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新疆民族舞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也造就了别具新疆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疆民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选非遗名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保护形式。如何对新疆非遗舞蹈在挖掘、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传承与发扬,是我们新时代新疆文艺工作者需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关键字:新疆民族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西域乐舞盛行的地方。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西域乐舞对中原及其他地区乐舞,也有深远的影响。汉、唐著名的于阗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都出自新疆境内。至今上述地区依然保持着乐舞风习,流传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新疆民族舞中包含了各地区、各民族所保存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记录了各地区、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劳动等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来源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紧贴人民的生活,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个性及审美习惯。然而,这些舞蹈形式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延续,少数则有相应的文字、图谱等资料的记载。这种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使大量的舞蹈形式濒临失传。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舞蹈正遭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互联网的便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与人之间再不需要依靠舞蹈来维系交流情感,电影、综艺等消遣物质的更新出现,使人们精神放松的方式也逐渐从舞蹈开始有了转变,这也是导致舞蹈慢慢走向消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将这些优秀的舞蹈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挖掘、保护、传承、发扬,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入选“非遗”名录新疆民族舞蹈形式
  1、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是新疆的蒙古族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舞蹈形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2、“麦西热甫”。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地区,是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场合,是民众学习、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民俗礼仪、文化艺术等的重要途径,是维吾尔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
  3、塔吉克族鹰舞。鹰舞的主要形式有“恰甫苏孜”、“买力斯”、“拉泼依”等。表演时多由一名男子邀请另一男子同舞,两人徐展双臂,如双鹰盘旋翱翔。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
  二、保护与傳承非遗新疆民族舞蹈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要保护非遗新疆民族舞的存续力,但不能扭曲其本质。
  非遗新疆民族舞不是僵死的,而是演进的,但是演进又不能脱离其背景或扭曲其本质。恒定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创造出来开始,就体现了群体的审美和价值观,从古到今,一脉相承。我们保护这些舞蹈形式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它们重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但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原汁原味地存在下去。
  二要保护非遗新疆民族舞的艺术价值,但不反对进行商业化利用。
  非遗新疆民族舞可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意的源泉,文化产业发展也可以为非遗新疆民族舞保护提供机遇,两者也都能够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反对遗产的商业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可持续发展。但在商业化利用中,也要避免商业滥用,商业利用要以保护存续力为前提。
  三是非遗新疆民族舞的保护不是为了排他,而是为了相互尊重和共同欣赏。
  目前,在非遗保护领域,正在倡导形成“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人人享用非遗保护的成果”的良性氛围。这应该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小目标。但是也应看到,在一些舞蹈形式,在一些地区,在某些传承人身上,还存在着“正统”之争。我们不否认非遗新疆民族舞有源头,但原真性不构成非遗保护的障碍。
  四是非遗新疆民族舞不是发展中的负担,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远远大于仅仅被保护,它还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遗新疆舞为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吸引游客,宣传本地旅游资源靓丽的名片,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非遗新疆民族舞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重视舞蹈教学。在学习与传承方面,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走向广场、走向课堂,向全社会进行舞蹈技巧指导,并身体力行地进行民族舞蹈文化知识的宣传,以此来提升全社会对非遗新疆民族舞的认知,使大家能够真正热爱新疆民族舞蹈文化,能够主动将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在非遗新疆舞的培训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引入自媒体等形式,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度,有效的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同时,非遗新疆民族舞的传承主要是由各个民族的舞蹈家和学习者构成,在对其进行民族舞蹈文化教育时,应将现代艺术与民族舞蹈文化结合,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中绽放光芒。
  三是融合现代传媒。在新媒体时代,非遗新疆民族舞的发展,可以广泛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以短视频的形式,向人们宣传民族舞蹈的魅力。将民族舞蹈文化与现代传媒紧密联系,使民族舞蹈文化逐渐向大众化发展,以此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对新疆民族舞蹈文化进行保护并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陈华.“非遗”舞蹈元素对群文舞蹈创作的体现[J].神州民俗,2019
  [2]张天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J].中国音乐,2018
  [3]麻孜娜.非遗视角下高校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策略[J].戏剧之家,2019
  [4]吴丹、何际峰.文化圈视域下非遗舞蹈“主体性”传承区的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2017,07
  [5]金秋.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文化馆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政府在重整人口流失严重的乡村过程中,寻找到了以当代艺术为媒介,展现日本乡村魅力的发展模式,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就是以当代艺术重构乡村力量的第一旗手。在艺术作品的创作空间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山林、农田和空闲的校舍、民居、仓库;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当地村民们从排斥到提出宝贵意见并协助艺术家完成作品的过程,使每件作品的背后都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这样的越后妻有成了自然、村舍与艺术
期刊
中国画自古至今由水墨画和彩墨画个画种组成,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深浅不同的墨色所画出的画。在古代的画史论中,大都以单纯的墨色为主,主要表现的是墨色的效果。墨色出现深浅不同的变化称之为“五色”,而色彩只是用来做简单的修饰,往往也只是单独一种或两种颜色。然而近代绚丽的色彩和墨色的并举使用,达到彩与墨的交辉融合,这从绘画形式上来讲是一种新的创造,在绘画的发展史“彩墨画”从此开启了新的篇
期刊
摘要:鲁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工艺,它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传统艺术刺绣和现代艺术刺绣,是古代中国"八大名绣"之一,同样也是目前山东地区的最具有民族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刺绣。鲁绣色彩浓厚艳丽、图案寓意吉祥如意、针法精巧细腻多变,风格既粗矿奢华豪放,同时反映着山东人年轻、老实本分的个性。鲁绣的艺术精髓在于是一种被誉为"东方一绝"的优良传统工艺,本文目标是在继承和保留鲁绣独特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
期刊
摘要:本文的宗旨将放在初唐文化背景下,来进一步分析魏晋草书意识觉醒到初唐书家传承及审美意识深入考察,书家以唐太宗为例,探究其崇尚王羲之书法技法及审美艺术的接受,魏晋南北朝书法(尤其是草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又对魏晋草书典范化与初唐书风的艺术追求做出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初唐;魏晋草书;审美;接受  魏晋草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极盛的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此时期思想解放,文化活跃,实用性目的减
期刊
摘要:《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左传》在近些年来被广泛的研究。“以”字在《左传》中随处可见,“以”字也是先秦时期人们用语的一个习惯,也是古代汉语研究当中的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将通过分类整理《左传》中所出现的“以”字,进而分析出《左傳》当中“以”字不同词性的用法。  关键词:《左传》;“以”;用法;功能  前言  《左传》这部著作无论是其文学
期刊
摘要:竟陵派是晚明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诗歌创作追求幽情孤绪、生涩奇拗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土壤,包括晚明特定的时代文化环境、竟陵文人个人的生活遭际以及文学理论上的新变。通过对其诗风成因的浅析,有利于人们对竟陵派的诗歌和文学理论有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竟陵派;生涩奇拗;诗风成因  明代是一个文学思想相当活跃的时期。各种创作倾向、各种理论主张,分立门户,议论纷纷。竟陵派是产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相辅相成。在发展的过程中它吸取了戏曲中的元素,以中国戏曲和武术作为文化审美基础和动作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种。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之间的关系,挖掘戏曲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具体应用,充分展现戏曲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应用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戏曲元素;发展  戏曲元素指的是构成戏曲本体的各种要素,
期刊
摘要: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本文将探索京族哈节内涵中多方面的传统习俗,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其传统文化的岁月沉淀。  关键词:哈节;唱哈;独弦琴;民间仪式;服饰  节日,是人们的一个调节点与兴奋点,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通过节日,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从人民的思想领域来讲,人们把当下所处的环境、过去以及未来看成一个完整体系,如果这个体系缺少了三者当中的任何一个環节,都会对整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知识是永恒不灭的,过去流传至今的知识更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检验,是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基础中。而文物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是对过去几千年悠悠历史发展的见证物,保护文物的过程
期刊
摘要:蒙古族作为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一直过着逐水而居的生活,在整个蒙古族文化中,舞蹈的存在使其更加熠熠生辉。蒙古族舞蹈是蒙族民间舞蹈的通称,是一种极具本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因深受草原文化以及游牧文化的影响,使得它的基本特征展现出一种不仅生动大气,而又富有特色的一種状态,同时,蒙族人民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因此善长通过灵活的下肢、矫健的步伐为我们展示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