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运用插图、激活文字、朗读领悟、领略内涵、结尾留白、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运用插图,巧妙创作
  
  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前都有一些插图,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像的直接凭借。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运用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例如,学习了《归去来兮辞》一文,面对“问征夫以前路”的插图,我要求学生成为画中人,进入角色,展开想像,有的同学说得很精彩:陶渊明上前问:“老人家,请问到柴桑还有多远呀?”老樵夫回答:“不远了,前面四五十里吧。大人,看你的打扮,不像是一般人,你去柴桑干嘛呀,那里可是个偏僻的地方。”“谢谢您了,那是我的家,我要回家。”“回家好呀,在外面当官久了,也该回家看看父母了……”老人喃喃地走了。唉,他哪里知道我陶渊明的心思呢?这官虽没当多久,可是,我厌倦了,我现在就想马上到家,想到就要到家,我真是太高兴了。利用插图进行再创作,变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一条良好途径。
  
  二、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打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三、朗读领悟,培养想像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像成一幅幅的画面。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然后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最后,我指导学生边饱含深情地朗读边想像画面。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边缓慢而又舒缓地吟诵,边在脑中想像着这幅荷叶美景图,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
  
  四、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五、结尾留白,激发想像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叙述到事情发展的高潮时突然收笔,其意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像空间。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像去填补,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想像潜能。例如,《项链》这篇课文,故事写到佛来思节夫人说她的那一挂项链是假的就戛然而止了,至于玛蒂尔德心里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表现,课文没有写出来,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像,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从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他们都能循着事情的发展,把握人物的特点大胆想像。这样续编故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懈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注重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有效的促进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体现    1、教学目标的体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老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目标的情感因素,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对实现预定目标有强烈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灵动诗意的充满理性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极大地阻遏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主渠道,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交融、分享,尽兴地享受生命。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我校与当涂二中合作了“思
板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有人赞誉板书为“微型教案”,它便于教师自己反思,便于引导学生的思路,理清文章内部的层次结构。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很有效的作用:它有利于教师讲课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尤其是较复杂的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做笔记,以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复习和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7年前的秋天,马化腾、王小川和张朝阳一起出现在搜狐媒体大厦,在搜狐前CFO余楚媛的提议下,三人站在一起合了一张影。  照片定格在那一刻。  三人紧挨的背后,2013年中国互联网备受关注的一笔交易终于尘埃落定。腾讯宣布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和QQ输入法业务与搜狗当时的业务进行合并。  这次融资,是王小川为了对抗360的收购计划,亲自去深圳说服马化腾的,当时马化腾想要控股,但最终王小川争取
1943年来临之际,密布世界的乌云——法西斯国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经过盟军的英勇奋战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努力,乌云开始退却,东西战场战果辉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眺望到胜利的曙光。当时,盟国为了进一步协同作战,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实现人类的和平,并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调整提到议事日程上,于1943年底,盟国召开了国际性的会议——开罗会议,在当时的“四强”中,即英、美、苏、中,惟独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没有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时下的思品课存在着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践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思想之上
[内容提要]随着高考作文审题难度的加大,考生跑题作文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思维单一、平时缺乏审题训练造成的,所以作文训练应注重作文审题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审题训练思维能力培养      2006年以来,《考试大纲》“写作”部分的变动之一是,将“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表述调整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起初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
“以诗证史”即“以诗入史”,就是以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这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的途径和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主张“诗史互证”。他认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其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笔者认为,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咏志载史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一、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之价值的理性分析  
有人说当班主任是一种良心活,负责与不负责的班主任工作量相差很大,而干多干少的结果却相差不大,有时相反,自己尽力而为的事,或许毫无收获,或许还是其他人投机取巧的好——笔者认为,做班主任完全是一种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  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动力,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的个人风格和工作方法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但责任心是共性的,每个班主任都有责任管好自己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正确地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进行教学,合理利用“成败效应”“波纹效应”“淬火效应”“光环效应”,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使教学和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使自己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教师的工作繁琐而艰辛,尤其在现阶段,面对从小就被宠坏的独生子女学生,教育工作更是难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难以收场的尴尬境地。因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