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重要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密切联系。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该从小学阶段抓起,让学生正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兴趣;文本;方法;语感;迁移;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内驱力,更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老师,没有强烈而持久的兴趣依托,阅读就只是流于形式和猎奇,那就不能提高能力,更是低效率的。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
1.故事引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最爱听有趣动人的故事。无论高段还是低段的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都会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会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渲讲,学生就会被渲的故事情节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想要阅读,渴望阅读,唤醒迫切想要提高自己阅读能能力的想法。这就是阅读的内驱力。
2.名人名言激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毛泽东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阅读教学立足文本,认真备课
高段的阅读教材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让阅读教学更有效,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就要深钻教材,分析教材,备好课。尤其是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语文统编教材每单元的课文所贯穿的语文要素都是一致的,以阅读方法与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以单元为单位,准确把握课文中所贯穿的阅读方法,正确解读单元导引,明确要素,并在每一篇文章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认真解读利用课后习题,要树立在学中练,练中学的教育指导思想。
三、注重阅读方法指导,优化教学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阅读方法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朗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控索性阅读等多种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读书方法,学生才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有目的性地阅读,从而感悟文章的情感和内涵,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和答案,高段的阅读教学除了会读书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阅读题答题方法。
四、联系生活,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言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该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培养语感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语感的培养还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事物,直观形象地接受这个事物,才能将本事物进行内化。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在阅读中才能建文生义,见义生情。小学高段的学生,感知能力已经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更能够用心感知事物,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积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来培养语感,比如: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做家务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将感悟体现在语感上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五、开拓课外阅读阵地,促进阅读能力迁移
高段語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并且做好读书的方法指导,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课外阅读中交给学生“六字诀:
(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查:遇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查资料,并且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最好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并做好批注,批注可以是对句子或者词语的理解,看法、感受,也可以是利用已有语文知识对其分析和鉴赏,总之是能在阅读时有自己的见解。
(4)抄:摘抄好词好句,能灵活地与所学的同类型的文章对接,达到有效的迁移,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可以实践运用。
(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
(6)记:背诵自己认为的精彩片段、优美范文,感受文本之美,也可以让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文字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六、家长协助支持,养成阅读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制力薄弱,无法自己独立完成阅读,那么老师和家长的有力配合是一条重要途径,确保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定书,精心挑选适合其年龄阶段的书后,就一定要监督学生读完,不可半途而废,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有监督到自主进行,这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2)定时,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时间,以宽泛的时间为最佳,不用赶,不用匆忙,这样学生才可以静下心来,在书海中畅游,既陶冶情操又能与书本交流,达到阅读放松,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定量,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本身具备的阅读能力,制定阅读计划,可以明确到每天的阅读篇幅、页数,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总之,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019
[2]王思红.学会阅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
[3]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
关键词:兴趣;文本;方法;语感;迁移;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内驱力,更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老师,没有强烈而持久的兴趣依托,阅读就只是流于形式和猎奇,那就不能提高能力,更是低效率的。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
1.故事引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最爱听有趣动人的故事。无论高段还是低段的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都会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会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渲讲,学生就会被渲的故事情节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想要阅读,渴望阅读,唤醒迫切想要提高自己阅读能能力的想法。这就是阅读的内驱力。
2.名人名言激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毛泽东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二、阅读教学立足文本,认真备课
高段的阅读教材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让阅读教学更有效,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就要深钻教材,分析教材,备好课。尤其是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语文统编教材每单元的课文所贯穿的语文要素都是一致的,以阅读方法与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以单元为单位,准确把握课文中所贯穿的阅读方法,正确解读单元导引,明确要素,并在每一篇文章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认真解读利用课后习题,要树立在学中练,练中学的教育指导思想。
三、注重阅读方法指导,优化教学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阅读方法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朗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控索性阅读等多种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读书方法,学生才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有目的性地阅读,从而感悟文章的情感和内涵,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和答案,高段的阅读教学除了会读书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阅读题答题方法。
四、联系生活,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言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该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培养语感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语感的培养还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事物,直观形象地接受这个事物,才能将本事物进行内化。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验越多,语感就越深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在阅读中才能建文生义,见义生情。小学高段的学生,感知能力已经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更能够用心感知事物,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积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来培养语感,比如: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做家务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将感悟体现在语感上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五、开拓课外阅读阵地,促进阅读能力迁移
高段語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并且做好读书的方法指导,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课外阅读中交给学生“六字诀:
(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查:遇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查资料,并且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最好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并做好批注,批注可以是对句子或者词语的理解,看法、感受,也可以是利用已有语文知识对其分析和鉴赏,总之是能在阅读时有自己的见解。
(4)抄:摘抄好词好句,能灵活地与所学的同类型的文章对接,达到有效的迁移,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可以实践运用。
(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
(6)记:背诵自己认为的精彩片段、优美范文,感受文本之美,也可以让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文字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六、家长协助支持,养成阅读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制力薄弱,无法自己独立完成阅读,那么老师和家长的有力配合是一条重要途径,确保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定书,精心挑选适合其年龄阶段的书后,就一定要监督学生读完,不可半途而废,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有监督到自主进行,这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2)定时,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时间,以宽泛的时间为最佳,不用赶,不用匆忙,这样学生才可以静下心来,在书海中畅游,既陶冶情操又能与书本交流,达到阅读放松,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定量,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本身具备的阅读能力,制定阅读计划,可以明确到每天的阅读篇幅、页数,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总之,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019
[2]王思红.学会阅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
[3]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