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无边,童梦无涯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朋友,当你有机会来北京参观游览时,一定要安排出时间去免费观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
  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提议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但是经过40年才于1998年开始启动这项浩大的工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由广大电影艺术家积极热情的参与,众多筹建和布展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终于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2005年12月29日,“百年历程世纪辉煌——中国电影1905—2005”展览开幕式暨开馆典礼隆重举行。由于本人十分荣幸地参与了博物馆中“儿童电影厅”的策划、撰稿和布展的全过程,趁着今年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建成开馆10年的美好时刻,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气势宏伟的电影博物馆
  这座独具特色的艺术殿堂典雅而沉静,具有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等功能。大殿内分成4个部分。
  电影艺术展览区
  该展区位于电影博物馆的二层和三层,共有序厅和10个展厅,充分展示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首部影片《定军山》以来风风雨雨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电影艺术家的丰功伟业。它由“电影的发明”、“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的创建和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美术电影”、“儿童电影”、“科学教育电影、译制电影、新闻纪录电影”、“香港、澳门地区电影”、“台湾地区电影”等10个展厅组成。
  电影技术博览区
  该展区位于电影博物馆的四层,包含第11至20展厅。由“电影拍摄”、“电影美术”、“电影特殊摄影”、“传统电影特技”、“数字特技”、“电影录音”、“电影剪辑”、“电影洗印”、“电影动画”、“形形色色的电影”等10个展厅组成。它的最大特色是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少年朋友可以亲自动手做录音、拍短片,体验电影制作的乐趣,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了解从拍摄、剪辑、美术、配音、配乐到特技、洗印的技能和知识。
  影院区
  该区拥有全世界最新的电影放映技术和设备,并设有多个放映厅,包括巨幕(IMAX)影厅和5个普通影厅,可同时容纳1210位观众观影。这里的巨幕影厅又称巨幅银幕,庄重、大气,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系统,银幕宽27米,高21米。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上逼真的音响效果,远远超越了普通影院的观影体验,被称为“电影的终极体验”。
  这里的数字影厅采用先进的数字放映机,可以播放宽银幕立体声和立体电影(三维影片),音效逼真、色彩动人,图像如水晶般清晰。
  综合服务区
  该区包括中央圆厅、多功能厅、贵宾厅、临时展览厅,可以为电影界的集会、研讨和庆典活动提供场所,先进的同声传译设备保证了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此外,博物馆还配备有咖啡厅、快餐店、小型商店等配套设施,让少年朋友在享受光影艺术的同时,能体验到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怀。
  多姿多彩的儿童电影厅
  当你来到三层的第7厅儿童电影厅门口,便能受到令人喜爱的小铃铛木偶真诚的欢迎。
  从1922年诞生首部儿童故事短片《顽童》至2005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的84年间,共摄制了375部儿童故事片,这一艰辛创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以及其中多姿多彩的业绩都展示在这里面。
  跨入厅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和江泽民接见儿童演员或儿童电影工作者的珍贵照片,正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亲切关怀,才使得儿童电影事业得以顺利地发展。
  展厅前三部分包括:
  儿童电影的萌生(1922~1949):展示旧中国摄制的22部影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各阶层少年儿童的生存状态和悲惨命运。重点介绍《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等影片。
  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创建和发展(1950~1978):这里的58部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影片,塑造了深受国内外孩子喜爱的三毛形象以及感人的革命小英雄海娃、张嘎子、潘冬子和许多好孩子的美好形象。
  新时期(1979~2005)的蓬勃发展:这期间的292部影片按照校园生活、青春步伐、艺术之花、童心童趣、广阔天地、关爱动物、幻想世界和光辉榜样8个栏目,采用精美的图片和实物予以充分展示。
  第四部分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物品展示国际交往的丰硕成果。截至2004年底已有44部影片在2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中荣获113项奖,深受海外观众喜爱,为祖国赢得荣誉。
  除了这个主要发展历程的介绍,本展厅还具有下列与众不同的特点:
  耀眼的童星银幕形象:大展板上48位童星的照片和简历充分肯定他们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其中还为王龙基、蔡元元、宁和、安吉斯、石小满、祝新运、方超和牛犇等著名童星设置了他们回顾当年拍摄影片时的录音讲话,小观众可以和他们互动交流。
  歌声里的童年:可以点播欣赏30首优美的插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浆》、《共产儿童团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代代传唱至今,令成年人怀念过去,激励着今天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电影进校园,气象万千:近年来,各地的教育和影视工作者积极引导优秀电影进校园,成为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使少年儿童在愉快中学习,健康地成长,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由中央教育技术学会电影课专业委员会推动的全国电影课课题实验学校,截至2008年3月,已在26个省市自治区的368所学校,65万余学生中开展,取得丰硕成果,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学校编撰的电影课课本、画册、图书百余册已经陈列在展柜中。这势必有助于推动青少年走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的新时代。
其他文献
1959年,9名苏联登山爱好者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失踪,当他们再次被人发现时却早已死亡,死因扑朔迷离,这就是著名的迪亚特洛夫事件,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一去不返  1959年1月底,由乌拉尔工业技术学院7男3女组成的毕业生科考队,在队长伊戈·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深入乌拉尔山脉北部,进行为期三周的科考探险。这支科考队是从学校众多的志愿者中选出来的,所有的队员都有丰富的滑雪和山峰考察经验。他们此
期刊
一个四位数字密码锁旁边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思源湖畔,接头暗号:125,8,67,15。”  密码是什么?(给个提示吧:井)  A、1865  B、5783  C、2014  D、4953
期刊
考考你的视力,下面这些箭头,哪一个正好只在圆心上?
期刊
我似乎从未清晰地,清晰地感受过真正属于四季中每一季的气息。总觉得夏日的灼热和聒噪过后,便是肃杀的严冬。时间在那座城中走得那么匆忙,模糊了四季的边际,也抹去了属于每一季的,最特别的,最美好的气息。  可是偏偏,人无法感知的痕迹,烙印在了一岁一枯荣的它们身上。  今年,在北京读书的我搬了家,终于是住了一回京城的胡同巷子,感受了一回大杂院的魅力。我抬起头,打量着新家四周的风景。于是在那惊鸿的一瞥中,我遇
期刊
现在看来,科幻小说的出现与流行,似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革命与突破有着些许关联。当人们面对各种科学进步和工业变革,生活切实地在被影响和改变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时,会惊讶无语甚至是无法接受。但随着时间推进,越来越多人能从中收益,科学的进步,新事物的出现,在极大地改善着所有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面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第一次带着各式各样的奇妙幻想去看待,不可避免地热烈讨论着“假如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再
期刊
我国科幻作家叶永烈1961年所作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描述过一种电视手表,每个手表都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屏幕,手表还有接收无线电视广播信号的部分,而电视台会专门留出一个频道一直持续播放着当前的时间,这样所有戴着这种手表的人只要抬起手腕就可以看到时间了。而我们现实世界中的1973年,外观功能完全一样的液晶数字显示手表也被开发出来了,虽然原理已经完全不同了,只需要集成电路芯片就可以完成时间的
期刊
去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来华访问,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却意外引爆校服之争:有网友觉得,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校服——确切地说是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这就像一个火苗,在互联网上引爆了网友对国内校服铺天盖地的吐槽,虽然对该不该用运动衣作校服各有看法和分析,但在“丑到爆”这点上基本毫无争议。有网友回忆自己讨厌上学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校服把我变得好丑,好没自信。”网
期刊
又是一个周末。不过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既不能睡懒觉,也不能出门逛街。只是不用去学校,在家里学习罢了。我一个人在房间面对一堆写不完的作业,下午还要去上绘画课,晚上还有英语补习班。想想都头大,什么时候才能还我自由啊。我是典型的射手座性格,我的理想就是自由的生活。比如说:随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现在就算偷偷玩一下手机,还怕老妈突然进来“查岗”。而这几天做空姐的姐姐回家休假,真是快活啊。此刻,她
期刊
(一)  迟西:队长!熊孩子我来报到了!  小编姐姐:good!说说你的光荣事迹吧。  迟西:是!事情发生在一家饭店里,那时我还小,大概3年级吧。我们一家去吃饭,老爸老妈就想锻炼我一下,让我去柜台付款。  小编姐姐:这样挺好的啊。  迟西:本来是挺好的,可是我到了收银员那里,就有些紧张了。那人告诉我,一共吃了168块,还说小朋友这么可爱,那就不要零头,160好啦。  小编姐姐:这不是挺好的么。  
期刊
很多人都做过长生之梦。传言,秦朝时,齐人徐福等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山三座仙山,山上有仙人,可以从他们那里,求得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听了,立刻根据徐福的要求,派遣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长生仙药。  秦始皇最后当然没能长生不死。玄幻著作《冰与火之歌》里有一句名言,说:“凡人皆有一死。”仔细想想,生老病死,是人生正常的起落,如果一直长生不死,也是一件可怕的事。而影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