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那属于自己的“屋子”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哲珠的小说看似比较单纯——简明的结构、简单的人物关系和简洁的意象已然构成了一种简约主义的叙事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深度追求。在《老寨》《祭坟》《月光光》《无法言说》等小说中,她关注的是旧有生活方式的失落带给人的伤感和困惑,希望用文字留住乡村醇厚的生活记忆,以及浸透在日子里的温情和传统的伦理价值。她反复书写着乡愁、逃离、失落与孤独,苦苦寻觅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与一些同龄写作者相比,王哲珠既不炫耀技巧,也无意精神撒娇,更少有物质气息,文字显得淡定而清新。她的新作《寄居时代》,再一次显示了她以简驭繁、以小见大,追求个人化美学风格的努力。
  《寄居时代》看上去颇像一部成长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一直苦恼于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小时候,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检查,“我”经常和奶奶躲在山上的“泥屋”里;长大后为了在县城求学,只好寄宿于舅舅家;读师范后,放假不得不去小姨家借宿;等到母亲在县城里买下了房子,“我”觉得“这房子很陌生,我没法习惯这是我的家”;毕业后到一个偏僻的乡镇当老师,学校给了“我”半间办公室作卧室,可“我”觉得这也不是“家”,最后决定辞职去外地的一家私立学校……“我”厌恶寄居生活,即便舅舅、小姨对“我”再好,“我”依然感到孤独,无法找到“家”的感觉。“我”渴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可是始终不能如愿……小说采用的是单线条叙事,情节简单、波澜不惊,人物关系也很单纯,几乎没有戏剧性冲突,但叙事如行云流水,十分流畅,绵密的细节设置,清新朴素的语言,自有一种阅读吸引力。
  “屋子”是这部小说的核心意象,具有强烈的隐喻意味。首先,它是物质层面的,是温暖、舒适的庇护所,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从远古时代开始,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屋子”——石窟、泥屋、茅屋、木屋、毡包等等,有了“屋子”也就有了“家”,它使得在大地上奔走、劳作的人获得安全的栖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屋子”也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譬如小说中的母亲竭尽所能在城市里买下房子,这意味着他们一家人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并拥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也拥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尊严。由于小时候上山躲避计划生育的特殊经历,“我”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才对“屋子”特别敏感,以致后来宁可流落街头,也不愿去亲戚家寄宿。“我”渴望安全感,更渴望尊严。它又是文化层面的,是乡愁的象征。我一直怀念故乡的老屋,因为它是永恒的温暖的“家”,承载着“我”生命的最初记忆,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和那片土地所孕育出的伦理价值。哪怕当“我”师范毕业之后,因为传统观念问题而不能回去工作,哪怕它已显得“荒芜”,“我”依然充满眷念,因为它是永远的心灵慰藉。它还是哲学层面的,是女性精神独立的象征。伍尔夫有一部广有影响的著作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激烈地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宣言,“自己的房间”因此成为具有特指意义的符号。但是,王哲珠在使用这个“符号”时,并没有刻意站在性别立场上表现对男权意识的反抗,而是聚焦于对人的精神独立性的反思。无论是物质、亲情还是爱情,都不能成为“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羁绊,“我”需要的是一个身心皆能自由翱翔的空间。“屋子”的丰富象征意味,使得这部小说更具思想张力,也使得她的简约叙事不那么简单——她经由日常生活经验通向了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深入思考。
  尽管“我”渴望一间自己的“屋子”,渴望“家”,但“我”并不满足于现实中的“屋子”和“家”。从“我”爱上画画开始,也许就已注定了“我”的命运,那就是流浪——去远方,寻找……这个过程本身也意味着结果——抵達自由之境。
  小说中不断写到“我”的绘画作品,这也是重要的隐喻符号。在“泥屋”的时候,“我画了第一张完整的家”,“奶奶很满意,承认跟我家的院子一模一样,只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把院子画在半山腰”,这就暗示了“我”心中的“家”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那个“家”。上中学之后,“最喜欢画一个孩子,看不出是男是女,只知是个流浪儿,……走到哪算哪,想去哪就去哪,想怎么呆就怎么呆……”“流浪儿”是自由的,所到之处皆可以为“家”。读师范之后,“我画一个奔跑的女孩,她跑得那么快,……她像在草原上奔跑,但远处全是楼房,楼极高,直触天上的云,楼极密,像错杂的蛛网”,“女孩”使劲奔跑,更像是要试图挣脱蛛网一样的生活。到饼干工厂打工时,“画包饼工,画宿舍里那些女孩,发现画这些时,我的画里有热腾腾的生活气”,实实在在的生活将“我”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拉扯了出来。去公园里写生,把湖对面的商店画成古堡,想象“我”是古堡的主人,这依然表达的是“我”对另一种生活的的幻想。一个月明之夜,“我”站在操场上产生幻觉:“我长成一棵树,亮绿色的枝叶,在月光里招招摇摇,……”“我”决定画下自己长成一棵树的样子,题目叫《人树》。“我”画画的过程就是精神探索的过程,“人树”的诞生象征着“我”在精神上的成熟与涅槃。它不仅隐喻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也隐喻了新生——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返回“林中路”,心灵最终获得安栖。
  在小说的结尾,王哲珠借凤凰树之口说到:“那时,人类走得到的地方就呆得住,没有房子,但所有地方都是他们的。”为什么当代人不可能这样呢?因为我们失去了广袤的原野,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奔跑,失去了对远方的渴望。在本质上,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屋子”,只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寄居者——这是一个“寄居时代”。凭借婉转而平静的叙述,王哲珠传递出了由生命深处渗出的感伤和忧虑。
  《寄居时代》并不是一般性的成长小说,它摆脱了青春叙事对封闭的私人经验的迷恋和对自我情绪、感受的恣意放纵,而是像谢有顺所指出的,“她(指王哲珠)渴望接通现实这一粗大的血管,探出头去,以实现对私人经验书写的超越”,“把时代性议题融入到个体或家庭的遭际之中,以期让写作重获关注严峻现实、思索生存命运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超越了对生活的简单摹写,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思考人的存在,并对现代性进程中人的心灵困惑展开了自己的追问。
其他文献
山 魈  竹林深处,是一座老厝。典型的闽南风格,正面的中堂没有大门,迎面就是一个乌木香案,摆着几个暗红色牌位,常年香火缭绕,将厅堂四处熏得铁青。两侧厢房,用黑黝黝的门板隔开,是几个前后相隔的房间。这村里数得上号的老房子,住着一户姓宋的人家。  宋家出美女,老宋头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儿,慢慢的都长成婀娜的姑娘。入夜时分,我们这些小孩,就特别喜欢跟着村里的半大小伙,去老宋家玩闹。这么闹哄哄过了几年,几个女
期刊
我生于宁波,十二月四日是我的生日。这个时节,地处江南的宁波在气温上仍属乍寒还暖的深秋季节。听我母亲说过,我的出生日期可能并不准确,但出生时辰记得在午饭后不久,大约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我出生的时节可真算是个“多事之秋”。母亲怀上我后,腹部比怀我姐姐时还大很多(我姐姐出生时有九斤一两),于是邻居们都说我母亲肯定是怀上了双胞胎。那时我父亲在宁波乡下一个叫“甲村”的粮库当主任,农村小医院条件简陋,
期刊
一千年有多远?很远,历经两宋元明清。  一千年有多远?不远,它就在一株树身上。  在浙江义乌市最北面的村庄——大陈镇红峰村有一株1300多年的古银杏,植于唐代,虽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一到秋天,一层层金黄色的落叶厚厚地堆积在山道上,像莫奈笔下的油画般绚烂,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旁边有一座古桥,台阶上也积满了银杏的落叶,仿佛所有秋天的美都集中到了这儿,让人惊艳。  据说,这株树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
期刊
蒋话,青年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杀手的礼物》《斋冷》。  一  “好想纳妾啊。”  林鲸清喝了一口酒,微扬起头慵懒地望着窗外,眼睛里看到的仿佛不是戏墨轩对面那棵刚抽芽的绿柳,而是一个待字闺中的二八少女。  “或者,偷个情也行。”他补充道,舒服地翘起二郎腿,脚上那双梁福字履沾染着风干的泥渍。  我毫无防备,喷出一口酒。  之前明明聊的是他早上那趟镖,在清溪遇上山贼的事情,或许隐约提到过“压寨夫人
期刊
一  端午前一天,老王想去山上采些新鲜粽叶来。他喜欢吃粽子。南山村人包粽子都要用当年生的新粽叶。他没有跟别人说,独自一人骑着电动车往山里走,走到马路尽头,把电动车藏进草丛中,然后爬山,却在某个山坑的某个溪水缠绕的大青石上静坐了一整天,天色暗下来了才跌跌撞撞走下山。  母亲找他找了一整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老王不在眼皮底下,她就要找。哎,老神经死哪儿去了?找的过程她会发现很多问题。凳子跌倒了,
期刊
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口袋里有一把刀,你会怎么样?我就这样开门见山地问喻国明。  喻国明停顿了一下,显得有些尴尬地看了看我,见我炯炯地盯着他,他垂下了头,然后搓了搓自己的鼻子,然后,结结巴巴地嘟哝,我的口袋里怎么会有刀呢?我连水果刀都没有,真的,不骗你!他的脸猛地涨红了。  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我只是说假如,没有说你的口袋里有刀。  “假如有”什么意思呢?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根本不成立!喻国明的脸愈发红了
期刊
余志刚,象山报媒编辑,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余志刚散文》《满纸烟岚》,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花城》《山花》《随笔》等,曾获“大红鹰文学奖”“《飞天》10年文学奖”。2008年搁笔,2017年拾笔再写。  文学港  一  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廿八日戌时,京郊通州的马家庄别院陷入了一片死寂。透过镂空的明式花窗,一灯如豆之下,辗转病榻的李贽终于草就了一纸“遗言”:聂政与屈原的辞世,是
期刊
夜间的森林中  夜间的森林中有一朵火焰:一個  波状光圈,在它的那边一无所有  因为我们在这里,在中间:  觉醒的叫喊、歌声、笑语……  如今柴火都消失,火苗  终止。我们也说:人类  终止。而里仍有火焰的  什么东西。然而一无所有:  黑暗和我们看清的存留的一切:  我们的脸突然全部如此  不同,树木的黑色轮廓在此处  上面躬身,有几许更明亮的天空,  寒星。无人知道我们  为何沉默得如此之久 
期刊
徐衎的这篇作品被命名为《淡呀淡的光》,我在阅读时首先关注的却不是光的意象,还有和光有关的“看”这一行为。作者提示这一阅读路径自有其意义和理由。除了题目涉及光,在正文中,光的意象也反复出现。比如小说在行将结束的时候曾写到:“一束太阳光从窗帘缝隙里射进来,照亮了室内的浑浊,小乌扬起手,扇了扇在光束里飞舞的烟尘,说了一句,‘原来光也会脏的。’”作为叙述者的“我”,也担心小说中那个率真的女孩小乌长大了会“
期刊
隔着光阴与遗忘,徐海蛟能化文字为大鹏,载着读者越过千山万水,抵达与故人的身心对接吗?《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言:海蛟书写历史故人特别拿手,特别自如。我们看到他有一种神灵附体的感觉,时而和历史人物对话,时而历史人物成了他。他情愿把自己揉碎写到里面去。宁波大学教授任茹文评价:炽热的情感与真诚的敬畏全在海蛟的文字里。在一团乱糟糟升腾起的人间烟火中,他怀揣着对生命的爱与忠诚。  三十三岁作者遭遇突如其来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