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珊对舞台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圈内的朋友都称她为“珊哥”。
她在赖声川导演的史诗巨作《如梦之梦》中,一人分饰妙莲等二十几个角色;她是林兆华导演的三言二拍系列《北京的腔调》的女主角。她在舞台上找寻到表演的真谛后,转身走向幕后,成为制作人,成功推出了数部西方经典剧目。
出生在普通的家庭,一副普通的身材和容貌拉远了我与表演类名校的距离。但当我走进综合类大学广告学院学习表演时,渐渐把全部的灰暗转化成了力量,希望通过认真学习为自己铺一条走向舞台的路。于是我白天上课,课后打工赚生活费,晚上与同样努力的同学一起钻研表演,甚至常常一个人在排练厅演至深夜。由于我的认真勤奋,班级的两部毕业大戏都是由我担当主演。
当时正值国家大剧院竣工开业,上演的第一部戏是明哲导演的儿童剧《红孩子》。之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领导到学校观看我们的毕业大戏,挑选实习生做群众演员,我有幸得到了参演《红孩子》的机会。第一次参加演出才知道,原来完成一出戏需要那么多的制作部门、那么多的工作人员、那么多的步骤。舞台也因此让我感到惊艳,戏剧对我的吸引越来越强烈。
毕业时面临择业,让我唯一一次对自己的“戏剧人生”产生了动摇。学校老师为了我的前途着想,催促着我找一份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接收档案,以便保留学生干部身份。机缘巧合,神州数码有一个高薪的岗位空缺,我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但两个月的时间里,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在无休止地浪费生命。虽然月薪丰厚,可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向生活妥协,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离开我无法融入的领域。只有舞台和戏剧才是我要追寻的事业。
参加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考试时,名校的优秀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连续的空翻,悦耳的声音,过硬的演技……让我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好在我曾参与过北京儿艺的演出,老师们对我的节奏感、人物塑造能力都比较认可。直到三试,面试官问我,是否接受以试用一年的身份录用,第年自动转正;这样就不会占用北京户籍的名额,可以多招收一位优秀的学生。我没有考虑学生干部身份,没有考虑档案接收问题,我用最快的反应速度回答:好!
那一年里,第版《红孩子》下校园演出。那一年里,风吹日晒,我共参演了320多场演出。同一个角色表演的次数多了,会感到疲倦,也就减少了真情实感的流露。大概第10场演出结束后,表演哭戏时,我就流不出眼泪了。我没有责怪自己,只是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某天演出时,一个小男孩指着台上的我,对着全校500多名同学大喊:“她没哭,没有眼泪,这是假的!”
我反省。想要成为真正的舞台工作者,就要用真诚扎根于舞台,每一次演出都应该是全力以赴的。我面对着孩子们,或许这将会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剧目,而我抛却了最重要的内容——真诚!为了能够竭尽全力地做好舞台工作,我拒绝过影视剧的邀请;为了塑造好人物,也拒绝了其他剧目的邀约。我用真诚迈开了自己戏剧舞台的第一步。之后,我有机会与林兆华导演合作,出演了话剧《回家》,还复排了孟京辉导演的中型儿童剧《迷宫》。
每次演出时,我站在侧台准备好,在灯光亮起的那一刹那,就会完全进入另一个世界——所饰演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过他过的生活。在表演过程中,我不会因外力中断,直至谢幕。感受过程才是戏剧演员这个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拿到每一个剧本我都会仔细研究,那个不熟悉的世界会自动为我敞开一扇门,让我看到门那边的样子。在研究人物的同时,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随之丰富起来。我在塑造人物,人物也在塑造着我,这种双向的互动让我心潮澎湃,这是戏剧表演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然而事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舞台上活跃了四年之后,我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不仅没有剧目演出,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自我,找寻不到内心的初衷。我试图用回到校园提醒自己初衷的方向,于是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表演系的研究生,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没有参演赖声川导演的史诗巨作《如梦之梦》,我大概会被抑郁的情绪吞噬。
一场《如梦之梦》时长8小时。演出开始之前,赖声川导演会让所有的演员同他一起热身——聚气。他说:这一场我们要带给观众什么?一个人说:“爱!”大家一起说“爱!”一个人说:“交流!”大家一起说“交流!”……演出结束之后,所有演员回到上场口回向,用自己所信仰的方式,感恩所有人的努力,感恩所有的观众,感恩所有的错误。参演过赖声川导演剧目的演员,亲近得如同一家人。台湾演出之时,我看到了专业的演职团队,专业的场工,就连观众都是专业的。由于我一人担任20多个角色,所以要在侧台快速换衣。在侧台时,我经常看到穿着一身黑的场工因为搬运车的轮子会发出吱呀声,而将几百斤重的道具轻抬轻放,只为不给观众的视听感受添加杂质。观众的回应便是全神贯注,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亮起的手机屏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寻回了自己全力奔向舞台的初衷——真诚。
当我尝试着从台前走向幕后,转型成为制作人的时候,真诚依旧是我最重要的信念。研究生毕业后,我加入了新成立的白光剧社。与目前国内市场原创剧目占主流的情况相反,我们在不断尝试引进国外经典剧目,希望通过优秀的翻译和编剧,将大量的经典作品呈献给国内观众。我也曾担心,被认为是“高冷剧”的小众剧目会遭受冷遇。但第一部《恋人》登上舞台之后,票务在没有一张赠票的情况下销售一空。在调研观众群体时,我发现,不仅有戏剧圈的大咖们捧场,剧目吸引来的更多是文艺青年和热爱戏剧的普通观众们。
即使走向幕后,我依旧围绕着舞台;虽然转移了在舞台上的重心,我仍然热爱着这方寸之间。我期待着,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外界充斥着怎样的诱惑,都能够保持着自己这颗真诚的心,执着于舞台,醉心于戏剧。
她在赖声川导演的史诗巨作《如梦之梦》中,一人分饰妙莲等二十几个角色;她是林兆华导演的三言二拍系列《北京的腔调》的女主角。她在舞台上找寻到表演的真谛后,转身走向幕后,成为制作人,成功推出了数部西方经典剧目。
出生在普通的家庭,一副普通的身材和容貌拉远了我与表演类名校的距离。但当我走进综合类大学广告学院学习表演时,渐渐把全部的灰暗转化成了力量,希望通过认真学习为自己铺一条走向舞台的路。于是我白天上课,课后打工赚生活费,晚上与同样努力的同学一起钻研表演,甚至常常一个人在排练厅演至深夜。由于我的认真勤奋,班级的两部毕业大戏都是由我担当主演。
当时正值国家大剧院竣工开业,上演的第一部戏是明哲导演的儿童剧《红孩子》。之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领导到学校观看我们的毕业大戏,挑选实习生做群众演员,我有幸得到了参演《红孩子》的机会。第一次参加演出才知道,原来完成一出戏需要那么多的制作部门、那么多的工作人员、那么多的步骤。舞台也因此让我感到惊艳,戏剧对我的吸引越来越强烈。
毕业时面临择业,让我唯一一次对自己的“戏剧人生”产生了动摇。学校老师为了我的前途着想,催促着我找一份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接收档案,以便保留学生干部身份。机缘巧合,神州数码有一个高薪的岗位空缺,我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但两个月的时间里,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在无休止地浪费生命。虽然月薪丰厚,可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向生活妥协,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离开我无法融入的领域。只有舞台和戏剧才是我要追寻的事业。
参加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考试时,名校的优秀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连续的空翻,悦耳的声音,过硬的演技……让我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好在我曾参与过北京儿艺的演出,老师们对我的节奏感、人物塑造能力都比较认可。直到三试,面试官问我,是否接受以试用一年的身份录用,第年自动转正;这样就不会占用北京户籍的名额,可以多招收一位优秀的学生。我没有考虑学生干部身份,没有考虑档案接收问题,我用最快的反应速度回答:好!
那一年里,第版《红孩子》下校园演出。那一年里,风吹日晒,我共参演了320多场演出。同一个角色表演的次数多了,会感到疲倦,也就减少了真情实感的流露。大概第10场演出结束后,表演哭戏时,我就流不出眼泪了。我没有责怪自己,只是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某天演出时,一个小男孩指着台上的我,对着全校500多名同学大喊:“她没哭,没有眼泪,这是假的!”
我反省。想要成为真正的舞台工作者,就要用真诚扎根于舞台,每一次演出都应该是全力以赴的。我面对着孩子们,或许这将会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剧目,而我抛却了最重要的内容——真诚!为了能够竭尽全力地做好舞台工作,我拒绝过影视剧的邀请;为了塑造好人物,也拒绝了其他剧目的邀约。我用真诚迈开了自己戏剧舞台的第一步。之后,我有机会与林兆华导演合作,出演了话剧《回家》,还复排了孟京辉导演的中型儿童剧《迷宫》。
每次演出时,我站在侧台准备好,在灯光亮起的那一刹那,就会完全进入另一个世界——所饰演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过他过的生活。在表演过程中,我不会因外力中断,直至谢幕。感受过程才是戏剧演员这个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拿到每一个剧本我都会仔细研究,那个不熟悉的世界会自动为我敞开一扇门,让我看到门那边的样子。在研究人物的同时,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随之丰富起来。我在塑造人物,人物也在塑造着我,这种双向的互动让我心潮澎湃,这是戏剧表演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然而事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舞台上活跃了四年之后,我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不仅没有剧目演出,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自我,找寻不到内心的初衷。我试图用回到校园提醒自己初衷的方向,于是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表演系的研究生,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没有参演赖声川导演的史诗巨作《如梦之梦》,我大概会被抑郁的情绪吞噬。
一场《如梦之梦》时长8小时。演出开始之前,赖声川导演会让所有的演员同他一起热身——聚气。他说:这一场我们要带给观众什么?一个人说:“爱!”大家一起说“爱!”一个人说:“交流!”大家一起说“交流!”……演出结束之后,所有演员回到上场口回向,用自己所信仰的方式,感恩所有人的努力,感恩所有的观众,感恩所有的错误。参演过赖声川导演剧目的演员,亲近得如同一家人。台湾演出之时,我看到了专业的演职团队,专业的场工,就连观众都是专业的。由于我一人担任20多个角色,所以要在侧台快速换衣。在侧台时,我经常看到穿着一身黑的场工因为搬运车的轮子会发出吱呀声,而将几百斤重的道具轻抬轻放,只为不给观众的视听感受添加杂质。观众的回应便是全神贯注,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亮起的手机屏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寻回了自己全力奔向舞台的初衷——真诚。
当我尝试着从台前走向幕后,转型成为制作人的时候,真诚依旧是我最重要的信念。研究生毕业后,我加入了新成立的白光剧社。与目前国内市场原创剧目占主流的情况相反,我们在不断尝试引进国外经典剧目,希望通过优秀的翻译和编剧,将大量的经典作品呈献给国内观众。我也曾担心,被认为是“高冷剧”的小众剧目会遭受冷遇。但第一部《恋人》登上舞台之后,票务在没有一张赠票的情况下销售一空。在调研观众群体时,我发现,不仅有戏剧圈的大咖们捧场,剧目吸引来的更多是文艺青年和热爱戏剧的普通观众们。
即使走向幕后,我依旧围绕着舞台;虽然转移了在舞台上的重心,我仍然热爱着这方寸之间。我期待着,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外界充斥着怎样的诱惑,都能够保持着自己这颗真诚的心,执着于舞台,醉心于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