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因此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学高 师 德 范
  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因此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孔子曾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书育人”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内容。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加强教师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责任感,是能否完成一件工作的关键。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家庭的责任感,这个家庭就注定不会幸福;一个人若是没有了工作的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成就。而教师是一个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职业,教师对学生多尽一点力,也许学生就多学一点知识;多找学生谈一次心,也许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和关心,他们就会更懂得珍惜学习时间,甚至会少犯一次错误。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则是百分之百的失败。”这句话深深的震憾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教师责任的重大,以至我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爱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在校的安全。
  记得在1999年送走了一批毕业生,我又接了3个班,并且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9月1日刚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有个男生深夜从上铺床上掉下来,学生喊我时已经是零晨两点多了,我急忙把他送到镇医院拍片,他右小腿骨部分粉碎性折断了三节,因为镇医院条件简陋,院方要求马上转送县医院,否则耽误时间,他就可能失去一条腿而终身残废。由于是深夜,学校没有车,面对眼泪汪汪,一脸无助的学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毫不思索,在深夜独自一人跑去一家一家的敲门,最后终于雇得了一辆中巴,然后先用木条绑紧学生的腿,紧紧的抱着他赶到二十几公里外的县医院,办好住院手续,及时做了处理,并于第二天动了手术,才挽回了他的一条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区广大教师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全力以赴抢救学生,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灾难面前,老师们以大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可贵的精神面貌。
  可是现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很多教师心理的不平衡就随着精神和物质的不平衡而产生,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冲击。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多教师不再以追求“园丁”“蜡烛”“春蚕”的奉献精神为荣。甚至有一些教师为了提高个人的经济收入而收受学生的礼品、在课堂教学中不认真,却在课外有偿的招收本班的学生补课,为了得到期末的教学成果奖而歧视差生,出语辱骂学生。因此,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就是塑造教师新的角色的关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2.教书育人,平等的爱每一个学生,是师爱的准则,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作为教师,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心中有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爱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是铺垫师生关系的无声语言。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心情好、情绪高,学习积极性高,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爱效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谆谆教诲,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循序渐进,是殷殷的期待,是不吝的鼓励。
  “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然而,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爱,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多谈心,多家访,遇事冷静,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从教这十几年来,每接一届学生,不管是三个班,还是四个班,我都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交流、谈心,知道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困难,给他们鼓励和帮助。2007年,通过我的联系,一位善良的朋友资助我们高一(三)班的三位同学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   3.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这是师爱的升华,也是师德的体现
  一位教育家曾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而很多学校为了教学质量,只注重一味的赶教学进度,把时间花在学习,做题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的,不会一蹴而就。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学校,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和与学生的相处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心,这是师爱的升华,是师德的体现。
  4.教师要转变观念,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精英主义”,它以少数所谓“优等生”为核心,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二是“生产模式”,它追求整齐划一的规模效益,从而培养出机械、苍白、无个性的“标准件”。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中心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开放、创新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和多样性,其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如果我们的学生已经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前的老师就是权威,是高高在上的,是不可亲近的,老师说的答案是不容置疑的。经过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现象有所转变。在学生观上实现由“师道尊严”、“教师说了算”向民主、平等、和谐、“同频共振”的师生关系转变,突出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人才观上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转变,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
  但还是有许多老师采用老一套来给学生上课,来管理学生。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老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同仓库一样存储知识和积累知识,以即定的答案为最终和唯一的答案,学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书本和知识的奴隶。对待不听话的学生有的老师就用体罚辱骂或请家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新时期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知识,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爱心,而且还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尤其是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敢于批判,勤于创新,掌握符合与时代发展的教育方法,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教育不仅仅是捧出一张张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的总结、评比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现代教师应当努力走在学生的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5. 终身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积极学习,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结束语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要诚信立教,做到淡泊名利,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同时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与家长联系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
  当然也应看到,现实中师德缺失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有些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个别教师语言粗鲁、习惯用辱骂或体罚学生的手段代替健康的道德教育,也有的将个人利益置于学校、社会和国家之上。尽管这些教师中不乏专业知识渊博、教学效果俱佳者,但其在师德结构上的严重缺陷、缺失则是不可否认的。这种缺失对青少年的人格、心理和道德修养的负面影响非常直接、严重。
  我认为,无论政府、学校、社会,还是教师本人,对这种结构性缺陷都应高度重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评价尺度不能偏重教师的“才智”而忽视其“德行”,必须在理论上、实践中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论语·子路》
  [2] 《走近陶行知》
其他文献
【摘要】  医学操作技能是大学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高职医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 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竞争实力,在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医学大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注
期刊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我这两年任教的八年(2)学生35人中90%是学困生,每天面对这些学生,真的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感到头痛、揪心的一个群体,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各位老师都在费尽心机的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他们学习,做着同样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摘要】  目前,对干巴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促繁、营养成份分析、菌丝培养、活性成份分析等方面,本文就目前在营养成份分析、菌丝培养、成份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成果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调查 研究 干巴菌  Evaluation on Current Research of Thelephora ganbajun Mu Zang  Ning Bin, Dou Jinhuan, Dai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能力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有重大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起于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的不合主流的东西也充斥了社会。有不少的不健康,甚至是污秽的意识、思想、文化产品等严重地影响着、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净化育人环境,成就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校应倡导“构建中学德育教育体系,立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素质”的德育教育目标。  1.开展“五爱”教育,引导学生行为  为把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
期刊
【摘要】  在职本科教育的质量问题是每个高校在对在职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就这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在职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在职教育是在职人员以公司员工的身份或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高校的学习,提升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方式。目前的在职本科教育出现: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过程形式化、培养方式单一、评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就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探索。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生物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把握好课堂导入,开启兴趣的大门  1.1 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生物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的第一节生物课,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重头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