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洁白的生命长城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发生后,我的电脑桌面就一直定格在一位不知姓名的医生,头戴护目镜那张照片。照片上,她身雪白色的防护服,防护镜背后是坚毅的眼神,依稀可以看到额上淌下的汗珠,在她的身后还有几位忙碌的,不知性别,看不清年龄的医务工作者围在一个病床前组成一堵生命的长城。那耀眼的白色,那朴素却崇高的情怀把我深深打动。是啊,有这样好的天使,这样好的战士,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不能战胜。
  疫情前线病毒肆虐,东西南北的医疗队急速出征,数千医务工作者星夜驰援武汉。我宅家,不能亲到现场,但我在电视和转发的小视频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死神的交锋,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当看到2月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3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援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紧急集结,驰援武汉,奔赴疫区展开疫情救治。那整齐的队伍,坚定的眼神,饱满地斗志,乐观的精神,当她们喊出“武汉,我们来了”时,我泪目,情不自禁哽咽起来,是那婎嫩的声音和不屈的信念感动了我。每一个逆行者都有家庭,有爸妈,可能自己也是爸妈,但更多的是在父母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可他们明知将置身在疫情防控最前线,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不仅自己有风险,更给家人带来了无形压力时,他们选择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仁心,仁术,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此情此景,让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
  疫情发生以来,身穿防护服的“战士”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武汉疫区,与时间赛跑,和死神对抗!那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鲜红的手印,一幕幕与父母、与男友、与丈夫妻子的拥别,一声声的叮嘱……每一张请战书都写满了医务工作者的热忱,每一张请战书都充盈着爱与责任,每一张请战书都诉说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传统。一张张请战书一次次感动网友,他们无愧于喝彩,配得上掌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字字珠玑,字字豪迈,义薄云天!
  面对视频中的画面,每一位观众都会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因为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人间的正能量!对参战的医护人员而言,他们,正打着一场硬仗。他们,日夜工作,不休不息,即使女性在生理期,即使正在患病,即使十分疲惫,即使汗湿衣服,即使防护服和口罩伤了脸部皮肤,即使劳累脱下手套时因为手臂颤抖连筷子都拿不了……他们仍在奋战。人心都是肉长的,身临一线的他们,也会恐惧。然而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一声召唤,他们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即使是最年轻的医务人员,亦冲到最一线,无惧于各种风险。毫无怨言,始终坚守,正如武汉一位一线医生所说,这是责任。没有医务人员的付出,就无法全力救治患者,也不可能将一个个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他们的壮举是用生命接力生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与死神搏斗,拉回一个个被死神拥抱的生命,开辟出一条条生命的通道。
  在少有的休息时间,他们会掏出电话,与家人连线。那与骨肉分离的痛感就会让人泣不成声,传统节日不能与长辈家人团聚的思念就会更加猛烈,那与爱人间的祝福叮嘱就会感动和甜蜜。但面对死亡、危险,他们毫无畏惧。他们也是别人的妻子,丈夫,父母,儿女,他们也会害怕,但是穿上大褂的那一刻他们就是战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能胜!“一个重症病人抢救,一个轻症病人不适,加上定时巡查,一整夜几乎没停歇。”由于新冠肺炎患者增加,治疗隔离病区医生和护理人员人手严重不足,轮班都转不过来,只好“连轴转”。甚至,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只好穿着纸尿裤……
  剪去长发,但你们还是最美的。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漂亮的女医生,身后有人拿电推在剪掉她乌发的长发。此刻,她泣不成声,豆大的泪珠滚滚落下……然而,疫情就是命令,要上战场,只要有利于个人防护、抢救患者、阻击疫情,头发剪了,值得!头发总会长出来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去救更多的人。这些护士们为了节约一点时间,多救治一个人,也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毅然决定地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长头发。
  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在接力。全国各地医院都有他们无私战斗的身影。
  凝望洁白的生命长城,我们为那一个个百折不挠、舍身忘我、不眠不休地拼搏的身影而感动。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们。
  医者,再次成为拯救人民群众生命的“保护神”。淳朴、坚韧、刚强洁白的身影,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候,给人们以“最可爱的人”的深切感动。
  我相信,即便是多年以后,人们都不会忘记在电视上闪动的那些身影。他们在抗疫现场百折不挠、舍身忘我的一幕又一幕情景,是中國展开的快速、有力和有序战疫工作的缩影,是祖国人民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心心相印的博爱的缩影。
  他们光芒璀璨并不是因为媒体的宣传,而是因为人性,是因为人心!疫情时期,是谁来拯救那些被病毒缠身的病人?又是谁带给他们光明?是84岁临危受命的钟院士!是一封封的与夫、妻书!是一个个80、90后的热血援手!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国难当头,我们共挽手,肩并肩,胜利才会是我们的!
  请保护好你们自己,也谢谢你们冲在前线,与病毒作斗争。希望你们可以平安健康归来,大家一起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其他文献
庚子年的立春,来得较迟  当鞭炮声此起彼伏响起  才知道:春天来了  绵绵细雨中,新绿冒出  武汉的东湖畔一定很美  疫情过后,想和你去看看  迎风抽出的嫩芽,像极了每一个人的新生  每一个节气,必将接踵而至  武大的樱花,会在三月如约绽放  纷纷扬扬之下,想和你去走走  红白相间的花瓣,映照出每一个人的幸福  走上长江大桥,进入江汉路大街  吃完鸭脖与热干面,就去登黄鹤楼  在归元寺、在欢乐谷、
期刊
1  婆母的房子上落满了雪,红砖墙壁上也飘有雪,房顶上密密的茅草顶着雪,唯一没有落雪的是,镶嵌在红砖水泥中的石碑。  石碑上有婆母的照片,婆母还是那么安详、慈和地笑着。这么多年,不管这里是下雨,还是下雪,都是这么微笑着,似乎人间的风雨霜雪,她已看惯,不在乎,或者觉得有太阳笑着是一天,没太阳笑着也是一天。每次看着婆母的笑,就觉得日子是甜的。此时是深冬,周围的柿子树、核桃树、板栗树都光秃秃的,只有她门
期刊
这个季节正是初冬,昨夜一直下着大雨,雨水敲打着玻璃,似乎比鼓声还要大,还要强烈,像是要把那些沉寂的事物急于敲醒。我打电话问过母亲,老家的雨也很大。许久日子以来,家里一直都干旱,连井都干了。那么雨天就变成了最好的天气,我在离家不远也不近的城市借着雨水的降落,也退回了许多年前的时空。倒叙着那时的天空和大地,还有一个聋子老伯。  老伯是个聋子,据他说他不是生下来就是聋子的。老伯姓刘,和我不是同姓,也不是
期刊
这一天,身在乐山的我不需要隔着玻璃  去遥望远方  去感受來自滚滚长江的冲击波  惦念一脉相承的珞珈山  那些顶着寒流的碾压,是否绽放的樱花  手机里、网络中、报纸上、电视里  武汉疫情的趋势坐标图  抛物线的落点,终于定格在横轴线上  祖国版图已回归成自然色  我打开窗户,心情复杂  有清风迎面吹拂  有一望无边的绿草映入眼帘  它们在争相释放  心底的憋屈  和积攒了许久的呐喊、呼号与吼叫  
期刊
立春一过,院子里报春花  就开始悄悄  和我专注的眼神一起酝酿  打朵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冬天还没有真正  离我们而去  一些风,还在把一些寒冷  不停吹着  新冠病毒,像极这余留的寒  它们企图  用罪恶手段,去遏制住春天  蓬勃的步伐  那些逆行而上的人,多么像  一株株報春花上  正在打开的朵,定会把春天  报告给人间
期刊
是什么扼住了春的歌喉  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惊恐无奈  几乎无人的街道,门可罗雀  本是白里透红热闹相聚  却被一幅幅口罩遮掩得冷冷清清  蓄势待发的芽苞,颤抖地等待  囚禁的脚步,不敢轻举妄动  就此你与把酒亲情错过一次  就此你面对月圆,虔诚地祈祷  红红的灯火,心愿蛰伏,梦走进旧年  不得相见,彼此珍重  深蕴于你心中的亲情、友情和乡情  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  反复吟诵一些与春有关的诗句  从
期刊
在每一片空气都可能被攻陷之前  你戴上了面罩  这层厚厚的密密的遮拦  阻挡了你的气息、温柔和交流  我不由得猜測  那些恐惧、惊慌和期望是不是也躲在里面  昨夜和之前  一排又一排的蜡烛冒着轻微的声息  但那声息远比已经沉默的人  来得响亮  你隔着一个封闭的世界,看着  泪水已经无法倾诉  这一刻,你试图把自己  想象成一个雕刻师  雕刻出口罩护镜和防护服  雕刻出星光与火焰  还要,最细致地
期刊
夏天的时候,洋峪川常常淹没在一片绿色之中,只有到了冬天,等那些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洋峪川的骨架才在雪天里影影绰绰地显露出一些轮廓来。  雪勾勒了一个村庄的大致模样,站在远处,连南山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村庄里住着一个人,我想:他可能就是我的父亲。一些昏暗的光线正贴着他的身体,粘在他潦草的头发上。他只顾埋头编织他的荆笼,冬天,他需要一个足够大而结实的荆笼去装运他攒了一个季节的干粪,然后把它们均匀地撒
期刊
太阳照常升起  把光泼洒在万仞雪山上  金碧辉煌  同时也泼洒在  小区居民楼所有的阳台和玻璃窗户上  更加金碧辉煌  虽然浩大的肺炎疫情还在四处扩散  弥漫了这个艰难的春天  但我還是乐观了起来  即使没有任何物理性硬核材料的雄辩支撑
期刊
你要生長更多健康,叶子一样  挂满每个人的肌体  疾病让它们飘零,在泥土里化为乌有  你要给每个人的人世  多一点光,多一点暖,多一点爱  不要把阴霾置在每个人的头顶  像一把随时落下来的利刃  记得把阳光,洒向每个角落  方是最大的仁慈,和善良  那些无知的,掉队的,需要帮助的人  你要叫住他们,一个也不能少  你要给每个人一个开始  并把希望注入他们每粒细胞。你有义务  把每个人带到阳光灿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