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训练孩子表达能力的最佳阵地。孩子如果能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仅仅是勤学善思的表现,更是孩子与人交流的一种良好习惯,它对培养孩子的语言乃至各种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可遗憾的是,在注重孩子学业成绩的今天,却忽视了“闷葫芦”的存在。
一位妈妈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成长档案里,一直有孩子上课发言不够积极的记录。妈妈也没怎么在意,只是认为是孩子比较内向的缘故。直到有一天,她作为家长被校方邀请到孩子班级听课,亲眼目睹孩子班级的同学们如何争先恐后回答老师问题的场面时,才为孩子静如止水、事不关己的课堂沉默深感叹息。她有些懊悔自己的疏忽,并暗暗埋怨孩子的不争气。
从学校回来后,妈妈越想越气,她将儿子叫到跟前,软硬兼施:你要是课堂不举手,我周末就不带你去玩。可出乎她意料的是,接下来几天,孩子依旧按兵不动,宁可被大人剥夺周末外出游玩的权利,也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一个小小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始终坚守沉默,甚至必须付出代价呢?这一点,这位家长一直捉摸不透。她说,她敢保证,老师提的那些问题,我的孩子都会回答。她的理由充足:孩子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不会回答似乎不可能。
孩子不愿意回答问题,有可能是老师启发不到位,或者孩子存在惧怕心理?但从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老师方面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如果孩子成绩良好,却害怕回答问题,这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
如果有幸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最好不过,老师会懂得用温暖的眼神或温情的话语去鼓励孩子,即使孩子回答错误,老师也不会有半点批评打击的意思。慢慢地,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就会逐渐消除惧怕的心理,敢于举手回答问题。
当然,并非所有孩子都那么幸运,遇不到善于鼓励的老师也不要紧,父母也可以自己担当这个角色,想方设法鼓励自己的孩子。
最雪上加霜的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刚好碰到一个不懂心理规律的家长,那就等于死路一条。家长会时不时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其他优秀的同学做比较,或者随便给孩子贴上“闷葫芦”的标签。如此一来,等于将孩子逼上绝路。孩子更加坚定地沉默到底。只有大人善于引导,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结,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重拾起勇气。
另一位妈妈
我有一位同学,她的女儿性格有些内向,在一次老师的电话家访中,同学知道了读五年级的女儿在课堂上几乎不回答问题,她尽管心里有些着急,但表面上仍装得若无其事。晚上,她利用与孩子聊天的机会,不知不觉就聊到课堂回答问题的事情。孩子说:要是回答不对,那多丢人呀!在妈妈的询问下,孩子说出了深藏在心中的秘密。
原来,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小手总是举得高高的,希望被老师点中。有次,老师问她:“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她一着急竟回答:中国。结果全班哄堂大笑,当时,老师并没有制止。从那以后,孩子自信心受挫,再也不敢举手发言,怕答错再次遭到同学的嘲笑,于是开始沉默是金。
妈妈听后,平静地对孩子说:“同学们笑你,是因为他们年纪小不懂事,老师忘记批评他们。你想想,如果你是老师,你那么辛苦讲课,可你的学生个个都跟你一样,害怕回答错误而不举手回答你的问题,整个课堂没人回答问题,老师心里面会怎么想呀?”
在妈妈的启发下, 孩子懂得了换位思考,重新审视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接下来同学继续开导孩子,即使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呀!你不是读过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么?孔子一个大教育家,都有不懂的时候,何况是你呢?如果你的学生很努力地回答你的问题,那你还会批评他吗?孩子摇摇头。
妈妈继续引导她,你积极回答问题,实际上是用你的表现在告诉老师,你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思考。至于答案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懂得回应老师的问题,在老师心目中,你就是个懂礼貌的孩子,老师会因此而更加喜欢你的。孩子点点头。
妈妈拍拍她的肩膀继续说,回答问题是锻炼自己各种能力的好机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你的思维听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锻炼,这些能力对于将来参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谁会招聘一个只会考试不会说话的员工呀?孩子微笑着摇摇头,眼睛里多了几分坚定。
与前面那位妈妈相比,我这位同学的做法显得高明多了。
后来,我同学跟她的孩子协商,她告诉孩子:你能一周举手五次吗?如果能完成任务,妈妈送给你一份礼物。孩子郑重地点点头,破例答应妈妈的要求。
一个星期后,孩子果然完成一周举手五次的任务,妈妈也兑现诺言,送孩子一件由孩子亲自挑选的玩具。让人高兴的是,孩子回答问题的次数逐渐增加,也由每周五次增加到十次。当然这个是在妈妈的激励下完成。
一个月后,我同学告诉我,老师夸孩子脱胎换骨,不再是“闷葫芦”,那份肯定让她为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感到无比欣慰。
一位妈妈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成长档案里,一直有孩子上课发言不够积极的记录。妈妈也没怎么在意,只是认为是孩子比较内向的缘故。直到有一天,她作为家长被校方邀请到孩子班级听课,亲眼目睹孩子班级的同学们如何争先恐后回答老师问题的场面时,才为孩子静如止水、事不关己的课堂沉默深感叹息。她有些懊悔自己的疏忽,并暗暗埋怨孩子的不争气。
从学校回来后,妈妈越想越气,她将儿子叫到跟前,软硬兼施:你要是课堂不举手,我周末就不带你去玩。可出乎她意料的是,接下来几天,孩子依旧按兵不动,宁可被大人剥夺周末外出游玩的权利,也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一个小小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始终坚守沉默,甚至必须付出代价呢?这一点,这位家长一直捉摸不透。她说,她敢保证,老师提的那些问题,我的孩子都会回答。她的理由充足:孩子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不会回答似乎不可能。
孩子不愿意回答问题,有可能是老师启发不到位,或者孩子存在惧怕心理?但从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老师方面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如果孩子成绩良好,却害怕回答问题,这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
如果有幸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最好不过,老师会懂得用温暖的眼神或温情的话语去鼓励孩子,即使孩子回答错误,老师也不会有半点批评打击的意思。慢慢地,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就会逐渐消除惧怕的心理,敢于举手回答问题。
当然,并非所有孩子都那么幸运,遇不到善于鼓励的老师也不要紧,父母也可以自己担当这个角色,想方设法鼓励自己的孩子。
最雪上加霜的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刚好碰到一个不懂心理规律的家长,那就等于死路一条。家长会时不时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其他优秀的同学做比较,或者随便给孩子贴上“闷葫芦”的标签。如此一来,等于将孩子逼上绝路。孩子更加坚定地沉默到底。只有大人善于引导,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结,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重拾起勇气。
另一位妈妈
我有一位同学,她的女儿性格有些内向,在一次老师的电话家访中,同学知道了读五年级的女儿在课堂上几乎不回答问题,她尽管心里有些着急,但表面上仍装得若无其事。晚上,她利用与孩子聊天的机会,不知不觉就聊到课堂回答问题的事情。孩子说:要是回答不对,那多丢人呀!在妈妈的询问下,孩子说出了深藏在心中的秘密。
原来,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小手总是举得高高的,希望被老师点中。有次,老师问她:“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她一着急竟回答:中国。结果全班哄堂大笑,当时,老师并没有制止。从那以后,孩子自信心受挫,再也不敢举手发言,怕答错再次遭到同学的嘲笑,于是开始沉默是金。
妈妈听后,平静地对孩子说:“同学们笑你,是因为他们年纪小不懂事,老师忘记批评他们。你想想,如果你是老师,你那么辛苦讲课,可你的学生个个都跟你一样,害怕回答错误而不举手回答你的问题,整个课堂没人回答问题,老师心里面会怎么想呀?”
在妈妈的启发下, 孩子懂得了换位思考,重新审视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接下来同学继续开导孩子,即使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呀!你不是读过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么?孔子一个大教育家,都有不懂的时候,何况是你呢?如果你的学生很努力地回答你的问题,那你还会批评他吗?孩子摇摇头。
妈妈继续引导她,你积极回答问题,实际上是用你的表现在告诉老师,你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思考。至于答案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懂得回应老师的问题,在老师心目中,你就是个懂礼貌的孩子,老师会因此而更加喜欢你的。孩子点点头。
妈妈拍拍她的肩膀继续说,回答问题是锻炼自己各种能力的好机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你的思维听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锻炼,这些能力对于将来参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谁会招聘一个只会考试不会说话的员工呀?孩子微笑着摇摇头,眼睛里多了几分坚定。
与前面那位妈妈相比,我这位同学的做法显得高明多了。
后来,我同学跟她的孩子协商,她告诉孩子:你能一周举手五次吗?如果能完成任务,妈妈送给你一份礼物。孩子郑重地点点头,破例答应妈妈的要求。
一个星期后,孩子果然完成一周举手五次的任务,妈妈也兑现诺言,送孩子一件由孩子亲自挑选的玩具。让人高兴的是,孩子回答问题的次数逐渐增加,也由每周五次增加到十次。当然这个是在妈妈的激励下完成。
一个月后,我同学告诉我,老师夸孩子脱胎换骨,不再是“闷葫芦”,那份肯定让她为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