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方向不对又如何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ren的大学学习生活是与父母妥协的产物。父母一心希望她能够学习医学,而她更希望学习英语。最后双方各退一步,Karen报考了华西医科大学学习英语。
  “那时候毕业的出路就是留在学校里当老师。”Karen说,“但是我不想当老师,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本专业,于是到了新华社四川分社从事翻译工作。”枯燥的翻译工作很快就让Karen厌倦了,她开始思考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规划。
  其实一开始Karen并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选择去新华社只是为了不丢掉学习了四年的专业。但她很快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后来她的同事留意到成都地奥公司正在招行政管理人员,鼓励她去投一份简历。
  “当时觉得那么好的公司怎么可能录取我呢?”但经不住同事的游说,Karen还是投了简历。投之前,她把简历拿给同事过目,但这份简历甚至没能通过同事的眼睛。“你这怎么行呀,一点特色都没有!”同事说,然后大笔一挥,在简历上加上了一句话:“在多个城市有过学习和生活的经历,造就了很强的适应性。”结果Karen果然如愿被地奥公司录取。数年后,在跟公司副总、也就是当年决定聘用她的面试官聊天时,Karen才知道,正是由于同事加上的这句话,她才能从那么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现在很多同学的简历都做得太过平庸,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也就很难得到HR的关注。”
  “如果说在新华社的工作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那么在地奥的工作就让我了解了公司运营的方式。”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Karen逐渐接触到了一些人力资源相关事务,并且发现这种与不同人打交道、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别人分享,帮助别人成功的工作十分适合她的个性。Karen当即下决心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后来跳槽到了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所属的成都艾特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算是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
  有了心仪的工作,Karen觉得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职业生涯才算完美。读MBA的时候,Karen认识了一位女同学。“她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Karen说,“业务精通,办事专业,言行举止优雅得体。那时候我就想,她工作的公司一定很了不起,我也希望到这样的公司去工作。”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女同学在GE。但那时候GE在成都只有办事处,不设人力资源经理职位,Karen离梦想又远了一步。
  不过机会总是会来的。很快,GE决定实行二级市场发展战略,在全国七个城市建立区域总部-成都就是其中之一。“我还专门去查了GE公司的资料。”Karen说,“公司文化提倡的诚信、业绩表现、包容性和创新都与我个人的价值观相符。于是我顺利地被录取了。”今天,那些曾经被GE用来考量Karen的标准,也被Karen用来为公司甄选合适的人才。
  虽然在大学时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但这并不妨碍Karen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巩固专业、到了解公司、了解HR,再到在自己喜欢的公司从事HR。Karen成功实现了四级跳。但她并不建议人们太过频繁地跳槽:“求职的时候不要浮躁,尤其在大型企业,三年时间并不足以了解这家公司。一家公司的文化说起来只有几个词,但要把自己塑造得符合这些文化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积累。”
其他文献
这个称自己为“大姐”的21岁女孩当天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所应聘岗位的面试官、EMC人力资源经理郑薇认为她“回答问题比别人更有经验”,新浪的面试官想录取她,观众也觉得她身经百战。刘珏自己也没想过是这样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她第一次面试。    刘珏在北京活动当天的代码是“求职者6号”。她没有带亲友团去人大,甚至没有事先声张。说起那天台上的状态,她说闺蜜当天正好过生日,“我在台上饿得都不行了
期刊
是机会少,还是你出手的速度太慢,心思用得不够多,方法不够巧,信心不够足?有一种人比如田野,是时刻准备着秀出自己的机会捕手,难道他真的天生如此吗?    “你心中的完美女神什么样?”面试官用英语发问。田野顿了一两秒,把眼睛往大处睁了一睁,“我能用中文回答这个问题吗?”他问。“不是因为我不能用英语回答,而是这个回答用中文会更贴切,我觉得这对女人来说很重要。”  于是我记住了田野:回答问题不能说狡猾,但
期刊
他们表现出的个性与追求让人羡慕和咋舌。你把视线从平铺直接的简历里拉出来,还来不及对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定断,那些生动的元素就冲散了你的预先判断。  我们反复确认已达成的这条共识:这些截然不同的年轻人是全新的求职一代,他们拒绝被模式化定义,无论他们是否一毕业就会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依照自己的梦想,快乐地做自己最满意的工作。  王雅超、郝鹏飞、李光辉、路婉婷,分别占据了1985、1986、
期刊
比赛场景01    马思超在比赛前说,自己突然觉得有点紧张,而且越走向比赛场地,越是紧张。由于上午的拍摄耽误了中午的休息,再加上紧张,马思超跑去买了几罐红牛分给大家。“做项目的时候熬夜,我们就靠这玩意儿撑下来。喝点东西状态会好些。”他解释道。  到了比赛场地,马思超抽到了1号。他拿着牌子,吐着舌头对我说“你看!”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又自言自语道:“哎,算了,没事,就这样吧!”  第一轮的自我介绍很顺
期刊
就好像人要两条腿走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是如此——应该让“爱好”和“专业”这两条腿多活动,在毕业的前三五年里,在“兴趣爱好”和“专业”这两点连成的线上多跑动,来回反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来,当你发现一件工作是自己关心的,并且有能力去推动的,才安份了。  我小时候有很多梦想,考大学之前希望做外交官,后来外交官的梦想破灭了,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然后又在BBC做了几年的记者,现在又回过头做教育。这条越走越窄
期刊
初学谈判的人,常常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选择输?谈判不是要力求双赢吗,为什么要输给他?    其实,谈判的每一个回合,都可以有五种结果:赢、和、输、破、拖。  赢,是按照我的意思达成协议。和,是双方各让一步。输,是按照对方的意思达成协议。破,是破局。拖,是拖时间。  如果不是看一局,而是想跟对方建立长远的关系,那就可能以“和”为首要目标。如果是要放长线钓大鱼,那第一回合我们就可能选择“输”
期刊
一个设计没有被客户接受,被批评了两旬,怎么会失去灵魂呢?是不是你的灵魂也太薄了?    前一段我看到一本书,叫《如何成为一个平面设计师而不失去灵魂》(How To Be a Designer Without Losing Your Soul)。书名很好笑,我看了也觉得很遗憾。  要教人成为一个“不失去灵魂的设计师”,这口气好像在说:你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是为了赚你的钱,我继续忍气吞声好了——这真是非
期刊
不要忘了,九十月是每年社会招聘的第二个旺季,坚持就会有收获。    8月份暑期招聘会往往是每年应届毕业生找校园招聘职位的最后机会。按照往年的统计,每年都会有15%~20%的应届毕业生无法在当年落实工作,或者第一份工作三个月内就离职,从而又加入到求职的队伍中。今年求职的形势更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可能还要低一些。  应届毕业生找好工作的黄金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在前一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份。如果在这6个
期刊
猎头行业是已知的最具势利眼的几个行业之一,猎头看候选人有用时疯狂联系,没用就当候选人不存在,尤其当你最需要他的时候。    最近给程序员Sue做职业咨询时,她跟我聊到了一个被猎头骚扰的话题。“我的一个同事每月都能被猎头‘骚扰’几次,推荐给她不同的工作机会。”Sue说,“我和她部门相同、工作相似,却很少有猎头联系我,平均一年也就3个左右。而且都是在我不想换的时候问我有没有兴趣考虑新机会,等我想换工作
期刊
这次四川大学站的六名参赛选手中,有四名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来自同一个年级、同一个专业,是同一个项目的同一个团队的成员,其中两人甚至还在同一个寝室。而且,这都是他们的第一次面试,在比赛环节中,他们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发生了很多趣事。    马思超、罗振兴、田丹和郭泉四个人之间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戏称彼此“互为领导和打工的”,因为在不同的项目,他们常常被分到同一组,今天这个当组长,明天那个当组长。类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