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思考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背景下,城市化的发展理念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持,使城市规划建设工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模式。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下,需要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及建设,通过对公众参与问题的分析,进行公众意见的收集,从而积极推进城市规划的合理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公众参与;控制措施
  1导言
  在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不断扩张与城市资源的稀缺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随之导致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时常发生偏离。在不动摇城市规划公共性的价值目标下,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制定必须突破政府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城市规划发展模式,同时保障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主体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需求呼之欲出。
  2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分析
  2.1政府主导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逐渐以立法形式将城市规划单一管理模式向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变,但公众参与度往往不强。而政府具有自利性,受效率至上观念的驱使,政府往往希冀通过建构公共部门来维护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容易忽略公民参与。例如《城市规划法》规定了城市规划须有公民参与,但对于公民参与与否、是否会对规划的效力产生影响却没有强制性规定,因而给各级城市政府留下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一旦城市政府采取消极的态度应付公民参与,那么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则不具备实际意义,流于形式,往往形成政府主导性规划的现象。
  2.2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机制和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国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没有明文规定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职责、权力和义务,因此,公众参与规划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城市规划缺少非盈利机构、企业、社区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使“个人”这种势单力薄的公众参与很难发挥作用;最后,市政府部门不重视公众提出的建议,不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不利于增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和互动性。
  2.3公众参与信息失衡,参与方式单一
  由“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舆情事件可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获取信息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政府有关信息的公开。虽说近年来,出现了听证制、电子政府等多种参与制度和方式,扩展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方式,但公众获取信息的形式仍是被动的,一旦政府不公开信息或者信息延迟公开,就会导致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无法具备具体的效能。
  3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建议分析
  3.1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制度
  要想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纳入到法律体系当中,为公众更好的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这就需要我国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治理”、能够提高有效性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出台《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法可依。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听证制度,改变传统的听证制度,可以探索网上听证、征求意见、新闻发布会等多種形式,使听证制度真正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制度保障。
  3.2政府转变执政观念,提升规划的公共性意识
  城市规划由以往的封闭性模式转变为开放性模式,由以往单纯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有公众参与的公共行为,要求政府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转变陈旧的执政观念。政府应该是代表普通公众的权力,应该要为满足公众的需求而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要以往“管理”社会、公众的陈旧观念,树立起“服务”社会、公众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以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城市规划还处于一种理性建构阶段,“注重城市内部的物质空间构造,注重城市诸要素之间的系统关联,而忽视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的利益需求和意志表达,忽视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意见交流。
  3.3强化公众互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要通过官方网站、热线电话或AP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积极搭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平台,认真听取公众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于热点舆情,要建立舆情搜集处置回应机制,主动发声,防止酝酿形成公众事件,造成管理工作被动。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一些痼疾顽症,除要及时互动外,还应强化问题的流转机制和部门问的协调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信访代理制,加大督办落实力度。
  3.4拓展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渠道
  城市规划管理中只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才能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进而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各级政府特别是规划部门要不断拓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渠道,建立有效的渠道体系。比如,规划部门要大力加强城市规划信息公开力度,利用政府网站、规划网站等对城市规划进行信息公开,同时还要保证城市规划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再比如,规划部门可以利用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互动,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规划的科研、决策编制、实施、监督中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政治与技术过程,政府已无法单一地主导城市规划。必须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和能力,拓宽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升我国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促使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上升到新高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森林城市群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森林城市群的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森林城市群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景观  森林城市建设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的创建工程,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宗旨,围绕增强居民对森林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正在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工具,在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上创建、分享、交流信息和观点,实现机构、组织、社区以及个体之间的广泛交流。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各种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社交媒体:档案管理;模式  1  社会媒体的解读  社交媒体,是能够将联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交通的发展,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大规模的建设,然而相当比例的运营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衬砌缺陷和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衬砌结构的安全性。文章深入的对高铁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更加有效的整治技术,希望为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铁隧道:衬砌裂缝病害;整治技术  1隧道工程质量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由于隧道工程是处于地下,所以其工程质量受到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国家大力发展建筑行业,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但众所周知,建筑能耗十分巨大,而当今时代又是一个资源能源稀缺的时代,节能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所以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充分应用节能理念,提高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结合实际,阐述了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
期刊
摘要:公路测量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于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努力提高公路测量的水平和测量方法,不断丰富公路测量的理论,完善我国公路测量的建设,希望在公路测量方面的研究能更丰富。  关键词:公路;施工测量: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公路施工整个过程,公路工程测量对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公路施工测量,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它对保证整个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中机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机电工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像机械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与机电工程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不仅推动了机电工程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是就目前机电工程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机电工程;安装技术;发展现状  机电安装工集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针对软土地基进行解决,这样才能预防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善我国的公路交通体系,使得我国初步完成了公路网络的构建。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坏,尤其是在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中,重载、超载现象较为突出,从而加剧了公路的磨损,使得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下降。当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缝、车辙等的缺陷时,将会对公路的使用安全性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公路的使用中应当加强公路的养护施工,通过科学的养护方法和适当的养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分析了一种摄影车上的升降机构,首先对升降机构的方案要求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方案总体设计;其次对水平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重点进行分析:最后阐明了方案的优缺点。  关键词:摄影车;升降机构:驱动机构  1方案总体设计方案为双剪式机构式升降装置,该机构原理如图1所示:  1.1方案要求  座斗长为1m(即上述原始数据中a=1000mm),宽为0.5m,高为0.5m,要求使用升降机
期刊
摘要:隨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社会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提供基本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相比,其水下施工的能力更强,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文章重点针对当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