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批改;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18—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及时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对于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及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尤其与学生当面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幸好和他当面交流了看法,不然,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文字交流
由于班大、人多,教师很多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当面交流,这时就可以利用文字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向教师请教有关写作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近期遇到的困难,或者可以谈谈自己对写作的建议等等。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也蕴涵着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从小学生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这样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的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生字……”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所感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是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
四、多元互动
文章写完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去阅读、修改,让学生互读、互改、互相欣赏。在互改、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注意力特别集中,都在认真地品味着同伴的作品,希望能从中找出不足的地方和精彩的内容。互改时,学生有的时而露出笑容,有的时而眉头紧皱,有的时而频频点头……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欣赏了他人的作品,也看到了他人作文中的优点,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让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18—0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及时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对于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及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尤其与学生当面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幸好和他当面交流了看法,不然,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文字交流
由于班大、人多,教师很多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当面交流,这时就可以利用文字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向教师请教有关写作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近期遇到的困难,或者可以谈谈自己对写作的建议等等。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也蕴涵着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从小学生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这样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的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生字……”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所感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是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
四、多元互动
文章写完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去阅读、修改,让学生互读、互改、互相欣赏。在互改、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注意力特别集中,都在认真地品味着同伴的作品,希望能从中找出不足的地方和精彩的内容。互改时,学生有的时而露出笑容,有的时而眉头紧皱,有的时而频频点头……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欣赏了他人的作品,也看到了他人作文中的优点,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让他们多写、乐写、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