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和河流边漫步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昭通,是一个出诗人的地方,在这儿诞生了雷平阳、王单单之流的诗人,而隐藏在茫茫人流之中的优秀诗人还有很多,樊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读樊松的诗,被他精确的语言和悲悯的情怀打动。樊松生活在澎湃的金沙江畔。我曾知道他毫无厌倦地抒写金沙江及金沙江岸边的村庄,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或得到什么神示。
   我曾编辑过他的一组《“叮咚”之声》在陕西文学刊出,也是写水的。同时他也写“目击证人”。我敢肯定的是他其实就是一个村庄、一条河流、一个事件、一段秘闻、一些风俗的目击证人。
   对他的诗作分析,往往赏心悦目,诗的建构看似简单又有庞博。语言有时柔软有时艰硬。我知道他写诗很早,经验丰富。写过很多又懒于去推介和发表。他告诉我的是他迷恋的是寻找的过程,寻找诗的一种可能。什么可能?金钱?粪土?尘埃?不得而知,或许是另一种可能的美。
   传统炼句式的语言张力在当代诗歌里已越来越不够用,甚至在一首诗歌中靠某些單一的“金句”撑起的作品,也已受到现代诗人的鄙视。樊松的诗早就脱离这个阶段。他的诗已经从单一炼意的造句中走向多维体的结构整合,文本中线性的张力已让位于芜杂、多元的共性表达。他把对待文本的态度单向性表述引向多维性。多元式的立体结构搭建了一首诗歌的平台,再用凝聚的力量进行抒情。这种状态是他对待语言问题从线性模式走向多维模式的一次华丽转身。
   我们不防先来阅读《我的滇东北》这组诗。在读《三江口解析》时,不仅看到他对白话语言的精到的提炼,还看到他对俗语、民谚、“即定口语”再次赋意。“爬完一座山,进入林海\到处青绿碧翠\落叶当床\有珙桐\榉木\红豆杉\鹤掌楸\锦鸡出没\林麝跳跃\没有江却暗流涌动\在林间\我看见农夫和蛇”。这农夫和蛇,有着原本意义和文本进行中的新意。这种旧句新用在他的诗中很容易出现,比如《在五莲峰下》“他问我:你在山上……看到那尊……\坐在莲花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了吗\我的雪没作回答;在《前往药山》中的:有柴胡、白芷。远处碑碣林立\一碑:天地有疾,日月为药\一碑:白云如苍狗,春秋万物生;《关于河流的一次对话》中:愤怒说:既能抽刀断水,就能沉鱼落雁\中庸说:沧浪之水,我只取一瓢耳。等等这些无不显示他在口语中寻找的乐趣。
   樊松是一个善写河流的诗人,这与他生活在大江大河边有关系,他就生活在云南金沙江边的一个小镇。在读他众多的作品中,不管是组诗《金沙江河岸》还是《水孩子》都有着江水的激情澎湃和潮湿。而角度更是各个不同,比如这组中的《一个人的河流》以对一个人的描写来写金沙江,表面写人,其实是写这条江的厚重。最后一句让金沙江的内涵无限扩大。河流的流淌当真是忙碌和徒劳的吗?也许是人的徒劳或他的忙碌和徒劳。这首诗别开生面,一首诗的长度,就像一条河的长度。
   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乡村的诗人来说,乡村就是他的精神家园。乡土的气息总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弥漫。这组作品中大多是这样的作品,《在五莲峰下》、《前往药山》、《有大鲵的村庄》、《茶,一株母性植物》、《我的滇东北》、《三江口解析》等无不是这样。而且有着对乡村儿时的记忆。自始至终,故土早已深嵌于他的血肉之中。在《我爷爷死时出殡的情况》、《对1978年一次喊魂的描述》中当地民俗历历在现,又有着儿童对乡村的天真的爱和痛。
   由此我注意到,樊松的诗歌不仅有很多民俗民风和寓言化的日常性细节,有着超拔的想象力和文化底蕴对人生阅历的处理,而且他的诗歌中有着关于自然山水的精神品质与情怀担当。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于特有的语言方式和精神气质上。樊松的诗歌并不缺乏现场意识,他往往把我们熟悉的日常悄然还原到另一个空间,那里有着这个时代久违的气息。或清新或迷醉。
   我们来仔细分析《在五莲峰下》,这是一首半叙事诗,像一个人的喃喃自语,又像是一幅逐渐铺开的画面:大雪覆盖下的五莲峰,一个病人,出了门。面对一座雪后的大山,儿子的问候,镶嵌在金色中的雪山,阳光照耀着众多的植物和药草。病人美好的愿望,随着一场雪的到来,问“我”,看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了吗?笔锋一转,“雪也没做回答”。
   这首诗,似乎是无心的叙述,用更多的抒写,衬托出雪后,人间的一幅生活场景。苦难尚在,那些治病的药材,不管怎么细致的描写,如何的发出金色的光芒,人的病也不一定治得好的,“悲悯天下”才是人类最好的药材。
   在尘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最大的关怀不是来自于亲人(哪怕儿子),应来自于神示或自己。
   《我的滇东北》一诗中,作者以恬淡的心境,勾勒出立冬以后的田园生活。秋收的喜悦刚刚过去,大雪,小雪,便来临了。收完了苦荞,洋芋以后,在海子里,喂养了几只黑颈鹤。日子单调,而且温馨。火塘上方,固定了十字架,就像固定住了,炉膛里,永远不息的温暖。而“我”呢,想着夜的黑,黑颈鹤的黑,然后安然入睡。
   这首诗,其实阐述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在世风日下的现实生活中,向往一种简单,而又有情趣的生活,无不是我们,逃离现实的唯一的标识。这首诗里,所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脱离生活的繁琐,更多的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与自然物我两忘。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要想忘记自己是多么不容易。
   《我爷爷死时出殡的情况》这首诗里,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野,打开了孩提时期的天真和无邪。“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伤感的,只是觉得热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大人忙大人的,“我”在自己的快乐中,看着疼痛的一切。最后几句:出殡那天\人手少\我母亲披麻带孝\她\差点儿就给我磕了一个。大人的麻木,孩子的天性,在这首诗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换一种笔法,换一种眼光来写,也恰恰能切中,我们内心的软弱之处。生活,甚至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而在一个孩子眼里,始终是美好的。在作品中给我们一次沉重的打击,然后泪流满面。
   樊松的作品是细致的,细节产生力量。这正如他在《对1978年一次喊魂的描述》,他这样细细的写:母亲叫我们帮她喊魂\(深夜点着火把,捧着水饭沿着水塘转,边转边喊:“我女儿小荣回来没有?”我们大声答道:小荣儿回来啦\一塘的青蛙也跟着回答)第二天我们看姐姐\她眼里的水渍散去又端庄漂亮无比。
   这民间风俗的描述,这细致的描述要达到什么效果,我相信“一塘的青蛙也跟着回答”。而姐姐从妖娆到端庄漂亮无比,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巫性点化和冒险。
   樊松的诗歌,是接地气的。他以不同的手法,展示给我们一个缤纷,而又残缺的世界。在劳作中,依然还有希望。那种希望,是沉痛的,但是却有着笃定中的坚强。他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在乡村河流边漫步,继续寻找广大乡村我们的疼痛和柔软之处。
   责任编辑张铖
   作者简介:柳江子,男,陕西富平人,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著有诗集《父辈的土地上》等十部。
其他文献
北京的深秋,天色晚得早了许多。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光线已昏暗。赤脚走到窗前扯了一下米色的窗纱,新街口的夜色里灯火阑珊,街道依旧车水马龙,有卖烧烤的哑巴蹲着三轮刚刚出摊、有用花布包着头拾荒的阿婆在垃圾箱里翻找着“值钱的”废品……李修文的那一篇《人间赶路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都是人间赶路人。  站在窗前良久,侧脸照了一下镜子,刹那间,我竟被镜子中的影像吓了一跳。镜子里,那个瞬间的我,像极了我
期刊
蝴蝶  实际上还未能见到一只蝴蝶  春天的轰鸣只是一些花在高处怒放  蝴蝶它缩小的瞳孔还没有被我看见  还是它原本就张开翅膀在飞  只是我沒有经过它的早晨或傍晚  整个春天的隔离我有流放的心  蝴蝶在哪呢,它们一定在飞,从春天  抵达着春天  它们有风暴般的漩涡,  虚拟了一个宇宙的  中心  仿佛世界也在它的边缘上  仿佛它的震颤和重生都是一次日新月异  当然我更喜欢看它们在草丛中飞  仿佛你不
期刊
南城以南  在两个城市的坐标之间  游荡着一份思念  信鸽在相知相悦里飞翔  你在我的南城以南  归雁啾鸣着不舍  一步三回头  我在你的北城以北  迎春花疯长的季节  我翘首痴候  五线谱律动心悸的旋律  你的身影秋风里舞动  多想枕着你的温柔入梦  让彼此醉倒在今夜的月光里  我走不出自己的江湖  一把锄头在我的啼哭声中站立  父亲的牛  犁出了九曲回肠  我用出卖自己身世的硬币  在城市的酒
期刊
太极城的倾听  大山的夹缝里,水把河道  拧成一个“s”形  两条相互缠绕的鱼,潜入  远古的洪流,在深山开阔处  洄湾一幅太极,仿佛  聆听世界的耳朵  黄鹂的水声,柳絮的浪花  弥漫成河湾的清幽  阳光似乎也扭曲汹涌  山岚、小草、树木,以及  偶尔飞过的小鸟  在耳轮的谜团里泅渡  如烟的河水  似远古的季风,捧着鲜花  和失落的小溪擦肩而过  倾听流云的声音  均匀明亮的呼吸  沁人肺腑 
期刊
一  腊月二十三,轮到山顶住户杨满银家杀猪了。一大早,杨满银就给灶台上的两口锅添满了水,烧得滚烫。又在场院边上栽起一副一人高的木架子,将一只长条形的矮桌案放在一旁。天色晦暗,风里有一股湿湿的气息,屋子一侧的竹丛,竹梢起伏摇曳,唰唰作响,眼看着一场雪就要落下来了。  按照山里的规矩,腊月间大家就聚在山下村部里商定各户杀猪的时间。从腊月十五开始,每天安排两户,直到腊月二十九完毕,就正式进入不再忙活的新
期刊
有人说:“文学反映的是一段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从后世文学作品的每一个“零件”上,我们能够辨认出来自不同时代,出自不同名匠之手的烙印。正是如此,经典总是置身于一个庞大的谱系之内,世代传承,绵延不绝。   写小说并不容易。故事变成文字的那一刻,一切的计划都枯萎在纸上,思想和形象也都失去了活力。怎样才能重新将它们激活呢?我们很幸运,大师们就在那里,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遵从他们的榜样。福楼拜告诉我们
期刊
少年有一段时光比较乏味。  之前我爱玩摔泥泡。无聊时用我那双不知疲倦的小手,在土墙底下掬来一小堆细土,捉着自己档里懵懂的小家伙往里面放水。然后不顾骚臭,把水和土和成泥块,捏成圆圈状,抡起瘦小的胳膊,使劲向地下摔。就为听那“啪”的一声脆响。现在,随着嘴角出现的隐隐须毛,那种曾经让我心花怒放的响声,听着不再具有刺激,就连平时自己最爱弄的摸知了,用筛子扣麻雀那些玩意也索然无味了。还有那条我心爱的叫“黄儿
期刊
1  那年,二十一岁的赵冬生第三次高考落榜,在纠结和沮丧中返乡。  正值大暑,太阳像个火球,烤着万物,浇灌棉花绿叶上刚浇过水残留的水珠,须臾间蒸发的无影无踪,头戴草帽两脚沾泥汗水湿透衣背的冬生正在仔细呵护刚打过顶的棉株,瞧着几天时间就被晒成黑炭的儿子,赵德旺安慰道:“黝黑发亮的肌肤才是庄稼人的本色。”  冬生的父亲德旺叔是一名退居二线的村小组干部,儿子高考失败,多少让他觉得脸上无光。顾忌到儿子的感
期刊
杨绛先生在评价《围城》时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世间之人大多如此,城里城外,世间方外,在得与失、成与败的人生之路上来来回回、举棋不定。而对于城外之人来说,想要进城也颇为不易。敖来的短篇小说《出山记》讲述了卡贡山青年阿布想要在城中安家的曲折经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小人物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悲剧。   小说中,阿布在城里租得
期刊
文学创作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不管你是业余文学写作,还是专职文学创作,都是在用文字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方面,人民作家柳青的文学创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柳青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好的作家,必须要上好“三个学校”,即“政治的学校”“生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并且是“六十年一个单元”,才能够不断地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个见解在文学创作日益浮躁的当下,更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要向柳青那样为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