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 理解 支持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儿童有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不同的幼儿又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发展需要,作为教师,只有读懂幼儿、理解幼儿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小班幼儿常见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我也”行为为例,阐述了“我也”行为的典型表现、问题归因,并尝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小班幼儿;“我也”行为;解读;策略探究
  近年来,随着“儿童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到儿童的真正需求,发现儿童行为背后的需求,并逐步尝试理解儿童,支持儿童。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去深入解读与关注幼儿的行为。
   一、捕捉“我也”行为,关注幼儿表现
  在身处小班孩子的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集体活动时,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要去喝水”,紧接着很多孩子也跟着说:“我也要去喝水”;午睡时,有一个孩子说:“我要去上厕所”,接着就有一部分孩子也嚷着:“我也要去上厕所”…… 其实当我们听到“我也……”,“我妈妈也……”,“我家里也……”等类似的行为时就可将其判定为“我也”事件,这种行为尤其在小班孩子身上十分常见, 然而这些常见行为的背后却反应出幼儿不同的内在动机,根据行为的动机一般可分为求同型、认同型、炫耀型和攀比型;根据内容的肯定与否定,可分为肯定型和否定型;根据教师是否在场分为教师在场型和教师不在场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幼儿具有归属的需要和被同伴群体接受的需要。幼儿发出“我也”行为,大都是为了在同伴那里塑造良好形象,表示想与别人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想加入到同伴群体中。基于对班上幼儿“我也”行为的长期关注,同时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后,重点对班级幼儿中较为频繁出现的求同型及炫耀型“我也”行为开展具体解读与策略分析。
  二、理解“我也”行为,读懂幼儿需求
  求同型“我也”行为解读
  ●定义
  求同型“我也”行为是指幼儿为了表达自己想要或者将要和别人有同样想法、物件或能力的行为,根据情形的不同也分为表达意愿、赌气和寻求关注三种类型。
  ●典型案例解读
  生活环节时间,乐乐喝好水,搬着小椅子坐到了可可的旁边,看到可可手里拿着超级飞侠,一把就抢过了玩具要玩,可可一边喊着“还我”,一边就伸手去拿回来。旁边的航航看到了,帮着可可一起拿回了玩具,回到座位上后,可可似乎还是很在意刚刚发生的事情,他皱着眉头,大声地说:“乐乐,我不是你的好朋友了。”目睹了全过程的媛媛听到了,也表示:“乐乐,我也不是你的好朋友了。”后来,坐在旁边的七七也说自己不是乐乐的好朋友了……
  ●原因分析
  1.从众心理的影响
  小班幼儿刚入园,他们渴望与同伴交往,希望凭借自己相似的观点和选择,赢得同伴的认可,因此,往往会出现顺从他人选择的现象,当别人明确表达某一种观点时,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同,就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
  2.独立思考能力不强
  小班幼儿虽已初步具有了判别简单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自身思考方式和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当教师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或具有权威性的幼儿表明自己的立场时,部分幼儿会选择跟从;在家庭环境中,幼儿也往往处于一个跟从者的地位,对于一些需要决定的事情,家长会优先做好安排,并请幼儿遵从自己的决定,长此以往,幼儿会较为依赖外界的判断,从而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做决定的能力。
  (二)炫耀型“我也”行为解读
  ●定义
  炫耀型“我也”行为指幼儿看到某一实物而向同伴炫耀自己也拥有同样的东西的一种行为。
  ●典型案例解读
  入园时,欣欣穿了一件新的裙子,一走进教室,她就兴高采烈地蹦到老师身边大声地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衣服。好看吗?”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裙子真好看,欣欣真像个小公主!”这时候,在一旁的妍妍也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老师,我的衣服也是新的。”旁边的涵涵也开始说自己的鞋子也是新的。可是,妍妍的衣服和涵涵的鞋子都是已经穿了一段时间了,并不像她们说的。
  ●原因分析
  1.难以区分现实和想象
  作为小班幼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在一定的情境下,他们往往难以区分现实和想象的不同,经常以为自己想象中的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和发生的,因此常常会出现成人眼中的“说谎”现象[3]。
  2.引起教师的关注
  在面对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时候,晨间入园时,部分幼儿仍沉浸在分离焦虑中,只关注到自己当下的情绪,作为教师,我们难免会通过和幼儿討论一些他比较在意、关心的话题,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哇,今天带了了什么好玩的玩具呀”、“身上的衣服可真好看,上面有什么图案呀?”等,长此以往,会在无形中让幼儿感觉教师对自己的外在特征比较感兴趣。在幼儿心中,教师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因此,幼儿也会比较关注和在意自己的外在特征。
  三、支持“我也”行为,促进幼儿发展
  (一)求同型“我也”行为策略支持
  1.搭建平台促表达
  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抛出一些问题或者根据当天班上幼儿的行为表现,请幼儿就这些情况自己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说说“自己碰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虽然,小班幼儿的讨论意识并不强烈,但是教师可以先初步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当幼儿表达出与教师或者其他幼儿不同的观点时,教师也要及时地赞同他能够自己思考、表达,并坚持的行为。
  2.独立做主需放手   幼儿出现求同型的“我也”行为,一般来说,不会仅出现在幼儿园里,家里肯定也有类似的行为出现,作为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一些简单的决定中,先问一问幼儿自己的想法,让幼儿稍作思考之后,尝试说出自己的决定,能力强一点的幼儿可以说明决定的理由,并且在适当、合理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长此以往,幼儿也会逐渐感知到,每一个决定背后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考量,而不是盲目地跟着他人的想法做决定。
  3.抓住契机巧引导
  小班幼儿的认同型“我也”行为,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它并不会仅仅局限在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等这些幼儿自主性较强的环节中,因此,这就十分考验教师的随机教育能力。我们要学会抓住各个环节点中的教育契机,随时引导幼儿自己独立思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敏锐的教育直觉,及时辨别幼儿的认同型“我也”行为,如果是无伤大雅的认同,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同时,也要多加引导,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可以认同的;而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自己加以辨別,不可以盲目认同的。
  (二)炫耀型“我也”行为策略支持
  1.借助媒体明言行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炫耀”是一个生涩、难以理解的概念,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确切的清楚自己的一些言行,代表着什么,有什么具体的指向和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幼儿能具体的了解自己言行的意义,比如,观看一些动画类型的小剧场、启蒙系列的图书,类似于《学会说“不”:不跟别人攀比》、《启发绘本:看看我有什么》、《爱攀比的呼噜猪》等等,在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师再深入浅出地对幼儿进行引导。
  2.教师夸奖重内在
  目前,小班幼儿还无法辨别教师各个言行中的用意,因此在日常的各项活动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弱化自己对幼儿外在穿着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在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比如“吃饭吃的很干净”、“画画时的色彩搭配很棒”、“给哭的小朋友递了餐巾纸”等等时,要明确的表明自己喜欢的原因,细化这些内在品质的夸奖,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内在的关注。
  3.榜样示范促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将一些单纯的物质比较思想,过早地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因为幼儿现在还不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同时,自己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结语: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其实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幼儿“我也”行为并不简单,绝大多数的“我也”行为都蕴含着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在接收到了其他幼儿所做出的言语或动作后,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本身这就是一个“你有我也有”的比较过程。幼儿有自己的社会行为方式与规范,幼儿的“我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幼儿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如归属、认同、攀比、说谎等等,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难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对幼儿“我也”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儿童社会的认识、对儿童心理世界的了解。对于求同型“我也”行为,我们要多加关注和理解,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坚持自我,不丧失自己基本的判断和思考;对于炫耀型“我也”行为,虽然幼儿的说谎是无意的,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但我们还是要引起重视,及时教育,否则,当说谎成为一种习惯,就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需求,有一个会用心思考的大脑,真正去思考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适宜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幼儿,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永霞.幼儿“我也”行为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心理动因[J].幼儿教育,2011
  [2]赵向阳.幼儿自我发展 “我也”行为个案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论述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对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应用的细则进行了细致的表述,并且针对音乐游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含利用音乐游戏教学,来全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及加强对歌词的认知,强化对节奏的把握等。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音乐感受  一、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翻转课堂模式的提出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建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以乒乓球教学为例,开展发展课堂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当中的教学效果与理论研究,希望给予高效的体育教学提供教学方法的借鉴,以此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创造适当的教育环境,提供儿童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学习知识和提高其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环境可以促进或抑制人类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创造一个丰富的教育环境”是幼兒园的学习方法和特色。让环境生活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儿童身心发育所必需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状况之和。儿童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摘要】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的应用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网络资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日渐紧密,英语作为国际通
期刊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人才工作应当进行思想方面与措施方面的更新改革,才能够以切实有效的人才管理措施来保障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不断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人才;培养  引言:本篇文章将围绕如何就人才工作方面而展开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的讨论,从培养人才与激励人才两个方面出发,从增强政治意识、注重凝聚团队力量
期刊
【摘要】幼儿绘本,是教育者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作并出版的一系列书籍。绘本教育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本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启迪幼儿心智,实施幼儿德育、学习传统文化,指导幼儿实践。其主要的实施路径包括明确绘本主题划分、注重与幼儿生活相联系、采用多元化绘本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创作绘本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除去常规运算以外,数学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其中,数学思维能力属于一种宏观思维,是通过不断积累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形成的。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我们必须重新转变数学思维,借助特定的条件创新数学思维。“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典型手段。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教育同仁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鸡兔同笼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时期,该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尤其重要,为进一步强化德育效果,班主任应从多方面入手,确保学生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成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但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不如预期理想,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德育实践水平有限,从而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有一定限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措施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
期刊
【摘要】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与实践过程中自发口头创作而成,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它的歌词和旋律经过人们不断地加工、变化,再依靠口耳相传的力量,最终,各个地区的民歌都形成了一定的民族风格特征,彰显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茉莉花》本身就是一首体裁为小调的汉族民歌,它在响誉中国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是流传到国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本文则以江苏,东北茉莉花为例,浅谈南方方民歌演唱的不同。并提出
期刊
开放性实验项目名称:养护条件对复合胶凝材料砂浆强度影响实验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创新创业愈加重要,在当代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国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格外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前的大学教育当中,相对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思想较为禁锢,所能看到接触到都是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所以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薄弱,创业能力缺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