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让人变聪明

来源 :中学生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铃木镇一(1898-1998):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亲铃木政吉是著名的乐器制造家,曾经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小提琴厂。铃木镇一每年能培养700个莫扎特式的小提琴神童。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家庭教育家,他为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家长提供了大量深刻的家教见解与有效的家教方法。 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铃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大教育家?因为他小时候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
  “60分怎么行?” 铃木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60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九十多分非要争一百分,一次一百分不够,非要次次一百分。儿子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铃木陡然觉得身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爸爸,这样学习就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
  “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其他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铃木的脑海里,铃木使劲地点了点头。
  从此,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习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他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后,感觉到应该还要读天理:读每个生命——这本无字的天书,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百科全书。
  大自然激发了他无穷的幻想,也给了他无尽的灵性。有一天,他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有那么多的灾难:风灾、水灾、旱灾。地震、火山爆发,为什么世上万物总是显得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这究竟靠的是什么力量?
  他在寻根求源,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人的顿悟于瞬间。大自然生生不息靠的不就是生命的力量!假如没有生命力,我们的地球将会一片荒凉。从此,铃木的人生哲学发生了转变。衡量任何事能不能干好的关键,就是看它有没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事就是再弱小,也会强大起来,变成滚滚洪流。而缺乏生命力的事必然会逐渐衰弱,走向死亡。
  1920年10月,铃木镇一到德国学小提琴,结识了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受到爱因斯坦的巨大影响。
  1928年回到日本后,铃木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开发个人才能,使资质平平的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演艺精湛的音乐家的教育体系。铃木找到了教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后,每年培养700个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一下子,他在日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找到铃木,跟他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孩子已经练了几年了,也没有长进,你若能把他教好,我就服了你。铃木跟着那位母亲到了她家。原来孩子只有五六岁。
  母亲让孩子把小提琴拿出来,演奏一段给铃木听听。小男孩一看是铃木大师来了,心中发慌。吱吱呀呀拉了一遍,比青蛙叫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平常的水平。母亲拉长了脸。谁知铃木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把搂住孩子说:“天哪,你拉得太好了,太动听了,你再拉一段给我听听好吗?”
  孩子激动得脸都红了,接着又拉了一段,比第一遍好一些。母亲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拉完了,铃木又是鼓掌又是表扬。到走的时候,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小提琴神童的感觉里。母亲送铃木走的时候,说:“铃木先生,我真的搞不懂,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呢?明明我儿子拉得那么难听,你还夸奖他?”铃木回答道:“你要知道你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了,我是在治他的心病。你有没有发现,我第一次夸奖他时,他的眼睛一亮,这说明孩子受到了震动,心灵开始转变了,感觉找到了。”后来,铃木专门辅导这个孩子。不到两年,这个孩子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
  
  编辑/付洋
其他文献
心理医生就是帮我们答疑解惑吗?如果他说,他并不是帮你搞定问题,而是帮你建构一个不同的现实,你会不会很困惑?   作为心理医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当他进行咨询和治疗时,又是在使用什么样与众不同的内心逻辑?    从医生到心理医生:   同事自杀的震惊和内疚     当初我们都没有心理学的观念,只是认为是她的个性有问题。现在想起来,她其实处于慢性抑郁状态。  1990年,做了几年临床医生,对一个
期刊
今年,是我小学毕业的第十三年。毕业后,因为搬家的缘故,和小学同学中断了联系。直到前段时间大家才开始渐渐有了联络。我有一位从小学一年级入学,直到六年级毕业的同桌。我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在他的眼里是个特别幸福的孩子,他说,他一直羡慕我,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妈妈,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羡慕我,有一个事业上小有成绩的父亲,可以给我富裕的生活;羡慕我的衣服总是新鲜和漂亮;羡慕我,只知道傻傻的生活
期刊
安心的睡去,愉悦的醒来,真是一种幸福。    要不要叫醒她?  她睡得好熟呢。  还是叫起来吧,免得下车吹了风会着凉。  于是,我等待着,等候父亲或者母亲坚持的,又不想惊吓了孩子的,叫我醒过来。  那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常在假期出游,为了贪看晚霞的光彩,为了多辨认几颗星星,回家总得天黑以后,我和弟弟差不多一上车就睡了。那时路上多是农田,并没有可看的街景,四周一片静寂的黑,偶尔有住家的灯光闪过,稀
期刊
一个造型另类,行为古怪,做事疯狂,讲话结巴且学历不高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也许给你一百次猜测的机会,答案都不会跟“教师”沾边。老陆的确是个让人意外的家伙,身上“五毒”俱全,照样能把老师当得好好的。    第一眼见到老陆,有种上当的感觉。肥肥的牛仔裤,宽大的黑T恤,超厚的大头鞋,帽遮歪到后脑勺——整个一嘻哈少年,没有一点老师的影子。  那天在学人书店闲逛,广播里说有新东方的英语讲座。我鬼使神差地上楼,
期刊
“房间也得稍微收拾一下啊,你看看你的桌子乱成什么样了?这能做功课吗?看看,看看,袜子东一只西一只的……”妈妈进行着每日边愤愤不平地抱怨边收拾我房间的工作。我从床上跳起来,廉价随身听的耳机掉下一只,我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大声打断她:“知道了知道了,我等会儿收拾还不成吗?真啰嗦!”  妈妈不甘愿地走出房间,嘟哝着:“知道知道,光说不练,哪一回不是我回头再帮你……”我把房门一关,双手叉在脑后又躺到床上,重重
期刊
春春真的只是个孩子,两年前是,两年后还是。她其实不急于长大,她希望能把饭一口一口嚼碎了慢慢咽,她希望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如果给她学习环境,她是愿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一定要说她没变,那倒是睁着二五眼说瞎话,我哥家孩子前年还啃奶瓶呢,今年已经洪亮地直呼他姑姑的大名了,小孩子总是悄悄地又疯狂地长。春春当然也长大了,两年前的笑容是纯洁干净糊涂,两年后的笑容是纯洁干净清晰,那时候天上掉下贼大一块馅
期刊
我心疼自己的脸明明被泪水冲干净时,还很幼稚地埋怨雨为什么下的那么大……我似乎从来都不会给自己丝毫想象的空间。从来,都是自己被自己狠狠地否定。我把所有的愿望都称为梦,无非也就希望在愿望实现不了的时候不要相信它。相信——一切都是一场梦。    我。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确“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老师们都这样评价我。除了同学、朋友,我无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个好乖好乖的女孩儿。只是也有不少人觉得我虽
期刊
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猜不出什么结局……    一些旋律,轻易地勾出过往。耳畔里悠悠的女声,轻轻地落在掌心,伴着鬼魅的微笑,不动声色地给记忆上了发条,时间随发条的旋动在记忆里头倒着转。  2005年的那场独角戏,我是唯一的角色。暗淡的舞台渐渐拉开帷幕,一出没有镁光灯,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观众都没有的戏,在15岁的夏季,悄悄上演。  喜欢上他,源于班上
期刊
小宝和几个要好的女生一起去游泳。上了公交车,虽然人很多,她们几个人还是大声说笑起来。很快,几个男青年在一旁一直盯着她们。因为天热,又是去游泳,几个女孩穿得都比较少。这时,有个女生去捡掉在地上的东西,几个男生看到了,嘿嘿坏笑,其中一个还和旁边的伙伴说:“你们看,那个女生的胸,好有型呀!”  车到站,女孩们要下车了。当她们从男青年身边挤过去的时候,他们色迷迷地盯着女孩看。刚刚被说“有型”的女孩挤过一个
期刊
要判断一个男孩对你是否有好感,首先要看他属于哪种类型。外向的男孩比较容易流露感情,很容易感觉到他的小心思。而对于比较害羞的男孩,则需要你用慧眼细细识别啦。看看他是否暴露了以下蛛丝马迹:  他经常注视你,等你转过头来时,他会装着看别的东西。  他可能会有一些身体上举动,比如说在游戏中拉着你的手,戳你一下,或者是摸一下你的头发。他可能会非常认真地关注你,但是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他会向你的朋友打听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