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下,现阶段课堂教学除了重视知识的教授,还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问题”意识则是其中一项重要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意识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其“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语文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仅重视语文知识的教授,且课堂问题也均是由教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弱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育重点内容。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探索多样化培养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善思好问。“问题”意识的培养,将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进而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并提高综合素质。

一、营造愉快氛围,让学生“敢问”


  “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让其消除提问时的胆怯心理。在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对学生的约束力强,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规规矩矩,不敢发问。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氛围敢于提问,并勇于思辨。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为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前收集有关该故事的动画视频,并在课堂中给学生观看。动画备受小学生喜爱,借助动画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课堂学习中,有学生问:“怎么会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从这名同学的问题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老屋总是倒不了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紧接着一名学生提问:“那原因有哪些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在阅读后与同桌相互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一个学生说:“小猫、老母鸡、小蜘蛛都需要老屋,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而另一个学生则说:“老屋的无私,一心为他人着想使它总也倒不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热烈的见解发表中,教师抛出一问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胆怯的心理完全消除后学生勇于回答,“老屋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像年迈的老牛努力帮主人干活”等等。通过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突破胆怯的心理障碍,在课堂学习中勇于提出问题,并在问题提出后自主探究。久而久之,能有效培养学生“敢问”,并在“敢问”中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善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往往侧重于字词句的理解,这些问题不仅零散,还难以形成探究性学习。在“敢问”后,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培养学生“善问”能力。要想让学生“善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文重点、难点中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以筛选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当经过多次引导、训练后,学生则能在课文学习中提出更具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则学会高质量的提问。
  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在该课文的学习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圆明园是哪个朝代建造的?”“英法联军为什么对运不走的物品任意破坏、毁灭呢?”“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放火?”“圆明园为什么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等等。通过筛选,教师将“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作为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讨论下得出答案:“圆明园有着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它们不仅价值连城,还是中国文明、世界文明的历史见证,因此,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历史文物图片、现今图片等等,让学生在悲愤、惋惜的浓厚情绪中更好地学习这一课,并收获感悟。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出问题,问题筛选后获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能让学生在质疑中抓住课文重点。同时,在教师的探究性问题引导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不断训练,进而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培养自身“善问”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问”


  “敢问”“善问”经过教师鼓励和引导,均能得到有效培养,而“乐问”除了要求教师进行鼓励和引导,还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可适当结合激励措施,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并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所在,久而久之,则能培养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以《渔歌子》教学为例。在课文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词的意境美,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下雨的时候人们都着急往家赶,为什么作者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让学生精读课文,并在文中寻找答案。在探究欲的驱动下,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在文中探索答案。有学生说:“作者钓鱼的地方景色太美了,他被景色给吸引了。”“作者想吃鲜美的鳜鱼,所以他想钓到鱼才回去。”“作者有青箬笠、绿蓑衣,他不怕这点雨。”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在生活中,你们身边有爱垂钓的人吗?”这时有一名学生说:“我爸爸喜欢钓鱼,在周末的时候他会出去钓一整天的鱼。”教师顺势提问:“从你爸爸爱钓鱼这一点,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这时学生明白:“钓鱼是享受垂钓过程的乐趣,即使钓不到鱼也会很开心,所以不会在乎这点小雨。”而在这一名学生回答后,有学生质疑:“如果作者只是享受垂钓过程的乐趣,那他为什么还关注西塞山前飞过的白鹭呢?”教师表扬这名学生,让学生获得提出质疑的成就感。在学生层层质疑下,最后教師总结:“钓翁之意不在钓,而在山水之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在教师的表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总而言之,培养“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培养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色小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幸福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要引领小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语言文化知识,从而全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堂更注重真实的儿童情感体验,关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也要求教师
期刊
跨界学习的说法当下比较流行。跨界的前提是“界”的存在。“界”是质的规定性,是事物所在的领域。没有“界”,事物间无法彼此区别,人们的思考没有逻辑起点,实践也没有对象和基础。跨界学习旨在打破学科界限,达到学科间的融合,这无疑是很美好的愿望。学校教育以知识学习为具体内容,学科知识是学校教育展开的依据,分科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由来已久,学生在学校习得的是分科知识,但他们面对的生活世界
期刊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随文练笔不仅能有效将课文所学和写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随文练笔板块,旨在通过随文练笔,让学生在课文的影响下,学会模仿,学会写作,在写作兴趣的激励下,不断优化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随文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逐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的课程性质有这么一句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强调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据笔者实践和调查发现,真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忽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即使教也仅是走马观花式的一课时的知识训练。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倡导低碳生活”时,部分老师仅用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  (1)低碳生活是:________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如今,电子设备日渐完善,人们日益习惯于在手机与电脑上码字,疏忽了对于汉字的书写.所写的汉字不够工整美
期刊
复述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复述练习,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复述一般分为详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宗旨,结合了不同栏目、板块的创新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浸润、感染等多元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以及学科知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底.“快乐读
期刊
当前初中语文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与语文教学相距甚远,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规定课时内无法完成课文内容详细讲解,初中生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长文短教是解决语文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
期刊
阅读是学生认识与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刚好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虽然越发重要,可是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文本解读具有应试化倾向、教学模式以及主题理解单一等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应用,十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十分重
期刊
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影响,就必须立足于本文,积极探索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于永正老师说过:“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出教材就没法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