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形像的比喻、有趣的例子、生动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饱含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体育 动力 兴趣 师生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分析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方法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的规律。虽然学生在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动作,但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如在一堂课中前滚翻的技术学好了,就可以在下节课中教前滚翻分腿起的教材了。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教师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1、多用激励的语言
  要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形像的比喻、有趣的例子、生动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饱含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约,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3、参与到学生中
  积极性差的和好学生不同,好的学生一个篮球就可以玩的满头大汗,而积极性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在练习中提倡技术好的学生都和技术差的学生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是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盛昌繁,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J]体育教学2004.4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呢?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课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
期刊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各学校现代化电教仪器的采购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使得多媒体这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开始普遍使用了。对于多媒体这种信息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问题,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以下就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能使生物课堂教学生动逼真的进行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千姿万态、变化莫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反馈、环境七要素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和身体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过程 要素 优化 体育教学;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篇中给教学过程定义为:“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少,用列代数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个重大工具。通过生活实例,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到列代数式的重要意义,再加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口、眼、手、脑、等器官并用,在自主与合作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使获得的知识最大化,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  适用年级:浙教版七年级(上)
期刊
基本认识  在正常教学中,认真挖掘典型、基本习题的内涵,充分运用其内在的基本关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导学生做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的练习,然后,在一定的时机,引导学生做比较、归纳、总结、引申、挖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与有效手段。  实践1  例如:在考查“角平分线的对称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点时,我曾选用下面的问题:  如图1,△ABC中,∠B=2∠
期刊
课堂教学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精神振奋去猎取,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英语新课的导入艺术。  一、复习导入法  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在新课开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挖掘例题的潜能,从不同角落、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想不到,去找别人找不到的方法。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创造。  关键词:引导 学生 挖掘 例题 潜能    培养和造就有慧心、有灵气、会学习、能创新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而引导中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量、效率和整体素质,是我们教育
期刊
背景: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到大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很少,知识面不够宽广。所以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师有一个同感,我们的学生对写人叙事的文章感兴趣,对文章内容中心理解得较深刻,老师们的教学也显得比较轻松;但是一遇到含蓄的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学生既没有兴趣,老师教起来也费劲。但是刚刚和孩子们学习了陆蠡的《囚绿记》后,由于我巧妙地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几个亮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期刊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
期刊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语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有其多样性,文体不同,写作风格不同,学情不同,导入语自然就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设计。那么老师们该如何设计导入语呢?我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紧扣文本贴近学生心灵的导入语才是最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