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合作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评述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京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在滨海新区崛起的背景和环渤海经济圈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京津两市的合作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设意见。
  关键词:城市群 , 产业分工, 合作发展
  Abstrac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the core city Beijing and tianjin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binhai new area and the bohai economic ri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ity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the two basic ideas and opinions construction.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divisio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群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解决行政区划分割造成的区域经济联系松散、产业分工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中国城市群》(姚士谋,1992)一书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交通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促进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
  一、京津冀城市群
   在城市群内有两个核心城市,它们无论是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吸引能力,还是在城市群中发挥的作用,都起着“双核心的作用”。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群都具有这种双核心的特征,如北京和天津、广州与香港、沈阳和大连、济南与青岛等。
   京津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等大中城市,共有城市30多座。京津冀城市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核心区,仅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见表1)
  
  
   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特殊在于:一是典型的双核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京津城市群中京津两个核心城市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缺乏合作;二是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这表现在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以及政策协调等多方面,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联系松散;三是该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活动集中在中心。京津两市经济发达,京津与河北省各市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产业联合和梯级分工,环京津经济发展圈呈塌陷状态。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京津冀联合的存在共同利益(包括整体性、互促性和共同性)、优势互补(包括市场的互补、生产要素的互补、旅游资源互补和环境容量互补)的基础(石亚碧,1995)。彭天宇等(1995)认为京津冀联合的可行性包括:京津冀共同發展“京九”优势;京津冀联合研究开发曹妃甸这个环渤海区中的深水码头;京津冀同建滨海自由港区。京津冀的合作上有四个突出问题:第一是观念问题;第二是定位问题;第三体制问题;第四是分工问题(余钟夫,2004)。樊奇洲(1999)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双核启动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有两个不同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联合起来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组成京津冀核心经济圈。
  (二)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胡建新(1999)提出了京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建成以京津为中心、城市经济职能互补、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环渤海地区经济核心区。李敏(2004)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供给充足;产业部门较齐全;拥有雄厚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障碍问题上,冀程(2004)认为京津冀区域城市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水平落差大。张翼(2005)认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首位城市聚集效应不明显;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较大;京津冀市场发育尚不完备,区域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城市间缺乏协调分工;城市规划不合理。崔何瑞(2006)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确定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构建京津冀产业带;加速区域内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进一步加强生态规划,力促区域可持续发展。樊杰(2005)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存在三大难题:捆绑在一起的两个巨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一个严重缺水的区域。周立群(2006)认为京津冀开放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不活,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低,要素市场不统一;区域内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产业布局缺乏协调;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冲突较严重;特大型城市与其周边农村的发展极不协调等。
  三.京津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京津城市经济结构
   1.北京的服务业发达,高端产业发展迅猛
   北京是我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2011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16000.4亿元)[ 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统计局]的比重达到75.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超过70%。北京的金融业尤为发达,规模和比重与国内金融中心上海不相上下(见表2)。北京的第三产业呈现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高端产业极具活力等特征
   表2 北京与上海金融产业增加值比较(2011)
   增加值(亿元) 占GDP比重(%)
  北京 2055 12.8
  上海 2240 11.7
  来源:根据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上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改革开放后,北京开始产业转型,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0 年代开始,北京开始规划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形成了以CBD商务办公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西城区金融街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中心,生产者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城区集中、外围点状分布的政府办公区位特点形成;跨国公司总部和外商驻京机构增多,写字楼大量建设;办公业开始成为带动就业、拉动经济的重要行业。进入21 世纪后,服务业发展呈现类型多样、重点突出、布局清晰的特点,进入飞速发展的态势。
   2.天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滨海新区的潜力巨大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现在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竞争力。天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工业结构初具雏形。全年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3444.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4%。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887.34亿元,增长27.0%[ 天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统计局]。
   工业结构上,北京与天津的重点行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冶炼、化工业等。2004年,这五大行业占两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约为60%左右,反映了京津的工业格局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局面。根据资源条件和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制造業中的“三高一低”行业需要外迁,而天津因其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承载,迁入和现有工业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京津城市发展阶段
  1.北京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
   近年来北京经济呈现出后工业经济时代的突出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稳定性好、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二是服务业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直接体现城市经济和现代化发展水平。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接近70%,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已取代了传统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强劲,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构成了北京市区生产者服务业的主体。三是效益明显提高、消耗稳定降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2006年,北京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接近“最富裕”阶段。2007年北京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2009年突破10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天津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据200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54.38亿元,比2007年增加1303.98亿元。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5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21.0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410.73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为1.9:60.1:38.0。工业是天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0%、GDP的60%、出口的80%以上。天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劲头强势,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大发展阶段。
  四、京津双中心城市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城市功能定位,有利京津双方发展
   京津同为直辖市,是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从城市功能定位上,北京做为首都,其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方面,北京面对的是全国和全世界。借举办奥运会的机遇,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结构转型也进入新阶段。北京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驻扎了大量的国家级管理机关和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弗雷德曼(1986)提出了关于世界城市的7个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机构的集中地、商业(第三产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 、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从目前的城市指标看,北京已成为东北亚乃至亚洲重要的世界城市。
   随着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京津的定位会更加明确。北京会朝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发展。而天津则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为北方区域发展服务。从长远来看,天津做为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分解北京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是对北京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这有利于北京将过于分散的城市功能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其国家首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的核心作用,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首都功能。
  (二)产业分工合作,增强经济实力
   北京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与天津发展强劲的现代制造业呈现明显的错位性和互补性,这正是京津合作发展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北京应在加强对天津制造业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天津应加强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强化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优势,二者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增强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京津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呈现明显的产业分工。未来北京市最具活力的产业将是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及中介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而天津市最具活力的产业将是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石化产业、航空航天业、现代造船业、现代制药业和仓储物流业,从而出现明显的产业分工。
  (三)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
   在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区中,京津冀一体化程度最低。京津冀三地应构造一体化的新型分工格局,实现三地融合,错位竞争。构建新型的分工格局是推进一体化的关键。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京津冀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目前北京和天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关村—亦庄国家级开发区—廊坊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在高级服务业走廊方面,形成了“北京CBD(中关村科技园、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商务区)—通州文化创意和行政区—廊坊香河的会展旅游区—廊坊开发区会展中心区—天津主城区CBD —天津滨海地区的物流中心(海港+ 航空港)”走廊。在生态环境、水源地进行生态补偿,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区域发展道路。
  五、推动京津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机遇,京津共建滨海新区
   受首都职能和资源环境的限制,北京的重化工业需要向周边迁移。滨海新区面积2270平方公里,八大产业功能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北京应利用其地缘优势,利用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和土地资源等优势,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二)共建京津现代物流体系
   京津冀城市群是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构成的“双核”城市群空间结构,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达到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北京是内陆城市,没有出海口,天津港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港。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世界级国际城市。从京津区域现状看,以海港、空港、铁路和道路建设为基础的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具体以天津港、首都国际机场和即将定址的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三“点”为中心,围绕这三个物流中心布“线”,提升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北京科技研发优势与天津制造业优势结合共建高科技产业带
   北京汇集了全国顶级的创新集群,有着全国最强大的高教院校和科研团队;滨海新区是北京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北京应加强与滨海新区在高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京津技术市场的联合,共同打造区域创新产业链条,共同建设京津塘高技术产业带等。
  (四)北京金融业优势与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优势结合,共建京津国际金融中心
   京津冀是中国三大经济核心区。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集中了大量金融资产,还汇集了大量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总部。滨海新区是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中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北京、天津的金融业各有分工:北京是国际金融管理中心,天津是国际金融运营中心。但分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结语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是支撑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级。北京和天津,应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适度集中,为京津冀城市群加快一体化进程起到核心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金成、袁朱等,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
  2.姚世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4.石亚碧,京津冀联合的基础与内容[J].经济论坛,1995.4
  5.彭天宇、张庆彪,浅析京津冀经济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理论与现代化,1995.2
  6.戴学珍、蒙吉军,京津冀空间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0.6
  7.余钟夫、胡睿宪,浅谈京津冀区域的合作发展[J],前线,2004.6
  8.冀程,京津冀一体化应从“短板”破题[J],中国信息报,2004.9
  8.杨开忠,浅议京津冀区域发展[J].前线,2004.12
  9.肖金成、李岚、、汪阳红、李忠等,《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研究》(内部报告),2007.4
  10.樊杰,京津冀都市圈三大难题,http//www.bh.gov.cn/misc/2005-08-01/content_4767828.htm
  11.周立群,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http://www.cre.org.cn/cre/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3703
  12.崔和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13.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57(1)
  14.邢春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R].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会议报告,2007.11
  15.祝尔娟,京津关系与合作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会议报告,2007.11
  16.魏后凯,构建新型分工格局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会议发言,2007.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提要:贵州省毕节市滑坡近期趋于活跃,本文从我市滑坡发育的自然环境、类型、规模、生产建设活动、发展趋势和危害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在近期应做好预防监测工作。  关键词 滑坡 , 滑动面,频数  Abstract: recent bijie city in guizhou in the landslide tend to be activ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velo
期刊
中图分類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实现城市与乡镇一体化的思考,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城市与乡镇之间共建共享目标,为处理城市与乡镇矛盾,缩小城市与乡镇发展之间的差距提供基础平台,协调城市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但我市处于国家的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摘要】高校基本建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开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其质量却得不到较高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校基本建设工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于这些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质量控制;思考  【 abstract 】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twenty-firs
期刊
【摘要】塑料排水板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有效运用逐渐发展与普及起来。由于塑料排水板的易于操作等等优良的特性,使得其在软基处理工程领域中渐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特点;工作原理;实例解析  【 abstract 】 plastic drainage plate in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an effective use of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安徽地区介绍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及措施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林业;生物;防控;措施;规律;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rest pes
期刊
摘要:建筑作为能耗最大的一种人类活动,其在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章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法、过程、理念的分析,探讨低碳经济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节能;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as the biggest energy consumption, a human activities, its design and
期刊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承载力和污水治理是关系到一个乡镇城镇化、工业化的水平,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乡镇给水排水规划是乡镇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中央通过了十个关于”三农“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
期刊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施工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今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this pa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与工程价格的管理,为实现建设项目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工程计价、工程定价与工程竞价的系统活动。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以市场为中心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也应该既全面又有重点,而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便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点,因为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因素
期刊
摘要: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是文化和信仰的传播体,是反映一个时期、地区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广州棋院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地域文化与现代场馆设计相结合,并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的生态特点、科技内涵、现代环保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时代感,地域性,资源整合,节能低碳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is the symbol of culture, is the sprea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