇,如佳人临水照镜,明媚鲜艳,绝尘脱俗:“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一作叶轻菩鳃,一低一昂合又开。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翦。”(无名氏,《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此诗细致地描写了临水蔷薇的明媚容妆和娇娆姿态,作者也将思乡之情寄托于蔷薇花。
  文人善于以花喻人,也善于借花抒情。暮春时节,风雨过后,许多花朵都凋谢,让人联想到时光飞逝青春不再,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此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春归花谢之景,蔷薇花开放时鲜艳繁盛,风雨后凋落时风韵犹存,“钗钿堕处遗香泽”,又好似多情女子,倾诉离情:“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作者对落花的惋惜中有着对时光流逝的惆怅,正如黄蓼园《蓼园词选》所评:“自伤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4]
  蔷薇花易于栽种,对土壤环境气候条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种植非常普遍,寺庙里的蔷薇、野外的蔷薇也成了文人们经常关注的对象。“客引擎茶看,离披晒锦红。不缘开净域,争忍负春风?小片当吟落,清香入定空。何人来此植,应固恼休公。”(李咸用,《僧院蔷薇》)崔橹的《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借花抒情,明媚的蔷薇好似寂寞的女子在清寂的僧院独自开放,作者惆怅寂寥的心情也借着春风美酒得以消遣:“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争那寂寥埋草暗,不胜惆怅舞风斜。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看取老僧齐物意,一般抛掷等凡花。(其一)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风惊少女偷香去,雨认巫娥觅伴来。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其二)”李白的《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写了旧时隐居之地野蔷薇的茂密:“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蔷薇绿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蔷薇的怒放与山林的安寂、僧房的幽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给静寂的环境增添了生机,也象征着文人追求的隐逸世界。
  “桃李惭无语,芝兰让不芳。山榴何细碎,石竹苦寻常。蕙惨偎栏避,莲羞映浦藏。怯教蕉叶战,妒得柳花狂。”在传统的花卉中,蔷薇以其鲜艳的色泽、妖娆的姿势,获得许多人的赞美与喜爱;“寡和阳春曲,多情骑省郎。缘夸美颜色,引出好文章”(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蔷薇独特的神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也为古代诗词增添了许多亮色。
  参考文献
  [1] 程杰.论中国文学中的杏花意象[J].江海学刊,2009(1).
  [2] 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09.
  [3] (明)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58.
  [4] 万云骏,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29.
其他文献
一、过度劳动问题研究的背景n  欧美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广泛的过度劳动现象大致发端于19世纪,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显示,比如血汗工厂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表现。那个时期体力劳
摘要: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最便捷有效的通讯工具之一,作为一种重要而活跃的交际方式,它与日常面对面交谈(face—to—face conversation)有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因各国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的差异,加之电话交谈无法借助手势和表情,对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就电话言语行为的开端、本体和结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关键词:中
摘要:本文立足赵季平《霸王别姬》电影音乐创作,从其创作背景出发,开掘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戏曲元素在《霸王别姬》电影音乐作品中的两种表达类型,即民族器乐主题的创作类型和经典戏曲唱段的引用类型,并将之与电影场景段落相结合,尝试归纳出其中音画组合的结构关系及其艺术呈现方式。总而言之,通过对赵季平《霸王别姬》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部分戏曲音乐元素在《霸王别姬》电影音乐中的类型与特点,希望能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工业化之后的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很多单位开发和使用了 MIS系统,本文介绍MIS的维护.
每一个职工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着个性的发展需求与特点.在开展工会工作的过程中,政工工作者同样应该把握每个职工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本文在
在空前发达的媒介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匆忙,也比任何时候都无知、无聊。通过解读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的“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以及他对电视文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
期刊
#
期刊
摘要:网络语言,顾名思义是指流传在网络上或被广泛用于网络交流中的词、短语以及句子,如最近常见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童鞋们”、“感觉萌萌哒”等。网络语言,凭借其通俗生动、诙谐有趣、易于传播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各大主流媒介的版面,从纸质版的杂志报章到电子媒介的微博、微信平台,活跃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甚至在官方的政务微博也能见到熟悉的“身影”。以下列举地方政府官方微博引用网络语言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