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提高效益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意境,启发学生参与,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极高的热情投入新课学习。上课开始,用多媒体播放明明和兰兰分月饼的情景,4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1块;1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该怎么分?该怎么写?借助学生熟悉的“分月饼”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两块月饼、一块月饼,到两人分吃一块月饼怎么表示?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励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赓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好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图片、水果提问:“同学们都带来这么多好玩,好吃,好看的东西,应该怎么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立刻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把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操作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说一说、练一练、做一做等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学数学”。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通过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产生了动手实践的愿望,教师此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放手让学生实践。学生各个跃跃欲试,通过折画剪比看五个环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在学生的手中出现,对称的性质得到验证,那种喜悦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不知不觉举起手、站起身,向老师和学生炫耀自己的成果。这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动向,又提出新的要求:“请你拿着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剪的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欲动的情绪一下子被按捺下来,仔细考虑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请多名同学上台讲解,学生们的发言道出共同的特点,即: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教师最后说明,具有这些特点的图形,我们给他起一个名字叫“轴对称图形”,折痕叫“对称轴”。在这一结论的道出过程中,通过操作活动,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能力,使他们能更快的适应多变的环境。
  四、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摆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五、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时,要挖掘教材本身潜在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成可以利用已学过的公式求面积的各种图形的组合体,学生们在充分的思考和研究后,得出很多种方法。
  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手、脑、口等并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再创造的过程。在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
  总之,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还有很多,较好地创设数学情境是一门艺术,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不断探究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终生受益。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联系实例,对生物学科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置疑问、自主学习、实验制作、课堂游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
摘要: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新学科有很大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依据教材介绍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粗浅的知识后就反复不断地作同样类型的练习,那么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刚激发出来的那一点点的学习兴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备课过程中深挖教材,改变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  关键词:小学课程 信息技术 教
化学实验对于完成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化学实验资源的缺乏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使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验资源的保障,不仅阻碍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还会动摇化学教师的信念,进而影响化学课程改革的成败
期刊
在以往的品牌传播中,我们所关注的都是如何更准确地让目标受众看到传播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加强信息在目标受众脑海中的滞留期,排除其他信息干扰,将自己贯穿始终,成为惟一。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各类正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行为分析,提出了各类正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关键词】盐溶液 水解 酸碱性  盐是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探究水解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是电解质溶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知识,也是高考化学考查的一个热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命题灵活多变。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的分析,以本质为切入点,探究盐水解溶液酸碱性的一些规律,以期使学生充满凌乱感的知识能“站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这一核心,就必须得让自己的课堂高效起来。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更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主动建构
期刊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现阶段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
2012年高考尘埃落定,每年的高考题都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今年高考同样给人以惊喜,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外,依然有一批情境新颖的试题呈现在眼前,突出对考生应变能力的考查,为人才的选拔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略举两例评析如下:  题1 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
期刊
【摘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造条件 灵活培养 创新能力  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尔认为,数学课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科学之一。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思维的沃土。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