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法和修辞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讲求的是语言科学和语言艺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像报纸新闻一样,讲求语法和修辞规律,并以艺术和修辞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借代、对比、排比等修辞格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语言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报道效果。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艺术和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增色不少,加大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本文通过对《难圆绿色梦》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拟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电视语言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电视语法学和电视修辞学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电视语言;语法;修辞;电视艺术;《难圆绿色梦》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讲究怎样把话说得对,修辞是讲究怎样把话说得好。语言学家吕冀平曾指出:“语法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语法是基础,修辞是加工。”[1]这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语言来说的。在电视语言尤其是电视新闻语言中,同样要讲究语法和修辞问题。
  电视语言的语法,就是单位意义上的电视符号(如单个画面、声音、解说等)相互之间进行组合、结构和表意的规则。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就是如何把一个个画面、一段段声音、一句句解说,进行有机结构组合,并匹配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把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完整,让观众看得明白。严格说来,电视的摄像艺术、编辑艺术和光线、色彩艺术,就是讲求电视语法规律的艺术。
  电视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它不是以电视的单位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是电视语言的整体意义和表达效果。在电视新闻中,电视修辞是通过画面、声音、文字、影调、色调等元素的整体效果来表述新闻事实的。也就是说,电视修辞不仅关照画面和镜头,也关照声音、文字、影调和色调,并特别关照它们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新的意义和整体效果。
  这里,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于1996年8月1日播出的节目《难圆绿色梦》为例,重点探讨电视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修辞问题。之所以选取这一节目为案例进行分析,一则因为这期节目修辞手法比较明显,修辞手段比较丰富;二则因为这期节目在“焦点访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之后,受到《难圆绿色梦》的启发,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乃至于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逐渐学习、模仿和发展类似的电视修辞和艺术手法,并在实践中将电视修辞和报道艺术发扬光大。如果说,现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的一些新闻类节目尤其是深度报道类节目好看了,语言艺术和修辞方法丰富了,更加符合电视语法规范了,那么,以《难圆绿色梦》为代表的深度报道类节目功不可没。《难圆绿色梦》在一定意义上开了我国电视新闻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之先河,在我国的电视新闻语言和修辞艺术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难圆绿色梦》的语言艺术和记录风格
  《难圆绿色梦》讲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园子塔拉村一位老人植树治沙的故事。园子塔拉位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北部边缘,北依黄河,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西、南则被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包围。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干旱少雨,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草木生长。这里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的一部分。在当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难圆绿色梦》中的主人公名叫徐治民,当时已经82岁了。他在园子塔拉种了一辈子的树,曾长期担任园子塔拉林场场长。30多年来,徐治民亲手栽种的各种树木共计6000亩。为此,他曾经出席全国群英会,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表彰徐治民一生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功绩,1986年,达拉特旗人民政府还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以彰显功德,昭示后人。这种给活人立碑的情形,在全国实属罕见。
  笔者以为,从内容上区分,所有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四大类:新闻事件类、新闻人物类、新闻问题类、新闻预告类。从表面看来,《难圆绿色梦》是讲述徐治民这个植树治沙典型的,属于人物类报道,实际上,《难圆绿色梦》重点讲述的是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保护绿色家园的重大环境问题,属于问题类新闻报道。所以,该节目就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徐治民从老朋友金琦那里得到园子塔拉的树木被一些人乱砍滥伐的消息之后,执意要回到园子塔拉再走一走、看一看;暗线则是围绕园子塔拉林木被村民乱砍滥伐这一新闻事实,以徐治民为代表的“护林派”和以村长高才为代表的“毁林派”之间,两种观念和行为的冲突。这则新闻作品反映题材重大,叙事手法新颖,报道风格清新,催人深思和警醒。
  报道切口巧妙,以纪录片的风格叙述新闻事实。《难圆绿色梦》的开局,是四个依次叠化的全景:黄沙漫漫的沙漠镜头、以一株枝丫歪斜的枯树为画面主体的横摇镜头、一老农荷锄艰难地在山坡上行走的剪影镜头、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大全景(渐隐并推出主持人章伟秋在演播室的出镜近景)。随着开篇第一个镜头的出现,当地老农吟唱的一支高亢、沙哑并饱含沧桑感的陕北民歌同时响起:
  “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七十里的路来我寻徐治民你。来寻你呀你不在,你在那个园子塔拉把树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最难的就是第一句话,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如此,第一个镜头、第一句声音和第一个段落,往往决定了整篇报道的方向和基调。这篇新闻报道的开局,富有明显的纪录片色彩——黄沙、枯树、夕阳、老农、绿色长城和剪影效果,无不在烘托和反映着一个主题:沙与树、人与林、绿色长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则报道一开始,就巧妙地通过纪录片的方法和艺术手段,开门见山,交代了新闻主题和新闻人物。
  此外,在新闻作品中,用山曲和民歌来反映新闻事实、交代新闻主题的情形并不多见。在《难圆绿色梦》的开局第一段,记者通过陕北老农吟唱山曲的形式,不仅交代了植树治沙的报道主题,也交代了新闻人物——徐治民。其实,“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这段歌词是徐治民的老朋友、达拉特旗原林业局局长金琦创作的。由于徐治民在园子塔拉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当地老百姓打心眼里敬仰他、爱戴他,才使这段歌词通过陕北山曲的形式在群众中传唱。毋庸置疑,歌曲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当地老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歌颂徐治民,足以凸显徐治民老人在园子塔拉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在新闻作品中,刻画一个人、表现一个人的手法有很多,但是,通过唱山歌的形式去表现和刻画一个人,显然效果特别好。这里,只用了三两个镜头、一两句山曲,不仅使报道主题立现,人物形象也立刻树立起来了。   重视刻画细节,以画面和声音细节表现新闻主题或映现人物心理。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是新闻报道中最有个性的语言。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有了细节就等于有了血肉和生命。在电视新闻作品中,细节是指那些能够反映题旨内涵、凸显事物本质特征或映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新闻眼”,是那些浓墨刻画、突出表达和特意渲染的部分和内容。在《难圆绿色梦》中,就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如:
  1.徐治民老人在得知园子塔拉的树木被村民大肆砍伐的消息之后,悲愤痛苦的面部表情(特写,画面细节)——该镜头表现了徐治民对于园子塔拉及其一草一木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于林木被滥伐之事的痛惜之情;
  2.徐治民弯腰屈背、手扶墙壁、步履蹒跚的动作(特写,动作细节)——表现了徐治民老人不顾年老体衰,执意要到园子塔拉现场去看一看的急切心情,进一步刻画了他对园子塔拉的特殊感情;
  3.一群山羊在园子塔拉啃吃枝叶的情景(小全景,画面细节)——该镜头没有铺设解说词,形成静默,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园子塔拉被毁的惨状和无政府主义状态;
  4.徐治民老人乘车来到园子塔拉后,从车窗里往外看园子塔拉大批林木倒伏在地的破败景象(近景,画面细节)——以白描手法,通过车里老人的近景、车外景象的全景反复组接,形成平行蒙太奇,映现老人难以名状的心理活动;
  5.徐治民老人瘫坐在被高才砍伐的树王的残桩面前,用拐杖清理残桩上沙尘的镜头(特写,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表现了徐治民对于树王被砍的痛惜、悲愤和无奈之情,反衬了高才等人的无知和可耻;
  6.园子塔拉沙尘弥漫、风声凄厉的镜头(全景,声音细节)——表现了园子塔拉恶劣的生存环境;
  7.记者来到当地男孩李磊家,李磊奶奶用扫把清扫床上沙土的镜头(近景,画面细节)——表现了风沙肆虐的现状与沙尘终年袭扰当地人的窘迫境况……
  在《难圆绿色梦》中,类似的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乃至情节细节还有一些例子,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这些细节,都有特殊的作用和目的。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则报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整篇报道的思想性也将受到很大削弱。
  前后呼应,首尾相顾,新闻报道体现韵律魅力。如前所述,《难圆绿色梦》的开篇镜头,是黄沙、绿树和陕北老农的剪影效果,同时逐渐响起的是歌颂徐治民的陕北民歌,具有诗情画意和韵律的魅力;节目结尾部分,先是歌颂徐治民的山歌再次响起,接着是主持人章伟秋在演播室出镜点评,最后推出徐治民老人坐在其纪念碑前台阶上的镜头,伴随着老人的喃喃自语“白栽了,白栽了,沙子又活了。有了树才有了粮食地。把树好好保护住,又治沙,又治风,那,治得多了……”,整篇报道结束。这里,结尾部分的人物与节目开篇的人物相呼应,前后声音也相呼应,显得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也体现了对称之美、韵律之美。
  穿插、并用多种文学性艺术手段,增强新闻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传播效果。新闻作品是否可以掺杂具有文学色彩的艺术手段·艺术性会不会损害真实性·笔者以为,新闻的本质是“真”,容不得半点虚假。新闻作品的第一要务是要尊重新闻事实,尊重新闻的真实性,恪守客观、公正、中立和真实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坚守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借鉴具有文学色彩的艺术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强化作品的思想性,提高作品的魅力和传播效果。在这方面,电视新闻报道因传播符号丰富、传播渠道多样,应该比平面媒体有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难圆绿色梦》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就大胆穿插运用了一些略具文学色彩的艺术手段,增强了传播效果。这些艺术手段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比如:
  1.运用了剪影效果。如前所述,在节目开局第一段中,黄沙、夕阳、老农的剪影效果,起到了交代主题、烘托气氛、增强美感的作用。这种剪影效果是抽象的而不是具象的,着重突出的是轮廓而不是细节。抽象意义的老农唱山歌,象征着徐治民植树治沙的事迹在当地妇孺皆知、流传甚广。
  2.运用了雾化效果。雾化效果是一种画面主体伴有烟尘云雾的视觉效果,可以用来表现环境、烘托氛围、制造悬念、增强美感、提供速度。雾化效果经常用云、雨、雪、雾、烟、尘和浪花等视觉元素来表现。在《难圆绿色梦》中,为了表现园子塔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沙的烈度,有几处黄沙漫天、沙尘狂吹的镜头,伴随着呼呼的风声,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深感担忧。这种具有雾化效果的镜头哪怕只有一两个、两三秒,立刻就能使人对园子塔拉的环境现状有切身感受,胜过千言万语,震撼力非常强。
  3.运用了静默效果。静默就是没有声音的声音。“此处无声胜有声”,在《难圆绿色梦》中,徐治民老人在众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园子塔拉。他透过车窗往外看,看到的景象是:成片的树木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被锯成了几截;大树的残桩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成群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啃吃着树枝和树皮,没有任何人管束……这些车窗外的景象与徐治民的近景反复对接,形成平行蒙太奇,令人难忘。与这些镜头匹配的声音就是静默,没有任何解说,也没有任何同期声。当然,此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都不足以表达徐治民此刻痛苦、愤怒和无奈的心情。静默效果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推到了极致,起到了任何声音都起不到的作用。
  所以,在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上,《难圆绿色梦》的白描手法与艺术手法兼顾、纪实风格和修饰风格两全。这篇电视新闻作品,试图追求语言的最高境界——“信、雅、达”,在有条不紊地追寻新闻线索、展现新闻事实的同时,作品始终遵循一种技术路线——修辞和煽情。作为新闻作品,需要客观记录、真实再现、冷静描写;但是作为电视新闻作品,《难圆绿色梦》也没有忘记尝试用煽情和修辞的手法去增强表现力和冲击力。如果说,《难圆绿色梦》首先是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那么,它同时也是一部具有一定美学意义和记录风格的电视纪实作品,它的纪录片风格、细节描写、韵律和美感以及略带文学色彩的表现形式,都似乎在宣示着一种努力:电视新闻,可以艺术地报道。
  《难圆绿色梦》运用的修辞手法   电视新闻作品可以适当运用现代意义上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效果,使得新闻报道形神兼备。在《难圆绿色梦》中,一些镜头的句式里就明显运用了修辞手法和技巧,大大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
  比喻手法。我们知道,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修辞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是借助两种事物有着共同的特点或必然的联系,而进行的类推和对照。一般来说,比喻的手法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着共通性。
  在《难圆绿色梦》中,有一段记者出镜的镜头,就运用了比喻手法。记者周墨站在一片沙丘上,边走边说(全景):
  “观众朋友,我现在走过的这片沙丘,就是当年徐治民老人带领十八勇士在这里植树治沙的地方。仅仅四五年的时间过去,这里的绿树就不见了,成了眼前的这片沙丘。而沙丘的主体,又以每年十米的速度,向这个村庄逼近。”
  在周墨边走边说的时候,镜头先有一段起幅,然后从右向左水平摇,落幅为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摇镜头,其实就是一个具有比喻意义的镜头。这个镜头不仅仅在陈述着沙进人退、沙丘正逐渐侵蚀园子塔拉人的家园这一事实,还预示着园子塔拉村将被沙丘埋葬的残酷命运。这里,“村庄”是本体,“沙丘”是喻体,通过镜头的客观叙述,将村庄比喻成未来的沙丘所在地,沙丘成了村庄的宿命。这个摇镜头揭示的意义是,如果沙丘继续以每年十米的速度向村庄逼近,那么,不久的将来,眼前的村庄将成为沙丘;或者,眼前的村庄将像沙丘一样,成为一片死寂的不毛之地。
  象征手法。象征是一种复杂的修辞。现代语言学认为,象征是“以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概念或特定意义,托义于物,以物征义……这种意义包含在具体事物中,具体事物可以表现抽象意义”。[2]象征能够含蓄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引起人们对某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还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意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在《难圆绿色梦》中,有的句式就运用了象征性镜头。如:徐治民老人在大家的陪同下,去园子塔拉的路上,汽车在奔驰,之后组接了几个资料镜头(近景、特写)。这几个资料镜头被加以毛边修饰,进行虚化处理。其画面主体是枝头上累累的果实和满目葱茏的枝叶。这几个镜头象征着园子塔拉瓜果飘香、绿树满园的美好时代,也是徐治民记忆深处的园子塔拉。
  对比手法。“对比是把相反的两种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修辞格。”[3]158电视新闻语言,同样可以运用对比修辞格。《难圆绿色梦》中,在徐治民老人回到园子塔拉之后,节目插入了几个表现园子塔拉绿树葱茏、果实满枝的资料镜头,并随后组接了几个表现园子塔拉现状的镜头:一棵棵被砍伐的大树倒伏在地上(全景),一截截高出地面几十厘米的树桩(移镜头)、一群啃吃树木和枝叶的山羊(小全景)。这些镜头与前面果实满枝的资料镜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明现在的园子塔拉与徐治民当场长的时候大不一样,林木保护情况天地悬殊。这种对比显得非常直观和有效,胜过千言万语。徐治民时代的园子塔拉之“美”与高才时代的园子塔拉之“丑”,一目了然。
  双关手法。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者语义关顾彼此双方,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3]145。还有学者认为,双关是“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使某一词语或句子获得一表一里双重意思。表面的意思不是主要的,里层的意思才是作者实际要表达的”[4]258。一般地说,双关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修辞现象,但是在电视新闻作品中,也有用武之地。如:
  《难圆绿色梦》中,徐治民老人在众人的搀扶下,来到“树王”的残桩前,他瘫坐在地,两眼流泪,用拐杖轻轻地摩挲残桩上的沙土,犹如心爱的孩子受到了戕害,痛苦无奈之情难以言表。一段时间的静默之后,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具有双关意义的运动镜头:
  “树王”残桩的特写(起幅)→上摇至空中的太阳(运动过程)→太阳的特写镜头(落幅)。
  这个运动镜头有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前后连贯,一气呵成。笔者以为,它至少表达了两层含义:
  一是映现徐治民的痛苦心理。这个运动镜头中,起幅为“树王”残桩的特写,画面有压迫感和冲击力。之后的运动过程,上摇速度缓慢而凝重,与徐治民此刻悲怆的心态一致。该镜头摇至太阳时,徐徐停住,将太阳作为落幅的画面主体。此刻的太阳,惨淡无光,空中沙尘弥漫,黄沙蔽日,伴随着凄厉的环境声(风声),使人顿生苍凉孤寂的感觉。这也应当与徐治民的内心感受相一致。
  二是隐喻园子塔拉的现状和未来,凸显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保护环境的重大主题。这个镜头预示着园子塔拉的自然环境已经严重恶化,人们的生存条件受到了严重威胁。如果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园子塔拉人将看不到明媚的阳光和美好未来。
  排比手法。“排比是用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包括分句)或句子成分来表达密切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的作用主要是借助一连串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透彻地阐明道理,细致地描绘事物或抒发感情。”[4]214电视新闻作品同样可以使用排比手法,这在《难圆绿色梦》里得到了印证。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解说:
  “园子塔拉的下一代,李磊他们还能在这里住多久·我们看到,李磊家的邻居已经搬迁了……”
  与这段解说相对应的画面有三个推镜头:第一个推镜头展示的是李磊的一户邻居家留下的残垣断壁;第二个推镜头是李磊的另一户邻居留下的院落,院子里早已人去屋空,房子残破不全;第三个推镜头是将独坐在沙丘上的男孩李磊,从大全景推成中景。这三个推镜头组合在一起,不仅构成蒙太奇,更构成排比句。之所以说这三个镜头构成了排比句,不仅仅是因为这三个镜头都是推镜头,而且推的幅度、速度相似,还因为与这三个推镜头对应的声音都是歌颂徐治民的陕北山曲,歌声荡气回肠,饱含深情,韵律一致,极具沧桑感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衬托手法。“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主体)而用类似的事物(宾体)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宾体)来作陪衬。”[4]268在修辞学中,衬托与对照不同,衬托的主体和宾体有主次之分,而对照只是表明互相对立的一种现象,并无主次之分。《难圆绿色梦》中,恰当运用了衬托手法,使得主与次、善与恶、美与丑泾渭分明。如下面一段场景(记者周墨出镜同期声):   “观众朋友,这座纪念碑,是1986年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为徐治民老人建造的。这上面的碑文记载了老人一生植树治沙的业绩。但是现在我们看看碑的正面……”
  跟镜头至碑的正面(碑面几个受到损毁的大字近景——“造林治沙先锋徐治民”),周墨继续说道:“这上面三个字没有了。据说有人在这个树林子里面砍树,徐治民老人制止他们,他们就把这三个字给打掉了。但是这三个字恰恰是最要命的:林没了,治沙不要了,那我们的家园又怎么样呢·”
  在这段现场出镜报道中,就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里,徐治民是主体,那些损毁碑文的人是宾体;纪念碑上的字是主体,破坏纪念碑的行为是宾体。透过个别人盗伐林木、损毁碑文的短视行为,反衬了徐治民的光明磊落和奉献精神。
  反问手法。在修辞学中,反问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3]180。如前所述,《难圆绿色梦》中,记者周墨在徐治民的纪念碑前有这样一段现场出镜:“……但是这三个字恰恰是最要命的:林没了,治沙不要了,那我们的家园又怎么样呢·”
  笔者认为,这句话就是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讲述园子塔拉和当地群众生活的现实:园子塔拉的大片林木被滥伐之后,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干旱少雨、风沙肆虐和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这里的自然条件已经变得不适合人们居住。该反问句背后隐藏的含义是:滥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反问句也为之后记者走进李磊家里采访、展示当地群众的生存状况埋下了伏笔。
  层递手法。层递也是一种修辞,是“将两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按照所表达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层次进行组合”[3]173。在电视语言中,层递可以用镜头来表现,也可以用声音、文字等语言要素来表现。如在以相同的画面主体为表达重点的“镜头组”中,可以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来表达景深递减的层递关系,也可以用特写→近景→中景→全景来表达景深递增的层递关系。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表达层递关系的画面主体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全景中的画面主体是一朵玫瑰花,那么特写镜头的画面主体还应该是这朵玫瑰花。具有层递关系的多个镜头最好以“镜头组”的形式来呈现,达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层递手法有些类似于推镜头和拉镜头。只是,推镜头和拉镜头是连续不断地表现画面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层递是将画面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碎片化、区隔化。
  在《难圆绿色梦》中,也有表达层递关系的镜头。如徐治民老人在家中听到园子塔拉的消息后,感到很震惊。他在镜头中的表现是,先是眉头一皱,继而泪如泉涌。此时,镜头表现的先是徐治民与好友金琦在炕上唠家常的中景,进而是徐治民的近景,最后推至徐治民的面部特写。这几个镜头都以徐治民老人为画面主体,体现出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的层递关系。其画面效果就是带领观众逐渐进入老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咀嚼那难以名状的痛苦。
  结 论
  笔者以为,现代汉语语言中许多语法和修辞现象,是以文字语言为出发点的,其表意手法和活动规律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平面媒体中,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同样有用武之地。电视新闻报道不仅仅要讲求“说得对”,还要讲求通过艺术和修辞的方式“说得好”。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充分发挥其语言要素丰富、传播渠道多样的优势,并借鉴文字语言的语法修辞艺术和技巧,在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主义路线的同时,尽量使新闻报道形神兼备、富有韵律和美感。这不仅仅能够增加信息量,提升作品的质量,还有助于受众加深对于新闻事实的理解,增强传播效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只要精心构思、合理安排,照样可以通过电视语言来表现比喻、象征、双关、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层递、反问等修辞格。这些电视语言修辞格如果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表情达意,便于受众理解报道的内涵和题旨,还能够产生美感和韵律,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焦点访谈”曾经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浸润和包含着多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其修辞手法之丰富、个性之鲜明,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中并不多见,极具代表性。相信这些手法和技巧不全是当时的记者和编辑的有心之作,但是无心插柳却能够带来意外收获。在这期节目播出之后,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国内其他深度报道类电视节目不断出现对于电视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探索。可以说,十多年前《难圆绿色梦》的一次不经意尝试,为电视新闻节目如何“说得好”开辟了蹊径。
  参考文献:
  [1]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19.
  [2]中国修辞学会编.修辞学论文集[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462.
  [3]叶苍岑.修辞基本知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
  [4]马松亭.汉语语法修辞[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2011年6月7日,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的药家鑫案,随着被告人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在众声喧哗当中大幕终落。在并不意外的结果背后,中国的媒体却经历了又一次的跌宕起伏,自3月23日此案在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以来,在按照规定程序对事件进行审理的法庭之外,媒体裹挟着激愤的“民意”无形中给案件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自媒体时代日渐蓬勃的今天,媒体与司法的关系问题,逐渐由于社会公众的直接介入,而真正意义上成
期刊
【摘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采编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投入炽热的情感,最终实现让评论立起来、活起来的质感。质感,也正是追求卓越、塑造品牌的底气和底蕴所在。  【关键词】新闻评论;敏感;情感;质感  随着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新闻评论已逐渐成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传播学者李彩英认为,“媒体的竞争正从独家报道之争转向独家评论之争。评论竞争将是媒体新一轮竞
期刊
【摘要】教育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实的报道。怎样发现和采访是做好教育新闻报道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教育新闻发现与采访的技巧,以期对教育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育新闻;发现;采访  一条新闻的见报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发现、采访、写作这三个环节。那么,一个新闻爱好者在平常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中,怎样去有机地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使平常人看来并不起眼的一件事,或者说顶多不过
期刊
【摘要】社群网站的兴起,为公益组织运用网络进行公益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国内研究较少有针对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的研究。本研究以四大公益传播策略,包括形象建立、资讯传播、公众沟通和议题呈现作为主要研究架构,以13家拥有加“V”新浪认证的全国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微博主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针对其微博页面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公益组织如何使用社群媒体与其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  【关键词】公益组织;公益传播;社
期刊
【摘要】以将媒介作为环境予以研究的媒介生态学的观点,政府对舆论监督的重视、权力调控舆论难度的加大,是提升媒体舆论监督效果的外在生态因子;地方新闻媒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网络监督日益彰显的民众力量,是提升媒体舆论监督效果的内在生态因子。这表明舆论监督并非进入“弱效果时代”,它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日益发挥助推器作用。  【关键词】媒介生态;舆论监督;权力调控;新闻改革;监督效力  2010年第
期刊
【摘要】青春偶像剧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是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成长为主线的一种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近些年,偶像剧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了一个个收视奇迹,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强烈追捧,本文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根据,试图解析偶像剧盛行的社会根源与各种内在因素。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使用与满足”理论;选择性接触;拟态环境;心绪转换  2012年一部名为《北京爱情故事》的青春偶像剧,自播出之日
期刊
s【摘要】本文从研究历史、学科发展、理论构建以及研究方法等多重维度详细论述了我国跨文化传播学科构建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通过与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对比,在反思我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学科发展前景的思考。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理论构建;历史发展;学科前景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
期刊
【摘要】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再次火爆,凸显了电视媒体人本化传播的回归趋势。从对第一财经《谁来一起午餐》的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的分析中,可明显窥见人本化传播策略于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节目的服务性、指导性诉求,在对信息的动态性、全方位呈现中体现的生活本真,以及符号结构的多话语表达,均是对人本化传播规律的具体遵循与实践。  【关键词】职场真人秀;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  2010年以来,
期刊
今年年初,我国电视媒体被网友广泛关注的事件,非“张绍刚质疑求职女海归刘俐俐”莫属。2012年1月16日,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栏目播出了24岁的女海归刘俐俐现场求职的过程,作为节目主持人的张绍刚对刘俐俐的用词、态度进行了一连串的质疑,导致现场气氛相当紧张;刘俐俐对他的质疑有礼貌地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应,使得张绍刚多次尴尬得张口结舌。刘俐俐的求职最终没有取得成功,节目也在很不愉快的氛围中宣告结束。  
期刊
1989年,张元自筹资金拍摄了《妈妈》,该片虽无缘国内电影院线,但从1991年开始,便应邀参加了上百个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以此为发端,“第六代”①电影人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中国影坛,成为继“第五代”电影人之后又一个备受瞩目的创作团体,拍摄了《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扁担·姑娘》、《巫山云雨》、《小武》、《站台》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写实作品。“第六代”导演的这些写实电影创作,不再立足于宏大叙事,对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