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戏曲作曲包揽制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戏曲音乐创作机制的目的,在于寻找有利于中国戏曲音乐生存发展的最佳途径和解决既存问题的办法,这是每一个戏曲音乐工作者的基本道义。本此宗旨,故在拜读了张泽伦先生的《为作曲包揽制正名》一文(下称“正名”)后,还想就如下问题与张先生作些商榷:
  “正名”要为“包揽制”正什么名?
  “作曲包揽制”(下称“包揽制”)在创建功业的同时,又严重地伤害了传统戏曲音乐的生存发展,这是事实。连“正名”自己也认为,现在的“戏曲不可能再以梅兰芳的方式出现新的流派”,既然“不可能出现”,就意味着“断子绝孙”。要知道,戏曲演员的创腔能力是剧种音乐繁衍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之所在,演员丧失了一度创作权利等,就意味着演员创腔能力的衰竭和剧种音乐创新能力的丧失。当代歌坛最受追捧的是集作词、作曲、演唱,甚至伴奏于一身的演员,从创作机制上看,他们实行的就是被戏曲抛弃的演员负责制,由此拓展了整个歌坛的表演能力,将歌坛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层面,这是进步。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戏曲演员却要走与此相反的道路?难道歌坛上的作曲就不是“一门科学”了?歌手们能做到,但在戏曲却因强调作曲“是门科学”,而要剥夺有着数百年一、二度创作合一传统的戏曲演员的创作权利,由此导致演员创腔能力全面崩溃,这难道不是倒退又是什么?
  “包揽制”的现实处境怎样?
  随着“非遗”意识的深入和政府对于民间艺术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大,民间职业剧团和民间戏曲开始复苏和兴起。据中央电视台2007年10月3日报道,“湖南省现有民间剧团4100多家”。另据《文汇报》2006年9月15日报道,“仅嵊州就有民营剧团112个,全年演出约3.5万场,演出收入5100多万元。”我有个朋友,办民间职业剧团已有10多年,他们演的是“路头戏”,戏单上打着的200多部剧目“四柱头”(演员)都能演,同时也唱流行歌曲,跳迪斯科,很受老百姓欢迎。该团的小生,花旦在长期的演出中,还拥有了自己的观众群,这些观众就是认定要看他俩的戏,这或许就是“明星效应”之萌芽吧!音乐上他们依然奉行“演员负责”制,有时也请作曲家来根据演员的要求写些唱段等,这就是“三结合”制,很清楚,这里没有“包揽制”的份。被誉为民营精英的浙江杭富小百花越剧团的情况与此类似。我想其它各地民间职业社团所采用的音乐创作方式,或许与他们大体相同。
  “包揽制”的前景如何?
  “包揽制”只适合于“官办”院团,只能生产歌剧化的戏曲音乐,而“官办”戏曲就像是插在氧气瓶上的鲜花,一旦拔掉输氧管,就会顷刻凋谢。皮之不存,毛将何依?“包揽制”连自己的命都朝不保夕,怎么可能成为“正名”所说的“戏曲音乐走向专业化的必然,戏曲音乐迈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说回来,作为政府对戏曲的首要职责,并不是如何单方面地去扶植和生产歌剧化的戏曲音乐,而是要在如何保全传统戏曲及其音乐性命即根基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共谋发展。
  中国戏曲是一种民间艺术,离开了民间这块土壤就难于生存发展。作为戏曲音乐的创作机制,同样也只有落地扎根,才能获得真实的生命。
  至于如何评价“包揽制”几十年来的功过得失?今后它能否继续吃到政府的“奶”长期生存下去?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甚至能否把步子迈得更大些,路子能否走得更远些?抑或更弦换辙为“三结合”制,其中的利弊如何等等,则属另一话题,另当别论。
  恕笔者直言,当前的戏曲并不是谋求如何繁荣发展,而是能否保命的问题。只要强大的戏曲音乐自身的生存繁衍能力能继续存在,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生存发展就有希望。因此,实行何种音乐创作机制对于保全戏曲的性命更有利,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决不是“谁创作都行”这样一句话所能了事的。
  ■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聆听了六小龄童的演讲,很是精彩,所受启迪也是深刻的。真没有想到一个“美猴王”身上的举手投足之中竟然融入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传统;也更没想到六小龄童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竟是如此透彻。他的演讲主要讲了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相互借鉴。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真是太需要六小龄童这样的艺术家。  他从小学习韶剧,后来又学习昆曲,他之所以能将“孙悟空”表现得如此活灵活现,就像从书中走
期刊
编者按:声乐的钢琴伴奏者、艺术指导应该是一个什么职业概念?他们具有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职责应该是什么?在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中,许多正在从事这门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师生都难以回答。由于长期对这门专业缺乏系统、完整的定义、规范和要求,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指导”少之又少。      带着一系列问题,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马金泉(以下简称马)走访了钢琴演奏家、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张佳林(
期刊
不久前,总政歌剧团女中音歌唱家阎俊茹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回忆起当天高朋满座的情景,阎俊茹难掩激动。“走上舞台,台下满场的观众,我的家人、师长、朋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目不暇接。我平复了许久才唱出第一嗓”。    放歌生产队    出生于沈阳的阎俊茹和许多歌唱家一样,自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虽然父母都不是搞艺术的,但家里却歌声不断。“父亲喜欢京剧,我总跟在他后面学。我的模仿能力强,一会儿老
期刊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录音档案每年25个限额收藏,流行曲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专辑《颤栗》(Thrillerz)上月有幸成为今年被收藏的声音档案之一。  享有收录美国的“声音历史”美誉的国家录音档案(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corded Sound Referenc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声音纪录数据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20年,早期主要是以收集各个唱片公司提供的录音样
期刊
(续上期 第四级 第四项乐曲)  (二)《回旋曲》(OP.151 NO.1)狄亚贝里曲G大调,2/4拍,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小快板;回旋曲式。  这首回旋曲旋律都是弱起拍。注意:旋律都在右手,左手均为伴奏。周广仁教授曾有精妙评述:“旋律和伴奏,二者决不可平起、平坐。记住!所有的旋律都要‘高人一头’,只高半个头都不够”。学习这首回旋曲,不仅要学会技术上的流畅、音质的干净、音乐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学
期刊
学习声乐演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修正和进步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声乐作品的过程,特别是学习不断“放松”歌唱状态的过程。那么,怎样的“放松”状态才更加有利于声乐演唱呢?    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放松”的内涵    学习声乐演唱的声乐爱好者和学生,经常会听到“放松”这个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称为“放松”呢?“放松”主要是指身体协调统一的“放松”状态,以及气息的“放松”的状态。演唱
期刊
民族乐器一般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中国民族乐器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有陶埙、陶哨等。目前,我国已先后有多种民族乐器被印在了邮票上。  1954年8月25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特9《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成为我国发行的第一枚乐器邮票。图案是殷商时代乐器中最精美的石罄,雕刻有老虎形状,故又称“虎纹石罄”。1950年该件乐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  1983年1月20日,国家邮
期刊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作曲家时乐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16日15点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时乐濛同志1952年曾被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称号。时乐濛同志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如:组歌《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合唱《祖国万岁》《长征》《雷锋》《缚住苍龙》,合唱曲《英雄
期刊
宁波钢琴技师、钢琴企业家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每个家族都可以写一本历史册卷。    程定国世家      程定国之父早年学木工,兼修理风琴。程定国继承父业,18岁到上海,在电影院里踩机器风琴的踏板,为无声电影配乐。1890年,程定国与同乡黄兴祥合作经营祥兴琴行,程定国1911年退出新祥兴,在闸北开设永兴琴行。公私合营后,永兴琴行并入上海钢琴公司。  程定国的后人都在钢琴行业中服务。程定国的大外孙李大成
期刊
前不久,我欣喜地得到了一本书——《成人简易钢琴教程》,是李妍冰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拿到这本书,时尚的封面首先让人眼前一亮,封面注有“本书程度:零起点~车尔尼849”“自学或教学适用/可作为教材、辅助教材或补充曲目”。粗略翻看,书内有简谱对照、乐理知识,每首曲目有简明的讲解,后面附录有与其他教程衔接分析,随书赠有简谱对照本和一张录有所有曲目的CD等。第一感觉是非常系统全面,有许多其它钢琴教程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