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六: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字质朴的感谢信,折射出一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反映出一个贫困家庭的新生活,展现出一个贫困户走过的脱贫奋进路。
  “在精准扶贫道路上,我得到了县、乡、村各级领导真心实意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和关怀……”2017年春节前夕,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潭溪组的54岁贫困户史小六实现了脱贫,他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交到了该乡党委书记郭页发的手中。
  重担压身,因病致贫
  史小六家有兄弟姐妹5人,1982年,母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就全压在了父亲肩上。
  为分担父亲的压力,一直学习成绩优异的史小六放弃读高中的机会,与父亲一道务农。成家后,家里虽有六七亩地,却因经济困难,连买肥料的钱都没有。
  “这生活,可怎么过啊?”史小六与妻子商量,决定外出闯一闯。
  1999年,他带着妻子前往浙江萧山打工。独在异乡的小两口,虽日子过得苦点,倒也知足常乐。
  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9月,史小六在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你这是腰椎间盘突出,你的工作不能再干下去了。否则,你的下半辈子就要在床上度过了。”医生的告诫让史小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身体原因,史小六做不了体力活,一家人就靠妻子一人种着的两三亩薄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治疗费用、女儿的学费、建房的欠债压得史小六透不过气来,原本开朗的他日渐消沉。2014年,史小六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鱼渔兼授,志智双扶
  脱贫要有思路,扶贫要扶志气。“能赚一点是一点。”打患病起,史小六的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为了摆脱贫困,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史小六就会在村里寻找做小工的机会,然而有病在身,劳动能力有限,又无一技之长,做活的收入也是“杯水车薪”。
  2014年,永新县脱贫攻坚加快实施,全县上下为脱贫摘帽干得热火朝天,史小六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2016年永新新世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成投产,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史小六夫妇俩来到基地,边学技术边打工,由于能吃苦又好学,史小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西瓜种植技术,当年就增收50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2017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史小六通过“返租倒包”方式,从公司承包了两个大棚自己种植。
  “乡政府和帮扶单位负责租金、種子、肥料,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再不勤快点,就真对不起政府了。”利用学到的技术经验,史小六每天起早摸黑,一心扑在瓜棚里,不怕苦,不怕累,精心料理,他种植的瓜比别人上市早,且又大又甜,不愁销路。这一年,史小六光卖瓜就赚到了1.3万余元。
  这一年,史小六不仅赚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成了村里西瓜种植的“土专家”。同年4月,史小六瞄准商机,利用该县推出的“财政惠农信贷通”担保贷款,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与人合伙在县城城郊开了家榨油坊,生意红火。
  史小六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创业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多次受到中央、省、市级媒体采访报道。2019年史小六获得“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因为勤劳、刻苦、肯钻研,史小六被当地六月果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福友看上,并开出了每月3000元的工资,聘请他到公司担任生产主管,协助他管理基地。
  如今,史小六夫妻俩均在六月果歌葡萄基地工作,一年工资收入近8万元,不仅成功脱贫,还建起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生活好了,不忘感恩
  “好政策、好干部和自己的勤劳,使我脱了贫。”在全县的一次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作为脱贫典型代表的史小六,以“我家的幸福生活之源”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三大脱贫“法宝”。
  “史小六不仅勤劳、刻苦、肯钻研,还非常懂得感恩”史小六的帮扶人、该乡党委书记郭页发说。
  说起史小六脱贫致富后做的好事,身为帮扶人的驻村第一书记胡木根也有话说:“2017年底,史小六自掏腰包购买了80斤菜籽油,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他懂得感恩,我们帮扶人就更得有劲!”
  2017年11月,史小六向村委会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成为全县第一个主动退出低保的人。“当贫困户、吃低保不是光荣的事,生活改善了,退出低保是应该的”史小六说。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同年仅在中乡就有22名低保户自行退出低保。
  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党的恩。史小六对郭页发书记说:“郭书记,我真诚地感谢你和驻村第一书记胡木根,没有你们的帮扶就没有我史小六的今天,在此,我代表所有贫困户向扶贫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深深鞠上一躬,你们辛苦了!”
  ■责任编辑:程文燕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从只能拄著拐杖缓慢行走,到成长为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骨干;从找工作四处碰壁,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多年来,刘伟明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不等不靠,通过不懈努力,发挥自身特长,在家乡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生动地诠释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命运多舛,生活艰辛  刘伟明出生在一个普通却幸福的家庭,但在他9岁那年,其父亲因意外车祸导致左手被截肢。一时间,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一家人
丰城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以“12345”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夯实责任、细化措施、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用好“一个办法”,强化监测帮扶  丰城市制定出台了《丰城市相对贫困监测帮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四届“感动吉安”人物,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彭夏英“破茧成蝶”的故事。在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彭夏英可是响当当的“脱贫明星”,而曾经的彭夏英家却是神山村有名的贫困户。  随着井冈山规模化扶贫开发的全面推进,全国村级扶贫攻坚拉开序幕。2016年,彭夏英家获得了两万多元的扶贫资金,和所有贫困户一样,彭夏英将这笔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村里成立的黄桃和
作为文学批评家和书法家,刘熙载在文学与书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其本身便有着跨界研究的价值.目前学界对刘熙载的研究,或偏于文学理论,或偏于书学理论,将其合二为一的学者寥寥
46岁的黎冬明原住在交通十分不便的大汾镇洛阳村十二排组,如今,他靠着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奋斗出了自己的幸福,成为了大汾镇“十佳”脱贫示范户。  日前,记者来到黎冬明家时,他正在猪圈里忙活着。黎冬明家一直以来家庭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缺乏劳动力、没有致富产业成了制约黎冬明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黎冬明家中6口人,2014年,母亲患支气管炎,父亲有高血压,还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两夫妻靠种田、种菜偶尔打打
谢云军,安福县横龙镇院塘村人,2011年的一场疾病,造成了他高位截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失去劳动能力的他,常常背着人抹眼泪,未来的生活何去何从,谢云军一时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期刊
《汉字汉语论稿续编》一书基于成熟的学术思想体系,收录了李运富教授近十年来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从更为成熟的视角对汉字、词汇、语法以及其他汉字汉语相关问题
两三岁本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年纪,可对于峡江县福民乡生夫村的王小勇来说却是一场噩梦,因为发烧引起的小儿麻痹症让他落下了终生残疾,也给他的童年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  王小勇告诉记者,他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自卑与黑暗中度过,看见别人家的小朋友去玩游戏,去爬树、去跑、去跳,自己只能拄着拐杖,在角落里面偷偷看,有时候看着看着,眼泪就掉出来了。长大后,因为腿部残疾,他处处碰壁,生活陷入窘迫。  2014年,
肖勇序是吉州区曲濑镇上塘村贫困户,虽年近半百,身体比较单薄,但是看上去精神饱满、充满激情。  2009年,为了让老婆孩子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肖勇序和村里人一起来到广东一家碎料厂打工。在一次投料过程中,他的整个右臂被机器绞了进去,不幸落下了终身残疾。  正值青春年华却惨被截肢,变成残疾,面对年迈体弱的父母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儿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肖勇序一下子跌入谷底。日子总得往下过,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