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韵大鼓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单位:北京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曲艺团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在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韻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而形成的专唱短篇曲目的鼓词类曲艺音乐。1946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后,伴奏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结合唱腔托腔保调严谨自如;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京韵大鼓有以下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
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唱词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为上下句的反复,并且比较讲究语气韵味,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也有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京韵大鼓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可分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调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长腔、悲腔等。平腔适于叙事,高腔表现激昂的情绪,落腔则表现平缓轻松的情绪。
京韵大鼓的伴奏音乐可分为“过板音乐”和“唱腔伴奏音乐”两类。过板音乐:是单纯的乐器音乐段落,用在唱段开头和段落之音的“过板”句与句中音或乐逗之间“小过门”比小过门还小的叫“垫点”。唱腔伴奏音乐,可随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点”。伴奏旋律一是同唱腔旋律的加花伸长,连结乐逗自由,对唱腔陪衬,此外还运用一些烘托气氛,表现特定情节的伴奏段落,如“击鼓骂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京韵大鼓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闹江州》、《大西厢》、《祭晴雯》、《黛玉悲秋》等。有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解放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
单弦牌子曲(含岔曲)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单位:北京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
单弦牌子曲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的曲艺曲种。清光绪年间,曲艺艺人随缘乐以八角鼓的曲调,自编曲词,自弹三弦自唱,后发展为独立曲种。曲目都为短篇。曲艺的一种。串连各种曲牌以演唱一段故事﹐有乐器伴奏。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
清末民初,许多单弦票友下海卖艺,出现了不少著名唱家,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当中有善唱时调小曲者,有善唱昆高曲牌者,这些曲调多被纳入单弦唱腔曲牌中,使单弦唱腔曲牌增多,表现力增强,所知单弦曲牌计有一百余支。这一时期,是单弦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众多的名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最享盛名的有荣、常、谢、谭四大流派。
扬州弹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弹词原名扬州弦词,是用江苏扬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汉族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高邮、里下河一带,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在清初,评话艺人往往兼工弦同,乾、嘉以后才逐渐分开,清代中叶盛行期间,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扬州弹同的传统书目,已记录的有《珍珠塔》、《双金锭》、《倭袍记》、《玉蜻蜒》、《落金扇》、《白蛇传》等8部。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
扬州弹词的唱词以对偶的七字句为主,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音乐曲调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由明代俗曲衍变而来;二是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戏曲的部分曲调加以改革;三是艺人创作。曲牌有〔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调〕等。唱词还有加演于正书之前的“开篇”。内容多是咏人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说白除要求掌握一般节奏外,还有快工(又名“推宝塔”)、慢工、绕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为常用和难说。说白要求换气时不使人有停顿的感觉,须做到“书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二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连手的动作都很少做,重在面部表情。 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双档演出,二人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上手演员侧重叙述,唱曲大多由下手演员担任。
扬州弹词唱词安排在书词当中。常用曲牌有[三七梨花]、[锁南枝]、[沉水]、[海曲]、[道情]等,以羽调和商调居多。曲调朴实典雅,古色古香,多年来少有变化。唱词有代言体和叙事体,一般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伴奏“上、下手”协调默契,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伴奏“上、下手”协调默契,三弦弹骨架音,疏放雅朴,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 扬州弹词经常上演的传统书目有《玉蜻蜓》、《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刁刘氏》、《双珠凤》、《双剪发》、《白蛇传》等。《黄金印》、《金瓶梅》、《二度梅》、《倭袍记》、《大红袍》、《天宝图》、《麒麟豹》等,均已失传。传统书目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家庭和社会生活故事,扬善惩恶,褒忠貶奸,所谓“小书”是也。每部可演15至20场,只有《玉蜻蜓》、《双剪发》书词较长,分别可演60多场。书目大都据说唱(弹词)印本改编,内容比印本丰富,也颇有与印本不同之处。
长沙弹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弹词是一种湖南省的城市曲艺,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沙弹词在清同治年间就已经形成。最初以鼓板唱道情,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曾详细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于1863年(同治二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 后来,发展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有了两人对唱: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二人对唱。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1927年后,开始进入书场、茶馆,坐棚说唱中长篇故事。
长沙弹词的曲本散文、韵文相间,说唱结合,以韵文的歌唱为主。说白又有散白、韵白两种。唱词多为七字句。早期的唱腔简单,只有板式变化。后来吸收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成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说来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有九板九腔。九板有平板、慢板、快板、散板、哭板等;九腔有平腔、悲腔、欢腔、柔腔等。不同的腔调分别用在各种板式中。平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平腔是平板中用途最广的腔调。
长沙弹词节目中的短段称为“小本”,如《林英自叹》、《湘子仕图》、《宝钗记》等,长篇有《月唐传》、《七国志》、《水浒》、《西游记》、《杨家将演义》、《慈云走国》等,新编曲目有短篇《贺庆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东郭救狼》、《智闯鄱阳》和《郭亮》等。
杭州评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评词,俗称“杭州小书”,是用杭州方言又说又唱地讲述故事的一种弹词类曲艺,属弹词类,流行于杭州、余杭、萧山、桐庐、绍兴、诸暨等地。它形成于明末淸初,系由南词演变而成,当时称“文书”。又因它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琴书”。该曲种从清中叶开始兴旺,清末民初艺人多达八十余名。民国四年(1915)成立“评词普育社”和“评词广裕社”,并形成了数家艺术流派。1958年,杭州评词艺人全部加入杭州曲艺团。
杭州评词的三十多部长篇传统书目,大都取材于深闺爱情、才子佳人,如《双珠凤》、《珍珠塔》、《黄金印》、《白蛇传》、《粉妆楼》、《白鹤图》、《双金花》等,一部书少者可说十五天,多者可达一月。此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反映杭州风土人情的“提唐诗”(即开篇)。
绍兴词调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词调,又名“花调”,俗称“话词”。系由盲艺人(女性居多)演唱的绍兴地方曲艺,由三至九人分脚色演唱故事,是弹词向摊簧过渡的一种曲艺。流行于绍兴及其周边地区。
宋代和明代的资料中均有关于绍兴“盲翁作场”唱曲艺、“村瞎子……弹唱词话”及“搊弹说词”的记载。绍兴词调现存的书(曲)目及其内容、唱词词格、演唱形式等,都反映出它与兴盛于元、明的词话有传承关系,是相当古老的一个曲艺品种。1916年12月12日,鲁迅先生家演唱“花调”——绍兴词调,庆贺鲁母六十寿诞,可见绍兴词调当时颇受市民欢迎。20世纪30年代,绍兴词调相当兴旺,艺人有五、六十名;50年代初进行艺人登记时,尚有22人;至60年代中,还有10位艺人。60年代中期尚有十位艺人演唱。
绍兴词调的传统长篇书目,旧传有十八本,现在仅存八本中的三十六回,失传严重,且其中有些是绍兴词调特有的书目;尚存“节诗”(开篇)五十余首。
绍兴词调历史悠久,书(曲)目丰富且版本古老,唱腔音乐古朴且对杭州、宁波的曲艺音乐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艺人几已不存,曲种将成绝响。绍兴市文化部门正加紧搜集资料,组织青年女演员学习、继承。
临海词调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临海市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由南词、昆曲和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是浙江省独特的曲艺品种之一。1816年(清代嘉庆21年)春,台州知府洪其绅始创临海词调演唱组织“停云社”。清道光、咸丰年间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也极盛行。
临海词调是一种汉族坐唱曲艺形式。临海词调音乐优美柔婉、缠绵动听,深受临海乃到台州百姓喜爱。词调的声腔丰富多彩,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富于变化,调腔抑扬优美。具有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相对稳定的板式曲牌约30余种。主要曲牌有:男工、女工、平和等,这些曲牌既可叙述曲折离奇的故事,又可适应情节的需要,抒发喜、怒、哀、乐的感情。
临海词调的声腔非常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八个字。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功”,行腔自然,圆润抒展。在演唱和演奏时,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多则十多人,少则三五人,大家团团围坐,手持各种乐器自拉自唱。艺人们在风清皓月之夜,集结自娱演唱。在佳节之时,社员们轮家演唱,为诸文人雅士消愁解闷。有时受邀为富贵人家贺喜祝寿后助兴,每次只唱一、二出戏,多则谢绝;唱后不取分文,但须盛宴招待,以示其身份之高雅。民间“斗会”也是词调集社的活动场所之一。
四明南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宁波市
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主要流行于浙江省宁波一代,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已有约300多年的历史。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词为七字句。传统书目均为长篇,有《珍珠塔》、《玉蜻蜓》、《双剪发》等三十余部。 1958年原宁波曲艺团曾建立四明南词演出队,后因“文革”而夭折。八十年代有著名老艺人作展览性演出。2000年曾由宁波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经改革的开篇形式演出(为业余组合,演唱形式已改变)。四明南词用宁波地方语言说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奏自唱,唱词讲究平仄格律,曲调有“上中下韵”之分,“赋调”“词调”为基本曲调,其唱腔对甬剧和宁波走书有较大的影响。 从伴奏的乐器来看,也都是用音色柔和的“文乐器”。演唱有单档(唱兼弹三弦)、双档(主唱弹弦,另加扬琴)、三档(加琵琶)、五档(加二胡、风箫)、七档(加拉弦、双清)、十一档(加筝、鼓板)、十三档(加月琴或管),但有时根据伴奏人员的情况,有所灵活变动。南词的演唱艺术,在技巧上要求很高,演唱者既要自己操持,又要把生、旦、净、丑各类角色的声调,性格、表情刻划出来。虽然是一人独唱,但所造成的戏剧气氛却好象有许多人在同台唱戏一样。所以,四明南词是一种艺术性较强的民间曲艺。
四明南词是唱、奏、念、白、表相间的表演形式。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南词常用曲调有词调、赋调、紧赋、平湖、紧平湖,俗称“五柱头”。调和调式转换较多,也有板腔变化。四明南词曲调文静优美,唱腔多是七字句,有的间隔衬字流畅动听,有的还有大段起板、间奏、尾奏等器乐段。这些器乐段在开演之前或休息之后必奏一曲,以显示该班社的艺术水平和起到静场的作用。所用曲子多为江南丝竹,如《四合如意》、《得胜令》、《三六》等,最具特色的是四明南词的《将军令》(也称《文将军》)。主要乐器有:箫、笙、扬琴、二胡、琵琶、小三弦等。演奏时,演奏员们根据自己所奏乐器的特色,围绕主旋律,自由发挥,互相辉映,形成支声复调,以少胜多,音乐十分优雅。中外不少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专家,对此均有很高评价。
曲目分开篇、长篇两类,传统长篇曲目有《雨雪亭》等10余部,已失传。现仅存一、两位老艺人在世,曲种濒临消亡。
湖北大鼓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湖北省武汉市、团风县
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汉族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其流派主要有南路、北路之分。用北方语音腔调,仍以钢镰演唱者,称为“北路子大鼓”,改用本地语音腔调,以云板代替钢镰,把大鼓换成小鼓者,称为“南路子大鼓”。北路、南路之外,尚有一种兼容两派之长的第三派,名曰“南北二路”。
湖北大鼓早期以“拍门”的形式演唱,即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先在每家门前敲打一阵鼓板,招徕听众,然后说唱一段故事。后来,由于鼓书盛行和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鼓书艺人便采取“点棚打场”的形式进行演唱:鼓书艺人选择一个场地,高踞于书坛或站立于圆场之中,听众则围观于四周,当时无乐器伴奏,艺人现场根据听众的要求选择书目,经常是三五天或十日半月连续演唱;有时听众越来越多,书场也就越来越大。建国后由于搬上了舞台,多用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短小段子,逐渐改为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但在广大农村集镇,仍然采取以说为主的传统形式,大都说唱中、长篇故事书目。后来又发展出一人说唱、二人对口唱和多人群口唱等形式,并有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在一部书或段子里,说、唱两者均不可少。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及不同人物性格描绘,往往通过说技表达;而人物感情的体现、内心的变化、故事情节高潮的渲染与烘托,则往往主要是通过鼓、板与唱技来完成。
鼓书的“说”,具有类似评书演说的艺术风格。在“唱”的方面,不同地区及不同流派各具有不同的唱腔特色。唱腔虽不复杂,但却富于变化,唱法上也各有风味,加之鼓、板敲击的轻重强弱与缓急快慢,灵活变换以打动人心,吸引听众。湖北大鼓同其他曲艺形式一样,具有讲唱文学的共同规律,特别注意唱词的音韵与节奏。唱词要求合辙押韵,不但要求每段书的唱词必须用一道辙上的字(即同韵的字),而且要求讲究平仄,即上句的落尾(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旬的落尾必须是平声。在节奏上,鼓书唱词一般为双句,有上句就得有下旬,否则就压不住板。每句唱词都要讲究分句的格式,这种格式大致有二二三式(七字句)、三三四式(十字句)、三四三式(十字句)、二三式(五字句),也有不太规整的句式结构。此外,还有少数“单尾句”(末句落在单句上)和“垫句”(一句词后面垫上一句作为补充)。另外,在这些句子中,有时为了艺术表达或内容的需要,可以在中间增加自由的“衬字”或“嵌字”。
湖北大鼓以“四平调”为基本曲调,其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都体现了湖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板式多为一板一眼。湖北大鼓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技艺,主要是运用手法、眼法、身法和步法,形成灵活多变而又浑然一体的艺术表演风格。
襄垣鼓书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山西省襄垣县
襄垣鼓书,俗称“脚蹬梆”,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的沁源、武乡、屯留
等地,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融会了当地的“柳调”和“鼓儿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始称为襄垣鼓书。
襄垣鼓书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结构,有鼓儿词、柳调两种曲调,一般相间使用,有时只用其中一种。鼓儿词唱腔以大板为主要板式,另外有抢板、散板、哭板等。柳调单独演唱形式是,一人手敲八角鼓,另一人挎月琴伴奏,对唱表演。
襄垣鼓书以坐唱为主,在演唱长篇书时,由多人分任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以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来表述情节和刻画人物。演唱者分操乐器伴奏,弦乐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人数再多时可加三弦、二胡、中胡等。
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襄垣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一快板两种。
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地方戏曲上黨梆子、上党落子、秧歌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国初年,盲艺人段小五又创造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将抢板改造成紧抢板和慢抢板,使鼓儿词的形式更丰富更完善。后来,又有人创造了由鼓儿词转唱成戏曲的“转板”。击乐伴奏,除了原有的书鼓,书板外,增加了大锣、大钗、镗锣、小铮、梆子等,但都由一人操作,手脚并用,整套锣鼓节奏紧、尺寸严、气氛红火,使鼓儿词的唱腔、板式基本定型。
襄垣鼓书传统书目丰富,长篇书目有《五女兴唐传》、《金鞭记》等三十余部;中篇有《杨七郎打擂》、《高文举宿花亭》等四十余部;小段有《小二姐做梦》、《小两口争灯》、《穷汉过年》、《皇历迷》等八十多段。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单位:北京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曲艺团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在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韻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而形成的专唱短篇曲目的鼓词类曲艺音乐。1946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后,伴奏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结合唱腔托腔保调严谨自如;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举足的刀枪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京韵大鼓有以下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
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唱词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为上下句的反复,并且比较讲究语气韵味,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也有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京韵大鼓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可分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调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长腔、悲腔等。平腔适于叙事,高腔表现激昂的情绪,落腔则表现平缓轻松的情绪。
京韵大鼓的伴奏音乐可分为“过板音乐”和“唱腔伴奏音乐”两类。过板音乐:是单纯的乐器音乐段落,用在唱段开头和段落之音的“过板”句与句中音或乐逗之间“小过门”比小过门还小的叫“垫点”。唱腔伴奏音乐,可随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点”。伴奏旋律一是同唱腔旋律的加花伸长,连结乐逗自由,对唱腔陪衬,此外还运用一些烘托气氛,表现特定情节的伴奏段落,如“击鼓骂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京韵大鼓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闹江州》、《大西厢》、《祭晴雯》、《黛玉悲秋》等。有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解放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
单弦牌子曲(含岔曲)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单位:北京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
单弦牌子曲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的曲艺曲种。清光绪年间,曲艺艺人随缘乐以八角鼓的曲调,自编曲词,自弹三弦自唱,后发展为独立曲种。曲目都为短篇。曲艺的一种。串连各种曲牌以演唱一段故事﹐有乐器伴奏。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
清末民初,许多单弦票友下海卖艺,出现了不少著名唱家,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当中有善唱时调小曲者,有善唱昆高曲牌者,这些曲调多被纳入单弦唱腔曲牌中,使单弦唱腔曲牌增多,表现力增强,所知单弦曲牌计有一百余支。这一时期,是单弦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众多的名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最享盛名的有荣、常、谢、谭四大流派。
扬州弹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弹词原名扬州弦词,是用江苏扬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汉族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高邮、里下河一带,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在清初,评话艺人往往兼工弦同,乾、嘉以后才逐渐分开,清代中叶盛行期间,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扬州弹同的传统书目,已记录的有《珍珠塔》、《双金锭》、《倭袍记》、《玉蜻蜒》、《落金扇》、《白蛇传》等8部。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
扬州弹词的唱词以对偶的七字句为主,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音乐曲调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由明代俗曲衍变而来;二是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戏曲的部分曲调加以改革;三是艺人创作。曲牌有〔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调〕等。唱词还有加演于正书之前的“开篇”。内容多是咏人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说白除要求掌握一般节奏外,还有快工(又名“推宝塔”)、慢工、绕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为常用和难说。说白要求换气时不使人有停顿的感觉,须做到“书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二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连手的动作都很少做,重在面部表情。 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双档演出,二人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上手演员侧重叙述,唱曲大多由下手演员担任。
扬州弹词唱词安排在书词当中。常用曲牌有[三七梨花]、[锁南枝]、[沉水]、[海曲]、[道情]等,以羽调和商调居多。曲调朴实典雅,古色古香,多年来少有变化。唱词有代言体和叙事体,一般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伴奏“上、下手”协调默契,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伴奏“上、下手”协调默契,三弦弹骨架音,疏放雅朴,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 扬州弹词经常上演的传统书目有《玉蜻蜓》、《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刁刘氏》、《双珠凤》、《双剪发》、《白蛇传》等。《黄金印》、《金瓶梅》、《二度梅》、《倭袍记》、《大红袍》、《天宝图》、《麒麟豹》等,均已失传。传统书目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家庭和社会生活故事,扬善惩恶,褒忠貶奸,所谓“小书”是也。每部可演15至20场,只有《玉蜻蜓》、《双剪发》书词较长,分别可演60多场。书目大都据说唱(弹词)印本改编,内容比印本丰富,也颇有与印本不同之处。
长沙弹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弹词是一种湖南省的城市曲艺,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沙弹词在清同治年间就已经形成。最初以鼓板唱道情,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曾详细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于1863年(同治二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 后来,发展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有了两人对唱: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二人对唱。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1927年后,开始进入书场、茶馆,坐棚说唱中长篇故事。
长沙弹词的曲本散文、韵文相间,说唱结合,以韵文的歌唱为主。说白又有散白、韵白两种。唱词多为七字句。早期的唱腔简单,只有板式变化。后来吸收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成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说来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有九板九腔。九板有平板、慢板、快板、散板、哭板等;九腔有平腔、悲腔、欢腔、柔腔等。不同的腔调分别用在各种板式中。平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平腔是平板中用途最广的腔调。
长沙弹词节目中的短段称为“小本”,如《林英自叹》、《湘子仕图》、《宝钗记》等,长篇有《月唐传》、《七国志》、《水浒》、《西游记》、《杨家将演义》、《慈云走国》等,新编曲目有短篇《贺庆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东郭救狼》、《智闯鄱阳》和《郭亮》等。
杭州评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评词,俗称“杭州小书”,是用杭州方言又说又唱地讲述故事的一种弹词类曲艺,属弹词类,流行于杭州、余杭、萧山、桐庐、绍兴、诸暨等地。它形成于明末淸初,系由南词演变而成,当时称“文书”。又因它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琴书”。该曲种从清中叶开始兴旺,清末民初艺人多达八十余名。民国四年(1915)成立“评词普育社”和“评词广裕社”,并形成了数家艺术流派。1958年,杭州评词艺人全部加入杭州曲艺团。
杭州评词的三十多部长篇传统书目,大都取材于深闺爱情、才子佳人,如《双珠凤》、《珍珠塔》、《黄金印》、《白蛇传》、《粉妆楼》、《白鹤图》、《双金花》等,一部书少者可说十五天,多者可达一月。此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反映杭州风土人情的“提唐诗”(即开篇)。
绍兴词调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词调,又名“花调”,俗称“话词”。系由盲艺人(女性居多)演唱的绍兴地方曲艺,由三至九人分脚色演唱故事,是弹词向摊簧过渡的一种曲艺。流行于绍兴及其周边地区。
宋代和明代的资料中均有关于绍兴“盲翁作场”唱曲艺、“村瞎子……弹唱词话”及“搊弹说词”的记载。绍兴词调现存的书(曲)目及其内容、唱词词格、演唱形式等,都反映出它与兴盛于元、明的词话有传承关系,是相当古老的一个曲艺品种。1916年12月12日,鲁迅先生家演唱“花调”——绍兴词调,庆贺鲁母六十寿诞,可见绍兴词调当时颇受市民欢迎。20世纪30年代,绍兴词调相当兴旺,艺人有五、六十名;50年代初进行艺人登记时,尚有22人;至60年代中,还有10位艺人。60年代中期尚有十位艺人演唱。
绍兴词调的传统长篇书目,旧传有十八本,现在仅存八本中的三十六回,失传严重,且其中有些是绍兴词调特有的书目;尚存“节诗”(开篇)五十余首。
绍兴词调历史悠久,书(曲)目丰富且版本古老,唱腔音乐古朴且对杭州、宁波的曲艺音乐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艺人几已不存,曲种将成绝响。绍兴市文化部门正加紧搜集资料,组织青年女演员学习、继承。
临海词调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临海市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由南词、昆曲和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是浙江省独特的曲艺品种之一。1816年(清代嘉庆21年)春,台州知府洪其绅始创临海词调演唱组织“停云社”。清道光、咸丰年间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也极盛行。
临海词调是一种汉族坐唱曲艺形式。临海词调音乐优美柔婉、缠绵动听,深受临海乃到台州百姓喜爱。词调的声腔丰富多彩,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富于变化,调腔抑扬优美。具有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相对稳定的板式曲牌约30余种。主要曲牌有:男工、女工、平和等,这些曲牌既可叙述曲折离奇的故事,又可适应情节的需要,抒发喜、怒、哀、乐的感情。
临海词调的声腔非常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八个字。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功”,行腔自然,圆润抒展。在演唱和演奏时,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多则十多人,少则三五人,大家团团围坐,手持各种乐器自拉自唱。艺人们在风清皓月之夜,集结自娱演唱。在佳节之时,社员们轮家演唱,为诸文人雅士消愁解闷。有时受邀为富贵人家贺喜祝寿后助兴,每次只唱一、二出戏,多则谢绝;唱后不取分文,但须盛宴招待,以示其身份之高雅。民间“斗会”也是词调集社的活动场所之一。
四明南词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浙江省宁波市
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主要流行于浙江省宁波一代,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已有约300多年的历史。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词为七字句。传统书目均为长篇,有《珍珠塔》、《玉蜻蜓》、《双剪发》等三十余部。 1958年原宁波曲艺团曾建立四明南词演出队,后因“文革”而夭折。八十年代有著名老艺人作展览性演出。2000年曾由宁波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经改革的开篇形式演出(为业余组合,演唱形式已改变)。四明南词用宁波地方语言说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奏自唱,唱词讲究平仄格律,曲调有“上中下韵”之分,“赋调”“词调”为基本曲调,其唱腔对甬剧和宁波走书有较大的影响。 从伴奏的乐器来看,也都是用音色柔和的“文乐器”。演唱有单档(唱兼弹三弦)、双档(主唱弹弦,另加扬琴)、三档(加琵琶)、五档(加二胡、风箫)、七档(加拉弦、双清)、十一档(加筝、鼓板)、十三档(加月琴或管),但有时根据伴奏人员的情况,有所灵活变动。南词的演唱艺术,在技巧上要求很高,演唱者既要自己操持,又要把生、旦、净、丑各类角色的声调,性格、表情刻划出来。虽然是一人独唱,但所造成的戏剧气氛却好象有许多人在同台唱戏一样。所以,四明南词是一种艺术性较强的民间曲艺。
四明南词是唱、奏、念、白、表相间的表演形式。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南词常用曲调有词调、赋调、紧赋、平湖、紧平湖,俗称“五柱头”。调和调式转换较多,也有板腔变化。四明南词曲调文静优美,唱腔多是七字句,有的间隔衬字流畅动听,有的还有大段起板、间奏、尾奏等器乐段。这些器乐段在开演之前或休息之后必奏一曲,以显示该班社的艺术水平和起到静场的作用。所用曲子多为江南丝竹,如《四合如意》、《得胜令》、《三六》等,最具特色的是四明南词的《将军令》(也称《文将军》)。主要乐器有:箫、笙、扬琴、二胡、琵琶、小三弦等。演奏时,演奏员们根据自己所奏乐器的特色,围绕主旋律,自由发挥,互相辉映,形成支声复调,以少胜多,音乐十分优雅。中外不少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专家,对此均有很高评价。
曲目分开篇、长篇两类,传统长篇曲目有《雨雪亭》等10余部,已失传。现仅存一、两位老艺人在世,曲种濒临消亡。
湖北大鼓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湖北省武汉市、团风县
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汉族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其流派主要有南路、北路之分。用北方语音腔调,仍以钢镰演唱者,称为“北路子大鼓”,改用本地语音腔调,以云板代替钢镰,把大鼓换成小鼓者,称为“南路子大鼓”。北路、南路之外,尚有一种兼容两派之长的第三派,名曰“南北二路”。
湖北大鼓早期以“拍门”的形式演唱,即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先在每家门前敲打一阵鼓板,招徕听众,然后说唱一段故事。后来,由于鼓书盛行和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鼓书艺人便采取“点棚打场”的形式进行演唱:鼓书艺人选择一个场地,高踞于书坛或站立于圆场之中,听众则围观于四周,当时无乐器伴奏,艺人现场根据听众的要求选择书目,经常是三五天或十日半月连续演唱;有时听众越来越多,书场也就越来越大。建国后由于搬上了舞台,多用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短小段子,逐渐改为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但在广大农村集镇,仍然采取以说为主的传统形式,大都说唱中、长篇故事书目。后来又发展出一人说唱、二人对口唱和多人群口唱等形式,并有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在一部书或段子里,说、唱两者均不可少。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及不同人物性格描绘,往往通过说技表达;而人物感情的体现、内心的变化、故事情节高潮的渲染与烘托,则往往主要是通过鼓、板与唱技来完成。
鼓书的“说”,具有类似评书演说的艺术风格。在“唱”的方面,不同地区及不同流派各具有不同的唱腔特色。唱腔虽不复杂,但却富于变化,唱法上也各有风味,加之鼓、板敲击的轻重强弱与缓急快慢,灵活变换以打动人心,吸引听众。湖北大鼓同其他曲艺形式一样,具有讲唱文学的共同规律,特别注意唱词的音韵与节奏。唱词要求合辙押韵,不但要求每段书的唱词必须用一道辙上的字(即同韵的字),而且要求讲究平仄,即上句的落尾(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旬的落尾必须是平声。在节奏上,鼓书唱词一般为双句,有上句就得有下旬,否则就压不住板。每句唱词都要讲究分句的格式,这种格式大致有二二三式(七字句)、三三四式(十字句)、三四三式(十字句)、二三式(五字句),也有不太规整的句式结构。此外,还有少数“单尾句”(末句落在单句上)和“垫句”(一句词后面垫上一句作为补充)。另外,在这些句子中,有时为了艺术表达或内容的需要,可以在中间增加自由的“衬字”或“嵌字”。
湖北大鼓以“四平调”为基本曲调,其调式、板式、旋律、结构等都体现了湖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板式多为一板一眼。湖北大鼓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技艺,主要是运用手法、眼法、身法和步法,形成灵活多变而又浑然一体的艺术表演风格。
襄垣鼓书
时间:2008年(第二批)
申报地区:山西省襄垣县
襄垣鼓书,俗称“脚蹬梆”,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的沁源、武乡、屯留
等地,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融会了当地的“柳调”和“鼓儿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始称为襄垣鼓书。
襄垣鼓书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结构,有鼓儿词、柳调两种曲调,一般相间使用,有时只用其中一种。鼓儿词唱腔以大板为主要板式,另外有抢板、散板、哭板等。柳调单独演唱形式是,一人手敲八角鼓,另一人挎月琴伴奏,对唱表演。
襄垣鼓书以坐唱为主,在演唱长篇书时,由多人分任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以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来表述情节和刻画人物。演唱者分操乐器伴奏,弦乐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人数再多时可加三弦、二胡、中胡等。
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襄垣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一快板两种。
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地方戏曲上黨梆子、上党落子、秧歌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国初年,盲艺人段小五又创造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将抢板改造成紧抢板和慢抢板,使鼓儿词的形式更丰富更完善。后来,又有人创造了由鼓儿词转唱成戏曲的“转板”。击乐伴奏,除了原有的书鼓,书板外,增加了大锣、大钗、镗锣、小铮、梆子等,但都由一人操作,手脚并用,整套锣鼓节奏紧、尺寸严、气氛红火,使鼓儿词的唱腔、板式基本定型。
襄垣鼓书传统书目丰富,长篇书目有《五女兴唐传》、《金鞭记》等三十余部;中篇有《杨七郎打擂》、《高文举宿花亭》等四十余部;小段有《小二姐做梦》、《小两口争灯》、《穷汉过年》、《皇历迷》等八十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