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策略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sh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大,情绪也不稳定,好动,且富于幻想。语文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组织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顺应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法
  新课改的实施,使语文教师的课堂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小学生爱说爱闹、敢想敢说、求新求异。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语文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文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文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课堂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一旦亲信你的时候,你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有说服力。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很重要,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学生陌生和紧张的心理。可以从自我介绍开始与他们进行亲切,平等的交谈、话题都尽量投其所好并有意识地联系课文,甚至可以准备好他们喜爱的糖果等作为课上游戏比赛的奖品。这样就能够在谈笑风生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激发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小学学生又有强烈的表现欲,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以及表达能力。
  三、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语文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语文学习园地或办语文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语文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讲、讲故事或课本剧表演等;结合实际地组织语文竞赛,如: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听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采用直观演示、暗示启发、情景诱发,出示教具模拟表演等多方法,充分挖掘教学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因素。
  (一)用好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感。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习面前,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石》一课,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中国石外形图。
  (二)创设问题情景,情景诱导,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炮手》一课,可以质疑学生“炮手为什么会别人打颤而他就流汗?”通过同学们的思考、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答案:这句话隐含着作者化悲痛为力量的浓厚情思。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乐趣。讲授《春江晚景》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几幅江南风景画,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江南春天的景色,再想象一下傍晚河边的景色,在老师的点拔下,学生无意识的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风景美丽、鸟语花香的江南农村傍晚风光图,教师从中增加讲解、润色,这堂课就如此简单的完成了。
  (三)融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如对于小说戏剧题材的文章,可要求学生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讨论、分析。诗歌、散文等采取自己乐欣赏的形式,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师来说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教出课堂活力、教出课堂魅力才是成功的标志。老师的教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学,教会学生自觉学、自愿学、主动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重视的是数学公式的推导、应用等环节,而对数学理解的桥梁——文字阅读不甚关注。其实,数学学习是综合活动,脱离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入,都会影响数学逻辑的分析,导致计算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在阅读理解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到:数学有两个侧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也就是说,数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教会学生把生活数学化的同时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后进生在数学教学中是很普遍的,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回首自己的学习历程,小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万字的平衡语料库进行系统分析与标记,证明了选择类关联成分可兼用于语篇,并以一定的标准,试图穷尽列举汉语中可用于语篇的选择类关联成分,最后采用一定的方案,找出其中的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  [关键词]汉语;语篇;选择类关联成分    关联成份是语篇中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关于选择类关联成分的研究却未引起学界的重视
期刊
新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样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也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面对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下面本人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分析个性特征,重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而有了“因
期刊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一、实施依据  (一)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看需要自
期刊
思考一:学生喜欢阅读吗?  一般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阅读量也随之大大减少。其实不然,随着现代家庭经济条件不断地提高,图书刊物量也随之增多,因而孩子也越来越早、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文字阅读,其阅读兴趣已相当地浓厚。逢节假日,学生在书店里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半天不挪步;不少学生还到图书馆办理了图书借阅卡,一个假期至少看十几本书;在家里,多数孩子的小房间里的
期刊
每到玉米成熟期,由于受气候的影响,玉米容易生病,导致产量减少,所以对玉米病的防治相当重要。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玉米病和防治方法谈一谈。  关于玉米小斑病。这种病和7月份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对此病的防治方法是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然后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在进行防治时,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技能。语文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充满智慧的问题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语文教学要注意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艺术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教师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是所有社会分层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理论派别对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有着较多的探讨,也对这些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出了相当多的解释。本文从马克思的立场出发,对他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一次梳理,并论述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社会分层 阶级 阶级斗争    一、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的立足点是“唯物史观”,观察角度是“批判角度”
期刊