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地理知识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r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不利于高中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导致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主要原因,地理课在初中、尤其不受重视。在德育教育中引入地理教学中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学生地理知识现状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通过随机调查,高中学生地理知识匮乏主要表现为,对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清,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一门学科。在人们的心目中,地理只是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等知识的学科,一些学生只知地理学研究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内容。另外一些学生对国内普通的地理常识也了解甚少,一些学生对国内各省市的方位辨别不清,有的同学以为辽宁省位于北京的南部;有的学生对国内主要城市位置叫不准;有的学生以为重庆还是四川的一个省辖市,海南还是属于广东省管辖等等,更不用说世界时局的变化了。一些学生对国外地理常识的了解更是了解得一塌糊涂,2003年3月22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一名学生问我伊拉克在美国的哪个洲,使我大为吃惊。
  以上可知高中学生地理知识匮乏,确实值得我们各方的重视。高中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高中学生如此匮乏的地理知识,谈何成为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基础厚、素养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创新型人才。
  一、导致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主要原因
  导致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主要原因,初中基本不学,地理课在初中、尤其不受重视。在初中,地理学科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也缘于不参加中考。在当前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很难让各界关注地理教育的发展。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最多能找到回家的路。许多中学地理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随意减少地理课的课时,为所谓的“主”科让路,以中考科目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在高中,高考取消地理使广大地理教师如遭雷霆之击,如入黑洞般的诸多专家、学者的呼吁也使我们仅有的一线希 望渐趋破灭,高中地理教学愈加举步维艰,主要表现为:1、教师自信心一落千丈,失落感陡增;2、学校领 导不加重视,教师地位下降,积极性受挫,人才大量流失或闲置;3、受高考指挥棒的干扰,学生学习兴趣锐 减,教学难度剧增。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 ” 的现象,“三少 ” 是指专业地理教师少(含专门教师)、教研活动少、地理知识信息少,“三低 ” 是指地理师资达标低、课堂效率低、思想认识低。
  不少地理教师教学不得法,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包办代替,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有的教师只讲文字内容,而不讲解插图;有的教师不善于提问,学生答不出就不断埋怨;有的教师不会指导学生看图用图;有的教师干脆在课堂上带读课文,将地理课上成了语文课,而不管书上的图像及其它环节,只让学生在书本上画认为的重点内容,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甚至让学生自习,任由学生。这样的地理教学怎么会有出路。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地理技能?
  一些高中课程组织过分强调学科发展需求,形成了简单的压缩型课程体系,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一堆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靠什么就业;也有些过分强调职业发展要求,形成了原始的职业培训型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使得地理课程很难登上非地理院校的大雅之堂。
  面对快速变革的社会,面对迅速发展的地理科学,面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地理教育非有大的改革不可。历史上的地理教育改革进行过多次,但有不少改革结果未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有些结果无法推广,地理教育改革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一些弯路,除了历史上"左"倾思想的干扰之外,地理教育改革缺乏地理教育研究作为基础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改革中重大举措的出台,都事先有地理教育研究作为基础,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短视性减少不少。例如,历史比较研究,境外比较研究,总结了近代我国实施地理教育的经验教训,以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地理教育的经验教训,指出了地理教育改革历程中曾出现的覆辙,避免了当前地理教育改革中重蹈。地理教育跌入低谷的一个很大因素,是对地理教育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对此,地理教育者要加强学科的再认识,既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困难,又要看到新的机遇与前景;既要看到;既要审视、剖析国内地理教育不景气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搞好自身建设,又要加强国际协作,努力与国际通用 标准接轨,抓住机遇,全方位、多渠道辐射宣传,帮助他人(尤其是决策者)更新观念,提高全社会认识水平 ,升华地理学科的地位,彻底扭转来自社会和地理教育工作者自身对地理教育的错误认识。
  二、解决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的手段
  解决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的手段包括开设地理选修课程和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相关地理知识的内容,具体而言:
  (一)开设地理选修课程
  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及其以前初步形成的各种素质需要巩固、完善和全面提高,课程体系应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职业方向个性化成才;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人才知识结构的确定不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适应社会发展,使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以保证学生目前和未来的社会生活需要。人文与科技素质模块的设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保证学生目前和未来的社会生活需要。地理教育在国情、审美、智能 方面的应有作用,又要看到在全球意识、人口观、生态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素质教育方面的特有功能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的新的使命。在高职开设地理选修课程时,做到:   1.地理教材改革,应在 “变”字上下功夫,在继承和吸收中求创新、求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图、文、作三者有机结合,为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奠定必要充分的教材基础,使其适合高职学生的“口味”。
  2.地理教学过程的优化,地理教学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比能力培养更重要。而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又依赖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受封闭式传统地理教学过程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习惯于“师讲生听”、“从师到生”的单一教学流向,教学环境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开放 式的教学过程更注重运用现代化多种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与学 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信息反馈。即多采用“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展开联想——组 织讨论、启发思维——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练习检测,获取反馈”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 激活学生的大脑和各种感官,达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使其适合高中学生的思维习惯。
  3.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教学品质,道德规范,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中学校园的局限性、封闭性和经费、资料的不足又限制了地理教师对开放空间系统中新教学理论、教学研究成果、现代教学手 段的可容性和承载力。一些新的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新的方法,用之甚微。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地理教育期刊的办刊力度和导向,成为教师学习、交流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园地;一方面,要走出校园,通过走进大学课堂,接受继续教育和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层面,以振兴地理教育和迎接未来的挑战,增强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的重视。
  (二)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相关地理知识的内容
  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需要造就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一大批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备职业化特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地理学科的内容,促进地理教学与品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使他们正确认识国情、国力、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宇宙观、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增强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和发展意识。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中引入地理学科的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在德育教育中突出地理学科的政治导向教育 根据教材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导向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因此,我们高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机和场合,向学生灌输正面知识,增强他们的政治辨别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在讲授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可以引入地理课程中“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这段内容,向学生强调白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享受的特权和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然后再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和看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的图片。这说明一贯标榜“自由”、“平等”“人权”的美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权”,是美国却打着“人权”的招牌对中国进行多次恶意,从而剥下了美国虚伪的漂亮外衣,使学生明辨是非。2.在德育教育中突出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也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克服自卑感,增强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
  总之,解决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极其匮乏的手段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使高中学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高中学生探索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体验地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事、明事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只有让学生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进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摘要】历史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戴安娜·诺维茨曾经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观念下,教育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要贯穿学习者的整个一生。 因此,在课程理念下,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并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抓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不变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的各种病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法。  关键词:桥梁病害成因加固方法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延长,很多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性能,如果不及时修补和加固,甚至会危及桥梁的使用。因此,需要做出正确的桥梁技术状况调查,掌握确切的病害情况并进行成因分析,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制订相应的加固方法对桥梁进行加
期刊
巨丰大豆系中国农科院从日本引入。其籽粒鲜黄质优;植株分枝多达15个,每株结英250-500个;株高80-120厘米,叶大肥厚深绿,光合作用强;抗倒伏,抗病害,耐瘠薄,春夏播均可;全生育期120天;百粒重
期刊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对此问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期刊
初中历史课堂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眼、嘴、耳、手、大脑等多种器官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发展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升历史课堂质量。历史课堂上如何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活动,谈一
期刊
【摘要】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造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根据新课改标准要求转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展开探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