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记:不敢忘怀的文学良知与善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来难忘,我是78级的大学生。那一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考戏剧文学常识和写作两门,前者试卷上有一道解词的题:“举国欢腾”和“百废俱兴”的“举”和“俱”各自的词义。我答对了后者,却答错前者。这两个成语,具有特殊年代感,和我完全个人化的考试记忆,竟然如此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中,有些年月,千载难逢,不同寻常,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个人。
  70年代末,就是这样的一段年月。
  那时候,“四人帮”刚刚被粉碎,国家和民族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才忽然觉得悲尽兴来、物转星移,才一下子觉得报国有门、济世对策,也才真正明白了“举国欢腾”和“百废俱兴”是什么意思,仿佛天都格外地蓝了起来。
  彼时我在北京郊区一所中学里教书,业余时间到丰台文化馆里参加文学活动。文化馆里聚集着一群爱好文学的志同道合者,其中有后来成为报告文学家的理由、小说家毛志成、儿童文学家夏有志,不幸英年早逝的评论家张维安……不过三尺微命,都是一介书生,在此之前,大家并不认识,却仿佛惊蛰后的虫子一下子冒出来似的,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般聚在了一起,坚信东隅己逝、桑榆未晚,将一份几乎丧失殆尽的文学旧梦,像是普希金童话诗里那条小金鱼一样,让渔夫撒网般终于捞了上来。
  我们一起编了一本叫做《丰收》的内部文学杂志,和那个“百废俱兴”的氛围是如此吻合,在那间也就10平方米的小屋里,激情和想象驰骋,争吵与辩论共存。或是剪灯听雨、拍窗对月,或是清茶浊酒、白雪红炉,或是干脆吃着5分钱一个的烧饼,喝着白开水,润着早己争執得沙哑的嗓子,将我们彼此写的小说或诗歌,像在舞台上一样充满感情地朗诵着,然后相互毫不留情地批评,突然冒出的好建议和噼噼剥剥的煤火一起蹿起来。我们甚至为文章里多了几个“的”字到底要不要而激烈争论,仿佛哈姆雷特在追问“是生还是死”一样认真而执著。
  我们也常常结伴,骑着自行车,一列长龙浩浩荡荡地从郊区出发,把车铃转得山响,一路迤逦而来,杀向王府井的新华书店,不惜排着小半天的长队,为了买那些重见天日让我们渴望己久的古今中外名著。那时,托尔斯泰的《复活》1.85元一本、雨果的《九三年》1.15元一本、两本《古文观止》才1. 50元……
  文化馆的文学组组长是理由,他大我整整10岁,为了能够让我抽出一段时间专门到文化馆里安心创作,他骑着破摩托车跑到我们学校里,磨碎了嘴皮子,找校长为我请假。他还骑着那辆破摩托车大老远地找到我家,为的是带上我风驰电掣地穿过半个北京城,跑到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去看一场当时的内部电影。而在大雪纷飞的春节头一天,张维安一身雪花雪人一样推开了我的家门,为的只是因文学而联系在一起的情感,还有一点点当时他那么坚定的希望,他总是果断地鼓励我说:你行,一定能行!
  我对自己的写作并没有信心,而且,投稿对于我来说更觉得山高水远,烧香找不到庙门一样渺茫,心里充满忐忑,却莽莽撞撞地开始了我投稿的生涯。那时候,投稿很简单,将稿子塞进一个牛皮纸的大信封里,在信封的右上角剪下一个三角口,再在信封上写上“稿件”二字,连邮票都不用贴,直接扔进信筒就行了。至于稿子是一去豪门深似海,泥牛入海无消息,还是幸运地得以刊用,全凭稿子的质量,再有就是运气了。
  我底气不足,投寄进绿色信筒里的第一篇稿子,并不是我自己寄的,而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田增科。我写了一篇纪念周总理的2000多字的散文《心中的歌
其他文献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又是随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都有进取心和认同欲,希望他人能理解和接受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人们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
期刊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物  没有被人说过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感觉  需要我來说出  下雪的早晨,我会感到惶恐  我仍然没有理由说些什么  在秦朝或汉朝庭院里,下雪  就使文章更加优雅  我看到的世界纷乱、宽广,如同回忆  我的内心悲苦,徒劳搜着坚固的东西  我也想过,一次下雪或许就能改变我  但我宁愿保持沉默  我甚至不会询问我是谁  当雪花漫天飞舞,将我淹没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笔头烂去  谈什么万古愁  也不必談什么峭壁的逻辑  都不如迎头一棒  我们渺小  但仍会战栗  这战栗穿过雪中城镇、松林、田埂一路绵延  而来  这战栗让我们得以与江水并立  在大水上绘下往昔的雪山和狮子。在大水上  绘下今日的我们:  一群弃婴和  浪花一样无声卷起的舌头  在大水上胡乱写几个斗大字  随它散去  浩浩荡荡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