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壁酰二肽及其类似物对吞噬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合成了细菌细胞壁的免疫活性产物胞壁酰二肽(MDP)的类似物和衍生物。测定了MDP及其类似物等9种胞壁肽对小鼠碳廓清率、巨噬细胞(Mφ)内酸性磷酸酶(ACP)以及Mφ和血清内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评价其对吞噬功能的影响,其中6个化合物为首次报告。MDP在刺激碳廓清率升高的同时,显著升高Mφ内ACP、Mφ和血清内LSZ活力;MDP的结构类似物壁肽丁酯、MDP(Val1)和MDP(Val1, G1u2)OnBu比MDP有更强的激活吞噬功能的作用;MDP(Val1, Gln2)OnBu有与MDP相当的激活酶活性的作用,但对廓清率无明显影响。结果说明胞壁肽通过调节Mφ分泌功能而激活其吞噬功能。LSZ活力是比颗粒廓清率更为敏感的吞噬功能激活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经典的HLA-DR抗原检测方法用的是血清学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近年来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SSO)探针对HLAⅡ类抗原进行DNA分型。PCR/SSO方法只需极少量的基因组DNA就能用点杂交来直接而准确地分析等位基因的差异。我们对34例上海地区汉族人作HLA-DR亚区的PCR/SSO分型,与RFLP分型进行比较。用40个DRB基因SSO探针进行杂交,结果与RFLP分型高度一
应用DextranT10将抗髓系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Zh805与柔红毒素共价偶联成单抗-柔红霉素结合物。经实验表明,单抗Zh805与柔红毒素结合后保留了80%以上的原抗体活性且抗体特异性以及柔红霉素的细胞毒性无明显变化。该结合物在浓度为20µg/ml时,对HL-60细胞的杀伤率高于70%。结合物与瘤细胞作用8小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导向杀伤作用,该单抗-柔红毒素结合物对多种白血病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本文研究了荷瘤小鼠脾产生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LICC)的能力及调节。结果表明小鼠荷瘤早期、中期产生LICC的能力与正常小鼠相同,晚期产生LICC的能力受到抑制。研究表明晚期荷瘤小鼠腹腔Mφ产生细胞毒细胞分化因子(CCDF)的能力正常,而其脾产生LICC能力受肿瘤诱导的Ts的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抑制可应用体外抗Lyt-2 McAb加补体处理脾细胞及在诱导LICC前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用基因重组IFNγ对3株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HR8348和HCI进行体外抗原诱导实验。IFNγ对3株细胞HLAⅠ类、Ⅱ类抗原和CEA均有诱导表达增强作用,对ras P21的作用则依细胞不同而异。IFNγ的诱导效应随着剂量增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亦与诱导前细胞基础抗原表达量有关。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HLA异常表达机制和意义摸索新的途径。
??细胞,观察NK细胞体外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作用增强(P<0.001),与γ干扰素组相比无差别(P>0.05),??作用有显著抑制(P<0.001)。结果表明抗独特型抗体可以作为γ干扰
期刊
期刊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尸检及活检组织中红细胞的病毒抗原、抗体及C3补体成份进行了原位检测,并以实验性流行性出血热乳鼠病毒抗原的体内示踪证实红细胞膜上病毒抗原的存在。红细胞的病毒抗原分布有三种形式:环膜型,膜颗粒型及全细胞弥漫型,前者较普遍存在于各组织的红细胞上,同时还可检出Ig及C3补体。另外本文还对红细胞病毒抗原及免疫复合物的性质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